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玩家"这个说法要消失了吗?
佚名 2015-12-22 09:35:08

“游戏玩家”原本只属于某种亚文化下的概念。为此它也倍受争议。人们甚至将之与“逃避现实”、“孤僻”、“有暴力倾向”关联起来,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

但如今,电子游戏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了。社会对玩家的态度也在转变。

根据美国调查机构皮尤近日发布的一份的调查报告表明,有近一半的美国人都在电脑、游戏主机、或手机上玩过游戏。

玩游戏不再不只是年轻人的事。50 至 64 岁年龄段中,玩过预告片游戏的人数比例也达到了四成。甚至超过 65 岁的年长者里,也有 25% 的人说自己玩过预告片游戏。

10% 的人称自己是游戏玩家

而在这些玩过预告片游戏的人里,每 5 个人就有 1 个认为自己是“玩家”。这一比例在“千禧一代”( 1984-1995 年出生者)中更为突出。18 到 29 岁的男性中,承认自己是玩家的人就占到了 33% 。同年龄段的女性中,这一比例则要低一些,仅为 9%。但也比女性整体比例中的 6% 的数值要高。旧的观念已在年轻人群中被冲淡。

其实,女性玩游戏的比例并不低。去年《卫报》一篇文章就指出,52% 的游戏玩家是女性。不过,文末也有人评论道:“女性不是真正的玩家,因为她们只是在手机上玩游戏。”这可能也是她们不愿意自称为玩家的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手机拓展“游戏玩家”外延的概念已是显而易见的事。据《Newzoo》年初的预测,2015 年手游产业的收入就将超过游戏主机。手机游戏既扩展了游戏类型,也让它接触到了更多的人群。人们愿意把玩手游者纳入到“游戏玩家”的范畴中去也是早晚的事。

事实上,皮尤在这次调查中,并没有给出“游戏玩家”在时间花费或兴趣程度上的明确定义。而且随着游戏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游戏玩家”这个称谓也会变得越来越因人而异。

既然我们没有把常看电影的人叫做“电影看客”,也不会把常听歌的人叫做“音乐欣赏者”之类。未来,“玩家”这个词的消失也未必没有可能。

题图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这20块饼干,回顾了2015年美国流行文化中的大事件

一家位于洛杉矶的广告公司 Pitch 做了一套饼干,通过这 20 个饼干回顾了2015年美国流行文化的大事件。 每

感动全球 詹咏然微电影登上WTA官网

詹咏然诉说奋斗历程的微电影登上WTA官网。(摘自WTA官网) 女网好手詹咏然诉说奋斗历程的微电影,今天登上

2015年邂逅的部分电影~一起不慌不张过。

2015年邂逅的部分电影~一起不慌不张过。第一段是年中的感慨,年末在看还是低估了国产电影的潜力上“半年多

暌违20年 中职再派遣裁判赴美进修

即将赴美进修的中华职棒裁判尤志钦(左起)、吴家维、邱景彦、杨崇煇。(图/中职提供) 裁判也需要充电!

关于自制MV被营销号(@全球最电影)盗用篡改事件

今天的心情是日了狗了的。原因就是之前剪的mv被盗并且篡改了中午打开微博顺手一搜坂本龙一tag看到了下面一条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