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新材料层出不穷 那么研究古建筑的意义是什么?
佚名 2016-02-22 11:05:29

这都是老问题了,其他几位回答的也很好,我本以为不该再有疑问,不过也还值得再说一次车轱辘话。

问题的本质,当在于:古建筑(及其研究)有何价值?

1 首先,建筑学不是一个纯技术行业,是人文和科技的交叉学科,一如手机和互联网。

其实,所有和人有关,为人服务的行业,都是这样的。因为人有理性,也有情感。理性的部分,科技可以解决。情感的部分,人文方能解决。概莫能外。

实际上,人类总是以理性为手段,以情感为目的。人生追求的意义或者幸福,都是情感。

2 古建筑的价值,首先当然在人文。但并不只是局限于外观、造型和风格。实际上,建筑最大的特质,还是材料和空间。虽然近现代以来,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成为主流,但对于常见建筑物的空间,其实并未超过古代很多,不过三四米层高,六七米跨度而已。而古代也同样有十几米几十米的跨度和高度。因而在日常建筑中,技术的改变并没有显著的改变日常建筑的空间和材料,也没有改变人们的感受和情感需求,于是我们还是喜欢石材,木头,砖,陶瓷,并以此标榜高档。至于钢铁和铜器之类的,古代其实也大量使用金属。唯有玻璃一项,确实古人所不曾有的大事,也是现代建筑最大的特质,暂存不论。

既然从古到今,日常建筑的人文方面并没有太大改变,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空间感受、材质、细节、以及景观园林的偏好并没有大的改变,那么,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日常建筑空间里,也并没有巨大的鸿沟。

我们研究古建筑,其实是研究优秀的古建筑,而不是一味为古而古。实际上能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大多是都是在绝对意义上的精美、高妙、价值绝伦的古建筑。差一点的早就拆光了。

在人文、艺术、审美方面,古人不但不差,而且更比现代人强。例如唐诗,书法,古典音乐,所有这些人文类的东西,并不会一定随时代而提高。

其根本在于,人自古而今,肉体和感官并没有什么变化,在人文方面,人的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也非常有限。这种前提下,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有很多方面古人更强,研究更强的,当然大有意义,因为可以学到更好的嘛。对于材料的搭配,细节的修饰,尺度的宜人,空间的趣味,现代建筑师需要大量的从古建筑里去学习。

3 人文之外,还有空间功能布局。这不能归于人文,但也不是纯技术,实际上是社会学里人的行为模式。同样,几千年来人的行为模式其实也没有太大改变,我们今天读史记汉书三国志,依然能心意相通,政治学的人更能从二十四史里学得权谋之道,在现代社会大行其道。

建筑设计的功能布局,很大程度上依然是这些人类行为模式的体现,古建筑里,同样有大量精彩的案例,中国的宫殿和村镇群落所代表的社会关系,西方中世纪城镇和教堂所代表的社会结构,其中的妙处今天拿来用在商业街区、度假村乃至新城镇化建设,不但不落后,甚至还有失落的先进性复兴呢。

4 说到底,我的观点是,古代和现代的建筑学,基于人性和社会关系,这种基础并没有变化。而现代技术给建筑这门古老学科带来的改变并没有特别大。因此古代和现代,从来都不能截然分开。

研究建筑学,就要古今一体,统一研究和学习。实际上大量优秀的现代建筑,里面充满了古典名作的智慧经验,甚至近乎抄袭。而大量优秀的古建筑,实际上满满的现代性,一点不过时。(除了空调电灯自来水需要加一下)

我们不是为了研究古建筑而也研究古建筑,我们只是研究人类一切优秀的建筑案例,只不过有很多是古代人做的,而且现在依然优秀。

当然,单纯从历史信息角度去研究建筑史,也有历史学的价值,暂不论。

以下一片旧文供参考。

何为创新?为何创新?何为传统?为何传统?- 关于《古都五书》(2012-11-25 20:47:41)

研究建筑历史和传统民居有十来年了,整天想着建筑创新也有十来年了,今天收到王南博士发来的链接,是他们

《古都五书》读书会的内容,古都五书 - 搜狐读书 真的说得很好,让我又想起多年以来一直想说但总还觉得欲言又止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和创新。

当今中国对创新的追捧堪称史上罕有,而传统所面临的危机也前所未有的巨大。

那么,到底什么是传统?我们为何要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又如何保护和继承?

我想这三个问题和另外三个问题是完全一样,互为硬币两面的,那就是:

到底什么是创新?我们为何要创新?又如何创新?

我不能严密的回答这些问题,但想简单的说明我的观点:

不必因为它是传统而另眼看待,也不必因为它是创新而刻意追捧。评判任何事物都应该有公平统一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其实就是两千年来人类社会形成的共同价值观。

1 我所知道的越是靠谱的专业人员,越珍视传统,也越重视创新,罕有偏废。因为大家共同的理念是,从历史传统到未来创新,都是一条连贯的历史长河,虽然经过种种断裂和变异,但大体并未改变。保护传统者,发现两千年的传统里充满了创新的基因。追求创新者,发现传统总是创新最有力的支撑。

2 纯粹的新,也就是不曾出现过的东西,并无意义。正如音符排列组合可以得世上一切乐曲,像素组合可以得到世上一切摄影作品,文字组合可以得到任何文章,然而并无价值可言。通常所说的创新其实包含了具有真实价值这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创造出比现有事物成本更低效能更高,特别是能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目的的东西,才可以认为是创新。原本这只是一个常识。然而例如大剧院 cctv 这样新则新矣然却品质恶劣成本高昂却被一些人当作创新,让我感到果然普及常识还真是任重道远。

虽然适我无非新,然而太阳底下无新事,特别是建筑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研究的,真正的创新者总是慎言创新,一般只是微创新,或者说文章本天成,我们只是偶得罢了。但凡自吹创新的,我总是深深的抱着警惕,实际情况是,骗子居多。

3 对于传统文化,我也不认为能够与现在以及未来隔开。即使考虑到两千年来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存在逐步演进,然而其内在的理性与人性的欲望与现代社会并无本质区别。随着历史环境条件的逐步变化,人们的物质和知识技术财富逐步积累,中国文化包括建筑一直相应的再演变,始终在寻求既有条件下的最优解决方案。回顾诸子百家的那些思考,其中的理性逻辑和价值取向与今天并无差别,还是这么一批人,还是这么一些思想,只是当时的历史阶段积累不足罢了。甚至有相当多的方面和年代,古人比今人在绝对品质上做得更好,现代社会在某些方面硬实力上衰落了,比如诗歌和书法,比如园林和一些建筑。

4 这些年来研究传统建筑,在艺术品质上我越来越倾向于劳动价值论,建筑的品质主要来自于其中凝结的劳动量,包括脑力和体力的数量质量,这种难以准确量化但是一般人又很容易切身体会的东西。问题不在于东方还是西方,传统还是现代,风格还是形式,而在于创作者是否尽心尽力。心力的数量和质量是最主要的,欧陆风并不一定低俗,自由曲面也不一定高端,硬梆梆的心力投入决定了基本价值。

所以呢,我们这些热衷于保护传统的,多数时候并不是偏爱怀古,而是那些古建筑老民居具有这硬梆梆的绝对品质,绝对价值,其中凝结的思考和劳动以及照片都是震撼人心的,这是以正常的现代价值标准来衡量,它们都是具有绝对的现代价值的好东西(只不过很多情况拆除古建筑古城墙,是涉及到类似于土地内幕交易这些腐败问题,因为私利而牺牲他人或者社会利益,却故意否定古建筑的价值,并不是这些古物真是没有价值)。

包括从传统中学到的方法、形式、理性,也具备硬的智慧,一些当代中国所缺乏的,古代人愣是做得更好,那么必然要学,这更是否来自传统并无必然联系,只是传统中偏偏有大量的这些丢失的智慧,于是没有人能不从历史中学习。

至于创新呢,其实如果外在条件不变,内在需求不变,是不需要创新的,所谓天不变道也不变。只是因为外在情况总是在变,内心的欲望总在增加,所以大家就只好研究一些新方法,新东西。我们不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是为了解决新问题和把事情做得更好,想出了一些相应的办法而已。如果恰好这些办法是传统里有的,那就叫继承传统。如果恰好这办法是传统里没有的,那就成了创新。

公平的对待传统和创新,坚持统一标准,公正评判,价值判断上不管古今东西新旧,这就是我个人喜好的非常实用主义的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AKS来台征选研究生 9位台妞排队争出线

台湾研究生陈诗雅(左起)、许纯翎、张羽翎、国兴瑀、邱品涵、林倢、杨宜潼、陈诗媛透过脸书向粉丝拜年。(

空污伤身 国外研究:增女性乳癌率

(中央社记者龙珮宁台北21日电)“PM2.5浓度指标”是现今民众每天关心的话题,国泰健康管理表示,空气污染引起

铁总获高铁定价权意味着什么 深揭铁总获高铁定价权背后意义

近日铁总获高铁定价权的新闻在网上引起大家的热议,铁总获高铁定价权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的车票价格是会提

研究:瘦不了不是你的错!关键是...

《Cell》发表一篇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进行的研究,认为个人化的饮食建议才能帮助每个人控制血糖与体

关于第三批申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如对依托公示对象组建相应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有异议,可以向科技部书面反映。凡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