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点赞,老莫!
小柯 2016-04-13 11:23:03

点赞,老莫!--记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十里铺村第一书记莫津民B6d我酷网

土城子镇十里铺村“第一书记”莫津民(左二)引导群众实现从不认可到认识、到深刻认识、到热烈欢迎再到自主参与五个转化。他敢做草根,将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孙国树 摄B6d我酷网

一个“服”字,是用心换来的B6d我酷网

在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十里铺村,提到下派干部莫津民,村民们都说,“老莫,好样的!”B6d我酷网

村民口中的老莫叫莫津民,今年46岁,是旗里下派到村里的第一书记,2014年7月到土城子镇兼任镇党委副书记并挂职十里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老莫来到十里铺,正赶上全区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老莫来了就一头扎到工作中。为了摸清情况,他一个组一个组地入户走访,坐在村民家的炕头上,跟着下地的村民到田间地头,谁家的孩子在外地读书,谁家的大人到外地打工,甚至谁家几口人和谁是亲戚他比当地人还清楚,白天跑一天,晚上回来再把要办的事情记录下来,一本民情日记密密麻麻地记着群众各种各样的愿望诉求。B6d我酷网

拆了土墙换砖墙,街巷硬化,都知道是好事,可还是有人怕麻烦不愿干。老莫因为摸了底,知道营子里哪些人会是难点,就先找这些人做工作。果然,得到的是不屑一顾的回答“水泥路也得一步步走,土墙也不耽误过年吃饺子”。老莫还是那憨憨的样子,不着急不生气,耐着性子说:是呀,啥路都能走,土房土墙照样住,可土路下了雨不好走,打工的经商的读大学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美呢,把村子建得漂亮,别说自己看着好,工作在外面的人领着对象回来也风光呀。B6d我酷网

光做思想工作还不行,更多的时候还是要用行动来说话。危房改造,按照政策,上面的补贴款要等到建好后才能拿着发票去报销,村民有的拿不出这部分钱,有的却是不相信政府,不愿意先垫付。然而工期不等人,施工队要进村,各村各地都在施工,别说赊砖,就是拿着钱都不好买。老莫就到处跑砖厂,用自己的信用卡先把20万元的砖买出来。砖车进村了,老百姓感动了。村治保委员小史说,“这可是给咱老百姓盖房子,老莫拿着自己的信用卡去买砖,不把咱老百姓当自己人能做得出来吗?不服不行。”B6d我酷网

一个“服”字,是老莫一年多用行动换来的。河顺营子村民组的自来水年久失修,2014年底老莫正在村里开年末总结会,营子里的自来水管爆开了。正是寒冬腊月,眼看着老百姓吃不上水,老莫比谁都着急。他和镇领导一起到旗里跑项目,到水利局协调管子,落实施工。挖管道,没有钱,又是一声不吭地自己先垫上。他说自己那些天真是急得上蹿下跳,直到自来水流进老百姓的水缸里,他才踏实地睡了个成宿的觉。B6d我酷网

“能人”老莫,B6d我酷网

没有化解不了的难点B6d我酷网

老莫不仅让老百姓服了,也让乡村干部佩服,说他是“能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难点,当地的老百姓多年来有把猪圈建在自家门口外的习惯,不卫生又不美观,但转变起来很难。拆猪圈是一件小事,却让不少地方的村干部们头痛,仅十里铺村部所在地156户村民,就有134个猪圈建在门外,老莫不是光讲大道理,而是换位思考,给群众依情依理地深入分析,让村民认识到自己是建设美丽农村的主人,要自己建设自己享受。又动员党员干部带头,针对个别钉子户,老莫点对点地做工作,家里没劳力的,就组织村民互助,困难户没钱建猪圈的,就投工投料帮助解决,134个猪圈一个星期都扒完了。B6d我酷网

老莫说,下派干部不是帮群众种地来了,而是要把自己的见识、想法、观念想办法灌输给老百姓,让农民找到精神的支点,当一个人的精气神儿上来了,那么他的潜力是无限的。B6d我酷网

和顺营子村民组的李广发是个开发商,也算是村子里的一个成功人士,虽然多年不在家,但老房老院还在,村路改造规划他家的院子影响道路取直,熟悉的人都说这个人工作不好做。老莫听说李广发回来了,不等他找上门来自己先到李广发家,坐在他家的炕上唠,从村路改造讲到村庄整体布局再到新农村建设的布局,又拉着李广发到村里站在高处,让李广发以一个建筑商的眼光提提建议:“换成是你该咋样搞?”,老莫还是那憨憨的样子,可就是这个憨憨的老莫竟然让这个原本准备回来要补偿讨说法的人当场说:“老莫,你一个外来人对我们村这么上心,我还有啥说的?你看怎么合适就怎么占!”B6d我酷网

由“钉子户”转变成奉献者,李广发不仅答应把院落无偿奉献出来,还承诺明年村里建广场他愿意再拿2万元投入建设,由他的建筑队负责施工,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村里。B6d我酷网

采访时,老莫说:“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知道老百姓是明事理的,只要我们真心地为他们着想,干部群众一条心了,没有难办的事情。”B6d我酷网

老莫真是摸到了老百姓的命脉,他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所以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难题在他这里总能一一化解。村民李虎家后院比别人家的宽出五米多,街面到他家这块变成狭窄的刀把形,里面几户人家进不了车。要把路拓宽,就得让李虎把院子割出300多平方米。李虎不同意割院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院子前高后低,容易泛水,而后院恰恰是低洼处,一旦割让出去以后泛水就没法排了,再就是他院里栽满了杨树,木材市场行情本来就不好,这时候采伐卖给谁去?老莫先从李虎的切身利益去考虑出谋划策,“我给你整些砖和水泥,再找人帮你家砌个渗水井,从水利局给你弄个电动抽水泵……”B6d我酷网

李虎让出半亩院子,原来宽窄不一连驴车都很难通过的裤裆巷变得笔直宽敞,大小车辆畅行无阻。B6d我酷网

“老莫真是个能人!”一个“能”字是老莫用自己为民的真心、真情换来的。拆除危旧房屋是“十个全覆盖”工程最困难的工作,不少危房住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因为年轻人在外打工,老人对危房改造顾虑重重。老莫拿着全村危房统计表,一次次深入到危房户家中,谁家的房子可维修加固,谁家的房子必须新建,他心里都有数;谁家的危房是因为一时没人住,谁家的房子是因为拆了再盖钱不够,一家一个方案。不仅如此,还带着危房户的老人们到邻村去已经修建好的村民家里参观。村里有个叫刘永河的老人,对老房子感情难舍,宁住危房也不让扒,村干部几次登门都被顶了回来。老莫一趟趟地往老人家跑,还把老人在市里工作的小儿子找来当说客,他不是简单的对老人讲政策,而是从老人的角度出发,采取置换方式将新的宅基地选在老人大儿子的房子跟前,这样儿子照顾老人也方便多了。老人说,“老莫比咱自己想的还周到,咱还有啥说的,拆房!”B6d我酷网

曾经当过多年村干部的李广富,老伴有病,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他的房子虽也在危房之列,但他不愿花孩子们的钱给孩子找麻烦。老莫到他家里不下十次地做工作,主动帮助老人规划,从资金到材料到工程队都亲自张罗,宽敞的三间大瓦房屹立起来了,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老人特意换上新衣服,激动地说,住新房和住旧房的心情不一样,是莫书记给了我精神,现在心情好了,精神头上来了,我呀,能多活几年!B6d我酷网

“我们都等你”,B6d我酷网

让所有的付出都化作“值得”B6d我酷网

从踏进十里铺村的那天起,老莫就把自己当成了十里铺的一员,冬天坐在农民家的炕头上,农忙里他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追着村民跑,他的一双满是泥土的运动鞋踏遍了十里铺村的角角落落。镇里旗里,他驾着自己的车没日没夜地跑,春天换的新轮胎,到了秋天齿都磨平了。他自己说,我这一年跑的路赶得上前半生跑的路多了。B6d我酷网

老莫不仅把自己交给了十里铺,连亲人朋友都动员起来。2015年9月,正值秋收大忙,“十个全覆盖”也进入攻坚阶段,老莫看到村里的大师傅地里村里两头忙,就给他放假,回到旗里给妻子做工作,在村里租房把家也搬来了。爱人看到村干部和村民们对老莫这么认同和尊重,也看到了老莫和村干部们忙得不可开交工作的场面,很受感染,索性成了村里不拿工资的大师傅。B6d我酷网

老莫在市里有个搞企业的朋友,听说老莫在村里挂职,打电话说要去看他,问有什么需要,老莫不客气地说:“我个人没什么事,倒是有两户困难户正建房需要资助,你要来看我就带俩钱来吧”。朋友来了,老莫领着企业家到三户困难家庭走访,每户留下2000元。B6d我酷网

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了大家难免就要舍了小家。莫津民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老岳父去年中秋节前一天去世,生病的时候兄弟姐妹轮流在医院陪护,只有莫津民一天都没有陪过,妻子不说,自己心里感到愧疚,老人去世时他跑前跑后比亲儿子还卖力,以此来弥补对老人的愧疚。母亲两年前做过大手术,恢复期间又得过气胸,但知道儿子工作忙,平日里尽量不给儿子添麻烦。有一天老莫在给母亲打电话时感觉母亲的声音不对,一问母亲才说这两天感觉胸闷,莫津民联想到母亲的病,开上车赶紧往回跑,送到医院一检查果然是气胸,医生说非常危险。当母亲住上院,留下来的是妻子,老莫又回到了村里。B6d我酷网

危房改造67户,土墙改砖墙5305延长米,墙根基整治1898延长米……老莫说这些都是上面党的政策好,下面群众自己干得好,如果不是村民的自觉行动,光靠我们村干部累死也干不出来。在十里铺村,我们在老莫的口里听到的却是来自群众带给他的感动。B6d我酷网

村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核心和带头人,老莫是千百个下乡驻村工作干部的代表,农村牧区需要与群众心贴心的领头雁,我们为这样的带头人叫好,点赞!老莫!B6d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