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没有青冢的青冢寺
襄城宣传 2015-12-08 10:45:30

现代汉语中,“青冢”是一个别致的专用词,指昭君墓。“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点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一座处于中原腹地的佛寺为何会叫青冢寺?带着这个疑问,一个阴冷的深秋的上午,我骑车到了位于城西十里铺的青冢寺。

据载,青冢寺原名龙兴寺,始建于元代,有多处佛殿,还有牌坊、塔林、钟鼓楼等,规模很是宏大。可是,呈现在我眼前的青冢寺,却一点儿都不巍峨,甚至有些荒凉。大门新砌的,不高也不大。寺前没有车水马龙,寺里香炉灰冷,鲜有焚拜的香客。仅有的后殿、中佛殿、关帝殿等建筑散疏座落,烟火熏染,风雨侵蚀,门窗和墙壁显得残破不堪。砖铺的正路两边是土地,间种着芜荽、萝卜、白菜等,有一块还荒芜着,一棵头顶白色绒球的蒲公英,枯草中萧瑟地抖动,小小的茸毛旋即悠悠飞起……

前、后、左、右,我在寺内走了整整一圈,却遍寻不见青冢,也看不见昭君的塑像。原来,青冢寺里没有青冢!

“青冢在寺旁边。”

“还能不能找到?”

“找不到。”

与我对话的是寺里的一个女尼,光头,灰色僧衣,上了年纪,六七十岁光景。从她那里,我听到了关于青冢寺的美丽传说。

传说,当年昭君出塞,曾经路过此地,因为旅途劳累,得了风寒,就寄宿在一农妇家里。为使昭君早日康复,贫穷善良的农妇想为她捉条鲤鱼补养身体。正是三九严寒,汝河水被冰冻得结结实实,根本无法捕捞。农妇怏怏回到家中,却发现水缸里多了几条活蹦乱跳的红色鲤鱼。原来,汝河内的小白龙感动于昭君自愿出塞,便施法将鲤鱼送到了农妇家中。但是,昭君不忍杀生,让人把鲤鱼放了。奇怪的是,放生鲤鱼后昭君立刻痊愈了。临行前,为表谢意,昭君将随身携带的一些头饰、衣物赠与农妇,然后一步三叹地离开了。若干年后,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和亲的义举,便在龙兴寺旁为她建了个衣冠冢。由于冢寺相连,寺冢相依,龙兴寺随之改称青冢寺。

很显然,这只是个传说,经不起一点推敲。比如,昭君从长安去漠北,怎幺会途经襄城?不过,传说是不用推敲的,就像青冢。据说,大青山脚下有十几个昭君墓,其中有一个根本不是坟墓,而是一个古代的堡垒。所以,传说是否真实不重要,青冢寺旁有无青冢不重要,寺内有没有昭君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幺会有这座青冢寺?

“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明 莫止《昭君曲》)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游昭君墓》)

在人们的心目中,王昭君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女,她不仅有落雁之姿,更具报国之志;她也不仅仅是个和亲使者,而是“民族友好的象征”,在她身上,寄预着人们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

而对青冢寺当地的百姓来说,王昭君与他们、与青冢寺更是深深地融为了一体。夜晚,风吹古柏萧瑟呜咽,他们说那是昭君孤独幽怨的琵琶胡语。寺内,香烟缥缈壮若云雾,他们说那是明妃思亲难返的忧愁别绪,谓之“青冢愁云”,明代户部尚书李敏并作诗题咏,成为襄城八景之一:

三尺累累古道旁,明妃此地掩玄堂,

阴迷冢木风霜老,春入林花锦秀香。

怨骨九原应恋阙,芳魂千载定还乡,

愁云漠漠萦青草,犹似穹庐夜断肠。

历史变迁,岁月更替。癫狂的年代里,青冢寺几经破坏,渐趋荒凉。如今,那样的年代已经远去,青冢寺正在修葺复建。至于多大规模,能否复原,是否塑昭君像,只要你我心中有佛、有昭君,就都不用去问。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80后的回忆《白眉大侠》

很多75与80后的朋友对于白眉大侠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小的时候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收音机。等待听到单田芳老

【DIO承】辟径

贼老天!旱呐,旱呐,旱呐!亡了满地青青的生灵!万顷的黄沙,惨白的星斗。长风席地,飞沙走石;罡风凌空

我骄傲!我是浦城人!

作者:王 沥我骄傲!我是浦城人。五千多年的岁月沉浮,孕育出八闽大地最古老的文明。
植根于深厚文化土壤中

简报-20151207

简报-20151207用文字的形式发一篇文章吧。这几天没有好好更新,是因为我生病了,没空搭理这个公众号。在这

你简单,世界对你就简单

1990年,曼德拉在离开服刑27年之久的大狱时,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早已把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