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水木清华,木杉文化】《中德比较文学之管窥》
中华歌德学会 2016-01-19 18:20:17
【水木清华,木杉文化】《中德比较文学之管窥》
众所周知,陈铨作为中德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也是西南德语研究的先祖,创造性地积极倡导尼采的人世观,在德语界形成“战国策派”。可以说,中德比较文学在西南乃至中国的研究到今天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比较文学(ver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产生于19世纪的比较文学,是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杨武能教授曾经谈到:“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歌德的名字紧紧相联。以“歌德与比较文学”为题作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足以成就一部有份量的专著。”木杉认为如果仅以单一的角度去繁冗地探讨这个问题难免有井蛙之见之嫌;auf den Punkt gebracht,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例如我国《左传》一书兼具儒法兵三家思想,但最主要的思想倾向仍属儒家范畴,而构筑儒家思想体系最为重要的一环则是文人士大夫群体。同样,歌德也是这样一个具有融合精神的文学存在。不可否认的是中德比较文学仍处在一个近空白的时代(具体可参见这篇文章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13279),在德语文学研究中,新的“左传派”能否承袭弘扬前辈的道路,还需我们新一代德语人上下求索。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产品经理,请避免对产品的过度解读

在产品网站、相关论坛或是群组讨论中,我们总能见到类似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某产品一次最多只能发9张图?为什

运筹大局 “文”者谋天下 CHIC2016春季展助推中国服装文化创意软实力


有人说,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对手太强,但你连对手是谁

关于组织参加“英国伦敦创意设计展(100% Design)及爱尔兰都柏林文化周活动 ”的通知

傅盛分享:五个为什么

几年前,我看过一本书,叫《优雅地解决》,这本书最大的精髓就是“五个为什么”。什么是“五个为什么”?简

中国茶道 必须要了解的茶道礼仪


  中国作为茶道的故乡与礼仪之邦,中国茶道有着许多的讲究与文化,茶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