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饮兰露、餐秋菊的诗人屈原
张丽 2016-04-08 13:57:43

屈原的〈离骚〉全文共三百七十三句,只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两句与饮食有关,他是否有所寄托呢?1Ap我酷网

文/黄启方1Ap我酷网

文人追求的是真、善、美,理想境界或许不可得,现实生活里,心眼中的美酒、佳肴却偶尔可得,不仅抚慰身心,也鼓舞了文人对理想的追求。古典诗文中的饮食书写,除了反映文人的思想性情、饮食品味、修养交游,也反映了文人所处时代的风气文化。1Ap我酷网

《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让后人得知古代的饮膳习俗,可惜作者不可考。从《楚辞》之后,古典诗文中的文人与美食,故事很多,就先从屈原的〈离骚〉说起吧!1Ap我酷网

1Ap我酷网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屈原︵西元前三三九~二八五年︶所作〈离骚〉中的两句辞。屈原是楚国的宗室,本来非常受到楚怀王的信任, 被任命为“三闾大夫”,负责管理楚国王室屈、景、昭三姓的事务。同朝的上官靳尚等人忌.他的才能,合力毁谤他;楚王竟听信了讒言而疏远屈原。屈原因此满心 忧伤的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忧”的意思。屈原从自己的身世开始说起,最后誓言将以死明志,以维护自己的清白。全文共三百七十三句,只有这两句说 到“饮”和“餐”的事。1Ap我酷网

汉代王逸注解这两句大意为:英就是花。屈原早上饮木兰树滴下的露水,晚上吃秋菊的落花。他进一步解释,屈原用这两句比喻,强调一直在维护自己的洁净 芬芳。但王逸对字面上的注解,引起后人质疑:木兰树枝叶上的露水会落下吗?菊花只会枯萎在枝上而不会飘落,凋谢的菊花还能有香味而可食吗?1Ap我酷网

“落英”是落花吗?有人引古书的资料,认为落英的“落”和落成的“落”一样,是开始的意思。落英是指刚开的花。枯萎或凋谢的花,已经不再有香味,当然不能吃,只有刚开的花,才芬芳可食。1Ap我酷网

北宋后期的笔记小说,辗转记载了欧阳修与王安石的一段故事:欧阳修读了王安石〈残菊〉的“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诗句,笑着说:“百花尽 落,独菊、枝上枯耳!”于是作诗嘲笑王安石:“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生气的说:“欧阳九就是不读书,连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都不知 道!”1Ap我酷网

南宋中叶的胡仔宣称他细读了欧阳修和苏軾的诗集,都没有“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两句诗,因此觉得这件事太可疑了。1Ap我酷网

不过,这类带有调侃意味的诗句,有时候是脱口而出的散句,未必会收在诗集里。因此,即使不能从欧、苏两人的诗集找到这两句诗,也不能说当时两人绝对没有这两句诗。1Ap我酷网

南宋史正志在《菊谱-后序》中说:“菊之开也,既黄白浅深之不同,而花有落者,有不落者。..欧、王二公,文章擅一世,而左右佩纫,彼此相笑。岂非于草木之名,犹有未尽识之,而不知有落有不落者耶!”言外之意,指欧阳修和王安石两人对菊花的认识还不够,所以才会互相嘲笑。1Ap我酷网

而南宋王楙却提出了不同见解:读书人如果不能被赏识,就会把心志寄托在诗文中,而且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说明天下事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并非一成 不变。欧阳修用诗句讽刺王安石,王安石又批评欧阳修不学。世人竟认为欧阳修错了,哪知道欧阳修是别有用意的!以欧阳修的博学,怎可能不知道〈离骚〉中“夕 餐秋菊之落英”?欧阳修或许是认为,王安石深受皇帝宠信,竟用屈原“落英”的典故,实在是不应该。1Ap我酷网

王楙以为,在常理上不可能发生的事,往往就是会发生。有才德的人理当被重用,却经常怀才不遇、落拓以终。也因此,他们往往会从超乎常理的角度表达自己的心思。屈原满心忧愤,当然无心美食,“朝餐”、“夕饮”之句,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1Ap我酷网

南宋末,又有人问谢枋得:菊花不会落;露掉下来了,还能喝吗?谢枋得回答:“木兰不常有,得兰露之坠者,也当饮之。秋菊不常有,得菊英之落者,也当餐之。爱之至,敬之至也!非谓兰露必坠、菊英必落也。”稍晚的黄升就觉得这样的解读“颇得骚人言外之意”。1Ap我酷网

1Ap我酷网

点此阅读更多《青春共和国》文章1Ap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天天向上20160304期孩子们给秋菊老师道谢的背景音乐

孩子们给秋菊老师道谢的音乐:再见

爱情的起点 都是最美的瞬间

什么铁达尼的经典 罗密欧跟茱丽叶

养生之道 著名诗人陆游的独特养生法


  对于陆游相信我们大家还是熟悉的,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上就已经有他的

浅谈马可版屈原

我相信屈原这个人物并不需要我用过多的笔墨去介绍,因为太熟悉,或许就是因为屈原这个人物太经典,所以之前

《闽派诗歌百年百人作品选》入选诗人名单

闽派诗歌:一边是土地,一边是海洋2015-11-22中国艺术报2015年11月4日上午,《闽派诗文丛书》编委会召开第

“第一右派”是诗人

章伯钧(1895—1969),桐城人,着名作家章诒和之父,中国“第一右派”。1948年秋,章伯钧等首批民主人士进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