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琅琊赤子,心向往之》
胡歌的大长腿 2015-11-28 19:50:15
by Couchpotato from Huaren.us

犹记得九月底的某个周末, 我在网上不经意间撇到了《琅琊榜》的海报 -- 胡歌?不太了解。刘涛?没啥感觉。但是好像海报还做得颇精致,于是就点进去看看。

然后就是无比投入看剧的一个月啊,两集之后已经对胡歌“路转粉”,每天上班时都觉得很有盼头。这可是我很多年都没有的体验了。

为什幺会那幺喜欢看《琅琊榜》呢?

首先要说的是,《琅琊榜》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视剧,它甚至算不上一部真正厚重的正剧。好的电视剧要有非常优秀的剧本来撑,《琅琊榜》改编得非常成功,但它毕竟只是一个网络小说的底子。主角梅长苏命苦病弱,但是智计无双,他步步为营步步取胜,他总说自己是“阴诡之人,行阴诡之事”,其实桩桩件件为别人打算考虑,煎熬的只是自己。这是一个悲情圣人的角色设定,带着非常明显的女性向的意淫。《琅琊榜》里的人物,特别是主要角色,缺乏一个性格上成长的过程,几乎是一路梅兰竹菊般傲立风霜过来的。而且,虽然作者非常真诚地想拔高故事的格局,试图传达对“清明政局”的追求,然而在古装偶像剧的故事格局里,她的表达必然抒情多过思辩,浪漫多过深刻。

嗯,上面这段写得很不公平,我是在心里把《琅琊榜》和《广告狂人》,《大宅门》这一级别的电视剧在比,当然比不上,也没有可比性。

为什幺还是这幺爱看《琅琊榜》呢?

因为虽然故事的主线是基督山伯爵般的狗血复仇故事,但是情节层层铺垫,有逻辑有条理。梅长苏以苏哲之名入京,住在候府,渐渐亮出“麒麟才子”的身份,后来以辅佐誉王为掩护,扶持靖王上位,一路施展手腕,最终达到为赤焰军昭雪的目的。这一路上他对手无数,太子,誉王,谢玉,般弱,夏江,皇上,虽然梅长苏把他们一个个扳倒,但是斗争的过程惊心动魄,对手的智商手腕不容小觑。在大多数战局里,梅长苏胜算在握,可是也有他几乎无法掌控的局面 -- 譬如誉王挑拨他和靖王的关系,譬如童路的暴露,又譬如他差一点点就死在了悬镜司的牢狱里。在每一个关键的故事点,我都曾认真考虑那些情节合不合理,结论通常是,虽然故事走向并非必然,却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简言之,虽然主角光环明显,但是《琅琊榜》尊重观众们的智商。

更重要的是,《琅琊榜》是有风骨有质感的偶像剧,煽情却有节制,悲切却又热血。《琅琊榜》打的是“权谋剧”的招牌,但是感情戏拍得特别细腻,荡气回肠又分寸精准。刘涛的霓凰大概是史上戏份最少的女主角,可是霓凰和林殊的每一场重头戏都拍得那幺好看。我刚开始看剧时,完全不知道故事的走向,看到梅长苏在入金陵城前路遇霓凰那一幕,只觉得他那一眼看得好深好深。我当时就想,这两个人,在这故事里必然有很深的牵绊。及至两人在太皇太后面前相遇,老人家迷糊间认出了小殊,小殊情不自禁抓紧了霓凰的手,那一幕,小殊眼里的悲凉落寞,霓凰眼里的惊讶心动,明明是君心妾心皆未变,这十二年的岁月,却已把人划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叫看客怎幺不感慨唏嘘。霓凰林殊相认的那场戏,已经被称赞了无数遍,两个演员实在是演得好。回头去看,那场戏的结尾非常悲情,像是预示着故事的结局。霓凰只道是找回了她的林殊哥哥,她实在想他了,便能去看他。虽然十二年的相思伤痛让她满脸泪水,如今却是终于有了盼头。然而那一边,梅长苏还没走到车上便支撑不住。他还有一身的重负,一身的病痛,即使今日重逢,却终要再次别离。

故事的最终,霓凰没等到林殊,只等来一句“今生一诺,来世必践”,只等来一封终于是林殊旧日字迹的信 -- 吾妹霓凰亲启。不知道这封信里,林殊写了什幺,是劝慰,是诉说,还是愧疚。我只是在想,在这之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霓凰要多少次打开这封信,多少次想起小殊,想起金陵城中最耀眼的那个少年,想起梅长苏,想起那个病弱隐忍但无比坚决、从地狱归来的人,想起她如何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她又要如何从心痛到不能呼吸,终于慢慢变成可以静静地思念。

而小殊和景琰之间,便如静妃所言,“小殊对你的期许,与旁人不同”。梅长苏憋着一口气,为了自己,为了赤焰军,为了他理想中的朝局,拼了命也要把靖王扶持上去。所以靖王割断铃铛时,他会一下子跪了下去;大雪里靖王执意离去,他又急又怒动了气,从“殿下,殿下”喊成了“萧景琰,你给我站住”;他病重,恍惚间看见景琰,呓语着“景琰,别怕”。他对景琰,有着无比的信任和期许,因为许多他想做的事,只有景琰才能达成,所以景琰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全部揽在手里。而我最爱的两人的戏是梅长苏答应靖王帮他翻查赤焰旧案的那一段。梅长苏一句接一句的“殿下可知道?”,是对靖王心意的确认,是对前路艰险的提点,也是为了他今后能在明面上追查旧案必要的铺垫。梅长苏的追问一句比一句紧逼,靖王的“知道”一句比一句坚定。最后两人互行大礼,虽静默无言,却慷慨万千,虽未相认,却心怀同志。很多人不喜欢改编后两人相认的场景,我却非常喜欢。朝堂上,景琰终于知道面前这个让他有时无比信任有时却琢磨不透的人便是他最亲近的兄弟,林殊也明白景琰认出了他。然而情势之下,心中再激动,两人面上只能装作无事。离开宫殿时,景琰震惊之下面无表情,林殊一役之后疲惫虚弱,两人甚至没有互相看一眼,便散去了。

在此之后,两人的情感戏也都是淡笔带过,哪怕是小殊收了珍珠后,也只是一下子转过身,悄悄平复情绪。最后的最后,景琰随了林殊的愿,让他带兵打仗,几个月后,只能一身黑衣,掀开林殊灵位上的红布。然而男人之间的兄弟情,不就是该这般嘛,无比信任,不多言语,纵然再有不舍,却知道让对方完成使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人说,靖王登上王位后,怕也会被权势腐化,渐渐变得像他父亲一般猜疑寡情。小殊若在世,如果在景琰身边,恐怕也会有兄弟反目的一天。我却不愿作这般猜想。正如一开头所写,《琅琊榜》对清明政局的追求只是摆了个非常浪漫的姿势。生活在今日的我们,若还真心认同故事里的政治追求,觉得上主圣明便民生安康,仿佛从未听说过民主、自由、权利制衡之类的字眼,那幺之前祖祖辈辈吃的苦流的血都算是白费了。我只将这故事看成对人世间高贵情感的向往和歌颂,所以我愿意理想化地相信景琰会守住本心,相信梅长苏不会白费了一生的心血。

《琅琊榜》非常打动人的一点,在于它描绘了许多美好的感情和高贵的心灵。景睿之温厚宽容,言候之凌厉果决,豫津之聪慧勇敢,静妃之通透坚定,飞流之简单诚挚,蒙挚之勇敢赤诚,这一切听来理想主义,却在创作者们的努力下变得合情合理,只让人心生感动,而不讪笑怀疑。我想大多数人都向往着高贵美好的东西,所以当有人把这样的情感品格具象而细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们自然愿意感动,愿意相信。

那幺喜欢看《琅琊榜》,最重要的,是因为每一个演员都表现得那幺出色。最爱的,当然是胡歌演绎的梅长苏。虽然有主角光环加身,但是我觉得这个角色并不好演。病弱奇智,一身国仇家恨的书生,其实是颇老生常谈的角色设定,把握得不好,分分钟让人肉酸出戏。然而胡歌像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一个人,清俊凛冽,沉静如水,可水面下是无数暗涌,波澜壮阔。无需细数一幕幕精彩的演出,只需说,他的梅长苏,让我心生感佩、不舍、赞叹,和许多许多的牵记。我最难过的是看最后一集的最后几分钟,那时,林殊已死,那几分钟里完全没有他的镜头,闪回也一早放完,只有宫羽递信和景琰的缅怀-- 苏哥哥,小殊,是真的不在了呀,是真的碎了一地,被风吹散了。虽然只是电视,主角死与不死,在电视结束之后,都和大家告别了,可是梅长苏的逝去还是让我那幺难过和不舍,因为他在我的心里,真真正正地活过,痛过,爱过。他真真正正地打动过我。

最后的最后,要感谢海晏和山影,制作了这样一部好戏,虽有瑕疵,瑕不掩瑜。感谢胡歌,如此出色的演绎了梅长苏,让人念念不忘。

琅琊赤子,心向往之。感谢这一场美好的相遇。

打赏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原创虐狗小段子#

#原创虐狗小段子#他是她同桌,也是全年级最受欢迎的男生,也是…她暗恋许久的人。她天天看着他收到一封又一

影视四十二——《宇宙有多大》

人们总说宇宙很大,但是它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计划,要画出一幅完整的宇宙地图。然而

国际玩笑

此市虽小,但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幽默感却一点不含糊,好多老牌帝国主义分子辛辛苦苦玩出来的东西,在这儿

付费竞彩1128期北单高手陈刀仔点评分析栏目

北单高手陈刀仔:赔率分析师,曾任国内足球网站版主,专业从事赔率数据对比分析10年以上,能熟练运用赔率分

付费继续稳重

还记得这周周二的时候就开始强调风险,我还记得当时我说如果周三大跌,周四周五就可以大笔杀入了,结果周三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