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当代记者的使命与大局观
单人旅途581 2015-11-19 17:20:30

当代记者的使命与大局观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

作者:赵鹏

摘要:更加有效地把握创新实践、改革探索的效应与意义,应成为记者成长的重要方向。

说起记者,有人说是“无冕之王”,有人说是“喉舌耳目”,也有人说要“防火防盗防记者”。过高的期待与偏激的痛责,都无助于对记者工作的全面把握与定位。特别是在当下新的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社会使命与责任究竟应该如何表述?我想,至少需要从两个维度去观察。

一个就是新闻工作自身的规律角度。媒体的出现伴生于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建立,以媒体为平台,集合社会舆论观察社会发展、了望社会走向、监督发展路径、推动社会发展,这应该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规则所在、公义所在。再一个,从当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出发,党的媒体是党治国理政的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快媒体融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等一系列要求,媒体建设应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起来说,记者应该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思考者。当代记者,应有怎样的使命与大局观?

记者的使命与责任

1.记者是媒体一线的尖兵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在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轴。实现这一任务,一方面需要中央和国家层面的理论构架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实现这种现代化的探索,必然需要多层面、多渠道的社会生活和发展实践,最终使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得以真正成形。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和具体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具体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得到展现和实现。从这个角度看,有关的创新实践活动不仅将越来越活跃,也必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命题提供大量而又丰富、具体的案例。

具体实践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发展的驱动性和知识的原发性,实践本身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中深化认识和获得思想照片,需要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中获得经验借鉴,但更关键的是要从具体的实践中获取经验、规律和理论。

由此,更加密切地关注创新实践、改革探索的操作与内容,应成为记者的重要责任,而不是停留在对发展成果的叙述上;更加有效地把握创新实践、改革探索的效应与意义,应成为记者成长的重要方向。

记者具备相对自由的时间和自由采访的空间,有利于自由个性的成长。把这种自由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利用在深入一线基层、近距离观察积累上,可以成为记者的独特优势。记者应成为及时关注、准确把握基层实践的一线尖兵。

近年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批对于地方创新改革的报道,成为推动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的案例,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改革、党的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等。可以预见,未来在继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记者的一线尖兵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2.记者应成为“走转改”的常态先锋

2011年开始的“走转改”活动,是对新闻规律的一次回归。之所以称为回归,是因为经过了大规模信息化建设后,更印证了一个事实:无论技术多先进,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闻还是要靠记者到基层一线中“走”出来。从实践来看,“走”不仅是出产好新闻的关键保障,同时也是转变文风、改善作风的坚实基础。作为一种活动,“走转改”可以在一时一地发挥作用,但要将其作为媒体确保高质量新闻出产、实现队伍作风锤炼的有效手段,“走转改”理应成为一种常态。记者应是这种常态下的先锋。

实际上,经受着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要保持在舆论场中的主导地位、肩负起舆论引导职责、完成治国理政工具的使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当然,这种冲击也愈加明晰了传统媒体的生存优势,那就是在调研型新闻领域,传统媒体人有强大的原创能力、深度的思想逻辑,其报道有准确的立场定位、平和的叙述角度、全面的观点呈现。

近年来,人民日报各新闻版相继推出了多个为调研型新闻“量身定制”的新闻栏目,比如《一线调查》、《蹲点》以及评论版的《一线视角》等。在这些栏目的推动下,记者的深度报道数量和质量大幅增长。长期深入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的独特成长环境,恰恰可以为记者开展深度报道、调研基层提供广阔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今年,人民日报推出整版的《记者调查》栏目,平均每周一期。与以往相比,不仅承载量显着加大,而且为了确保质量采取了很多创新的工作机制。比如课题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由报题人自主从各分社中任选人员,组成调研小组;比如分工绩效制,打破单一计分体系,对于报题成功人与实际写稿人,分别计分。这块阵地上正培养出一批极具业务潜力的记者。

3.记者应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采写人”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记者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除了思想理论与新闻业务能力外,还有一点格外重要,那就是需要对政情民情与历史发展熟悉了解,否则,就很可能陷入“隔窗看景”、“人云亦云”的困境。从这个角度看,记者的作用尤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出现、各种舆情层出不穷,从自然灾害到重大安全事故、从暴恐案件到社会公共事件、从个案纠纷到涉外国际矛盾……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种种舆情、种种矛盾、种种冲突不仅频频涌现,而且不断通过舆论关注寻求解决的答案。而这一切,不仅是各类新媒体竞争的热点空间,也是传统主流媒体必须面对的舆论战场。身处舆情源头的记者,自然应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采写人”,不失语、不失声;早发声、会发声;敢亮剑、不盲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搞艺术是如此,做新闻也是如此。做好不可控的舆情报道工作,要秉持公心、带有善意,从化解矛盾出发、以解决问题为落点。而要做到这些,很关键的还在于对所在地区的政情、民情的长期关注、了解、积累和把握。如果缺乏这样的工作背景,不仅很难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对于舆情的合理报道视角,而且很难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全面清醒地把控大局。由此,不仅有可能丧失最佳的引导时机和主动权,而且最终有可能沦为众声喧哗中的一角。

作为突发事件“第一采写人”的记者,虽然条件有限,工作艰苦,但正是在突发舆情的战场上,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版面主力、报社中坚。“第一采写人”的身份,不仅培养了记者的责任意识,也为媒体储备了人才。

记者的大局观

1.新媒体时代的认知大局观

网络时代也是多元化时代,舆论场正变得越发多元化,形成了众声嘈杂的“广场效应”。为了能让自己的声音吸引、获得更多的关注,断章取义、故意哗众取宠、凭空制造热点,成了网络世界中司空见惯的手段。信息放开一方面使社会环境更加透明,另一方面使人们更难达成共识。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传统媒体记者需要做道义的坚守者、时代的记录者、问题的思考者。2012年4月,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复旦大学说:“在碎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完整的信息,在浅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深刻的思想。——这是人民日报多年来的新闻探索心得。”记者肩负着在各种多元声音下打捞出“沉没的声音”的职责,尤其是在信息日渐碎片化、追求速度大于追求真实的年代。

2.舆论引导格局下的传播大局观

当下改革深化中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批评与质疑。这种声音不仅来自民间基层,同样也来源于各级官场。记者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应该沉住气。古人讲:“每临大事有静气。”这种静气来自何处呢?来自于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以民为本的民生情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衡量其得失,归根结底,都要以群众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支持不支持作为标准。在这个进程中,暴露出来的矛盾、疑虑、困惑,记者需要特别关注。从泥土中可以闻到芬芳,从泥土中也可以听到诉求。这种诉求要通过记者的笔端,合理地放大出来。与其迷信或指责各种各样的民间段子,不如用自己的观察与关怀探寻究竟,为民间的话语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渠道。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传统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加重。美国着名报人普利策曾经说过,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报纸不仅要作“新闻纸”,更要做“思想纸”。通过有思想的新闻,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见证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记者要由“学者型记者”向“思考型记者”转变,思考意味着要有“问题意识”,越是在问题丛生处、越是在矛盾焦点中,越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坚守社会公义基础上的道德大局观

主流媒体记者需学会既“站在天安门上观察世界”,又“站在田埂上思考现实”,这种家国情怀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不”:

一是不怀营私之心。所谓私利,既包括实际的物质利益,也包括追求名誉、博取眼球的炫名之心。记者应踏踏实实深入一线,敢于直面社会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任何的喧嚣浮躁、人云亦云、哗众取宠都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破解没有意义。

二是不违道德底线。多元化、全球化时代,为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提供了多元标准和实现空间。但维系中国社会发展的,依然是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优秀道德传统和当下我们广泛宣传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不加剧矛盾与分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种发展、变革、调整的深度和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的不平衡正在成为当下社会情绪分裂的一个重要背景。族群、阶层、地域、文化、性别、贫富、官民之间的分裂,正在被制造成一个个话题,搅乱舆论。考验我们的不仅是调研的技巧与手段,更是在多元声音格局下的利益选择。为发展寻求共识、为舆论建立共识,是记者应有的道德大局观。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采编部主任)

实习编辑:陆才贵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新的起点可能就此开始

上周至今,沪指在3600点一线震荡了9个交易日。原以为指数会在一片怀疑声中逐步拔高,然而市场就是这样无情,

健脾就是最好的美容

皮肤就是一层皮,它的好坏和怎幺在局部伺候它没多大关系,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买贵的护肤品是她们不变的习惯

现在就行动,避免“后抗生素时代”来临!

由于使用过度和使用不当,抗生素在治疗普通感染时的效力锐减,因此,世界正在快速走向“后抗生素时代”。我

11.20操作策略

从负责任的角度来说,我就提前把策略发出来吧,尾盘半小时一直在复盘。 今天创业引领大盘继续向上,题

大盘今日缩量上涨,内有“玄机”

  今日大盘:  周四大盘小幅高开,围绕5日均线反复震荡。午后企稳回升,题材股全面开花,沪深两市及两个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