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在中国离婚有多难?
佚名 2016-02-19 09:52:31

我从文化的角度再补充一下吧。在中国离婚确实比较难,至于离婚难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先不做判断,我就从文化角度试着分析一下离婚难的原因。

离婚难的其中一个本质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社会对「婚姻」和「家庭」的定位:婚姻、家庭甚至个人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放在「宗族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理解的。结婚、成家、生子依然默认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事」, 而且这 往往不是从纯粹的「个人追求幸福」角度出发的,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对宗族的)责任和义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一个人的价值、品德和人生轨迹。不仅「婚姻」和「家庭」默认是和每个人绑定的,「婚姻」和「家庭」也是牢牢绑定的:似乎没有婚姻就不会有 / 不应该有(幸福的)家庭,没有家庭也就不存在(幸福的)婚姻。而家庭则既是宗族的必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形式,也是宗族对个人进行控制和规范的重要手段。

举个例子,现在在许多农村地区还是能见到这种现象:谁家孩子结婚、生子了是全村共同的喜事,要全村摆酒庆祝的,而这种庆祝和恭喜其实是一种仪式化的对宗族中个体履行义务的一种社会肯定和奖励。但既然有奖励,当然也有惩戒。要是你想闹离婚,或者谁家孩子很久都不结婚,或者谁家媳妇(对,一般只会提到女方)一直生不出(男)孩子,那都是会引起街坊邻居「议论」的,甚至会引来村委会什么的介入进行「沟通」,而这些「议论」、「闲话」、「沟通」,再加上每个人从小习得的对「面子」的格外看中,其实都可以看成是宗族对个人履行义务的一种(非正式且往往无意识的)监督和规诫,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懂道理」、「守规矩」,宗族「不出乱子」、「人丁兴旺」。

当然现在大多数地区都不会有那么直接和明显的宗族文化了,狭义上的「宗族」概念也逐渐被一个更宽泛和无形的「集体」或「社会」代替,但其中的文化逻辑和部分传统还是随处可见。远的不说,大家只要想想逢年过节亲戚们各种「善意的提问」和路上陌生老奶奶很理所当然地问女性「结婚了没」就能理解什么是宗族对个人的控制和规范了。

而婚姻 / 家庭的意义并不只被宗族所重视,还往往上升到了国家和政治层面。「家国天下」的概念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平行而又递进的关系,其中隐含的逻辑是:管理家、国、天下的方式和思维是类似甚至相同的,国就是大一点的家,天下就是多几个国而已。这句话的一种译文是:「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当然还有其他不同的解读,但这应该算是一种很常见的)。而「家国天下」 作为儒家思想的根基之一也是被历代帝王、统治阶级和文人阶级所共同推崇的。 所以顺着这种逻辑,如果某国的(男)人连家都齐不了,还能治国?家不齐则国不治,而这不也就说明君王无能吗?不就说明君王平不了天下吗?这怎么行?所以治国先齐家。你说齐不了?强行给我齐。实质上齐不了?看上去也得齐,谁要出头,齐谁的头。(个人觉得,类似「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的观点其实很原始很机械,在两千多年前也许确实是文明和智慧的体现,但直接拿到今天来看,可能太幼稚 / 理想化了一些吧,别说国了,企业都不能像家一样管理吧。)

接下来我们 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家国天下理念 -- 时政 -- 人民网。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修齐治平的价值观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虽然两者提出的时间相差千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价值理念也已发生了极大改变,但同样作为社会价值观,其包含的逻辑起点却是一致的。

不管是在宗族文化还是「家国天下」里,离婚显然是个不稳定因素,显然不和谐,显然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能不判离就不判,都一家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嘛。俗话说「政清人和」,要是让太多人离婚了, 搞得「家」不齐「人」不和的,那岂不是在影射「政」也...?好吧,这里说得过了一些。公平地来讲,人民网这篇文章里并没有提到齐家,而是提出

原有意义上的家族式治理方式逐渐转化为现代化的社会服务与管理,家的概念也就演变为了社会。

不过最近几年对「回归家庭」等概念的格外强调也让人不得不担忧。而一旦开始使用和强化「家国天下」之类的语言和逻辑,也很难保证下面的人会如何解读和执行。(一个相关问题:如何评价央视采访的群众对孝顺的定义? - 政治)

其实中国人对「家」的理解在语言里也有好的体现。仔细想一下「大家」这个词:不管你我,一群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大的「家」。刚才说了「家国天下」,不知你想到了「国家」这个词没有?我不知道外国人学中文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奇怪:「国是国,家是家,国家是个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国破家亡」向来是一个词,默认了两者一定是一同发生的,还有「保家卫国」、「国仇家恨」、「爱国如家」、「安国宁家」、「开国承家」、「败国丧家」、「丧家犬」太多了,「家」和「国」经常是不分家的,你看,「家」这词避都避不开......(不知道这是否还跟中国人分不太清「国家」「民族」「党」「政府」这些概念有关:「大家」都是「一家人」,分这么清楚干什么?你这是想要分家不成?)

所以在宗族文化和家国天下的框架中,家庭的事从来都不只是家庭的事。家就是国,国就是家。而之前提到过婚姻又是和家庭绑定的,离婚基本就等于分家。以上说的这些就是为什么像 @kun yu 等人说的,中国人习惯性把离婚当做一件坏事,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于宗族于国家于稳定和谐不利的坏事。

下图是欧洲几个国家的离婚率在过去 50 年间的变化。平均来看,这些国家的离婚率增加了 4-5 倍,但他们似乎也没有更不稳定、不和谐、不幸福。

同时,这些国家的结婚率也几乎下降了 50%,说明对于很多人而言,结婚并不是生活所必需的,而婚姻作为一种制度也是可以也需要随着时代发生变革的。

(我知道有人想提欧洲的低生育率和少子化了,可以先看一下我的这篇回答:相比于美法英,为什么日本的生育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掉到 1.5 之后一直没有回升? - 知乎用户的回答)

理论上说,离婚本身应该是当事人的一个理性选择,是中性的。如果双方协商好了最好,那就离,法院最多帮忙分财产并监督执行等等。如果单方面提出,不管是否有出轨、家暴等情节,只要当事人神志清醒意志坚决,那么还是应该判,法院要做的只是鉴定是否有各种特殊情况,并处理财产、小孩等问题。在其他一些国家,政府在婚姻中的作用就主要只是见证、公证和登记,许多外国人可能根本 理解不了「法院判决不允许离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事法院管得了的吗?

当然,不是说离婚就是婚姻中各种问题的最优解,也不是说离婚不会对当事人和他们的家人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在离婚判决这最后一道关口设卡,是典型的只堵不疏, 自欺欺人。家暴的时候不关心不处理,婚姻法不好好完善,女性儿童权益不好好保障,婚姻 / 心理咨询几乎不存在,最后事情闹大了要离婚了,你又要人家冷静反省好好过日子?「治国」时不作为,却来教人家「齐家」「修身」?说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就想问问题目描述里和 在中国离婚有多难? - 汪呜呜呜汪的回答 里的那些法官,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里是做到哪一点了就敢来帮人「齐家」?你确定你不是嫌麻烦或者为了满足这个月领导给的指标?当然了,我相信大部分法官还是实事求是依法判决,也愿意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只是受法律规程所限做不了更多。大家可以看看这两个回答:在中国离婚有多难? - 匿名用户的回答,在中国离婚有多难? - 巴甫洛夫的狗的回答。但还是希望相关法律能够进行改变,方便法院和相关从业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劝和」这样的职能,就算要有,也不应该由法院承担,而是交给双方亲朋好友、婚姻 / 心理咨询机构、甚至社区等等等。

再说远一点,离婚之所以那么多的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当初结婚太草率。中学甚至大学的时候禁止早恋,却同时又没有合格的性教育、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结果一到二十几岁,突然家长亲戚们都开始逼着结婚,很多人还会直接插手子女的择偶,又不许婚前同居。于是很多没什么恋爱经验,没有必要常识的年轻人突然就发现自己要跟一个认识不久并不了解的人共度余生了,而很多人或是嫌麻烦,或是出于孝顺,或是随大流,也就顺从了。其实结婚随性一点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就当体验生活而已,结婚不过是一张纸。但问题就在于离婚并不是同样的容易和方便,婚姻变成了宽进严出,而且时间越长离婚阻力就越大(孩子、财产、年龄等),于是很多人就要为年轻时的缺乏经验和草率决定付出大半辈子的代价。

恋爱、择偶、结婚、持家、教育孩子等等跟任何其他事情一样都是需要学习和锻炼的。 中国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业如此关心,三岁开始认字,五岁学英语,六岁学钢琴、绘画,八岁开始上各种辅导班课余生活基本都在学各种内容,但怎么就不用同样的心态对待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呢?既然如此看重「家庭」,认为婚姻是人生大事,那为什么不从小开始教育和培养相关能力 ,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摸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呢?这简直是精神分裂啊

总之,我们就看到许多人「纯洁」而又「听话」地长到了二十几岁,缺乏经验和准备,突然就被要求寻找结婚对象,在外界干涉下草率勉强地结了婚,婚后又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和疏导,默默忍受着家暴和不公,有了心理问题也得不到或不敢寻求帮助,公权力又时常不作为(不想、不敢、不会),不站在弱者身后坚守底线,最终矛盾激化要离婚了,各方却开始劝和、施压、设卡,想方设法维持住一个「家」的形式,营造看似「和谐」的氛围,却迟迟不反思在离婚这最后一步之前就早早埋下的各种隐患。「宜疏不宜堵」难道不是比「家国天下」什么的更为久远的治水 / 治国智慧吗?

再简单说一下性别视角。在上面提到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女性面临的压力和不公一般都是大于男性的,婚姻制度和宗族文化本来就是与男权 / 父权社会的根基紧密联系的,在无形中都是相对有利于男性的(但其实只是有利于父权制度本身和少数真正获益的男性和女性),「家」默认是男性来「齐」的,国、天下就更别提了,以前女性是没有权力决定结婚或提出离婚的,现在虽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一些方面仍然看得到历史的惯性和传统的粘性,仍然看得到「夫」和「妇」的地位差异,双重标准时常可见,对未婚、已婚、离婚女性的各种不同的污名化还是比较严重,女性相对较弱的经济能力也会让她们在谈判、周旋、诉讼时更为弱势具体不说了,其他很多回答也提到了。

如果要缓解离婚多、离婚难的问题,则需要改变我们对「婚姻」和「家庭」的定义,弱化两者的绑定,淡化「宗族文化」和「家国天下」概念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影响,科学理性地引导孩子学习和培养各种「人生技能」(不仅仅是「生存技能」),减少对个人选择的随意干预和污名化,逐渐完善「上游」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制度(性教育,情感教育,婚姻 / 心理咨询,家暴干预,妇女儿童保护,婚姻法,为离婚后单身父母提供短期经济支援等等),而不是只在入海口建起大坝。让结婚时的选择和承诺更有分量,也让离婚这一退出 / 熔断 / 安全网机制更有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董洁带儿子上综艺,董洁潘粤明,董洁潘粤明离婚真相

近日,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曝光首个参与家庭——董洁和7岁的儿子顶顶。官方曝出的母子二人生

前夫持刀骚扰5年遭羁押 受害妇:终能好好睡觉

陈女长期受前夫骚扰,见前夫被羁押,终于能放下心中大石。(陈柔瑜摄) 46岁的张姓男子与陈姓女子于1993年结

董洁带儿子上综艺,

近日,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妈妈是超人》曝光了首位明星妈妈董洁,这也是董洁的综艺首秀,甜美妈妈董洁将带

金晶恩结婚前夕 未婚夫被爆离婚有小孩

金晶恩下个月将与圈外人男友赴美举办婚礼。 韩国女星金晶恩因为演出《巴黎恋人》广为台湾观众所知,她去年甜

中国风女装品牌推荐 中国风衣服天猫有卖吗?


淘宝天猫是被誉为是万能的,无论什么东西,里面都可以搜到,但是你搜到的东西可能需要挑选,因为种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