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关于扶贫之二
四海方舟2012 2015-10-02 08:05:15

关于扶贫(之二)——扶贫是主体性建设的过程

李昌平

 

各级政府都有扶贫办。

绝大多数扶贫办就是跑要扶贫照片和分配扶贫照片的办,再就是检查验收办。钱跑来了,分配下去了,花下去了,没有违纪违规,就算完成扶贫任务了。

对扶贫办而言,扶贫效果怎么样,一点也不重要!

甚至,扶贫效果不好,扶贫办才显得重要!

我们体制内的扶贫系统,有一个观念要树立:扶贫是贫困者和贫困地区主体性建设的过程,不懂这个就不要做扶贫。

什么是主体性?

譬如:城市的人是一个主体,可以用身份证贷款买房,可以用房屋抵押贷款投资。

农村的人也是一个主体,但不可以用身份证贷款买房,也不可以用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投资。

都是人,但是不一样的人,因为城市和农村的人的主体性是不一样。

城市人的国民权利和农村人的国民权利是不一样的,这就觉得了他们的主体性是不一样的。

又如:80年代以前的贫困地区的村民组织,既能动员村民干水利工程和造田等大事,又能合力照顾村内的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现在的村民组织,上级来了钱,也干不好水利工程了。至于照顾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事情,压根就没有考虑过!都是村民组织,80年代的村民组织比现在的村民组织的主体性强很多!

再如:日韩和我国台湾的农协农会组织,服务农民从产前到产后无微不至,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做的实实在在。我们中国大陆的农民合作组织,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有名无实,服务农民有心无力。同样都是农民组织,主体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日韩和我国台湾的农民,增产会增收,减产也不减收。

我国大陆的农民,增长会减收,减产也会减收。

都是农民,但是不一样的农民,因为主体性不一样。

日韩和我国台湾农民因为有强大的农协或农会组织做后盾,我国大陆农民高度小而分散,没有组织做后盾,所以他们是市场权利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们主体性不一样的关键。

各级政府扶贫办的任务,不仅仅是分配扶贫照片,也不仅仅是跟踪钱是不是花掉了,最根本的任务是帮助穷人和服务穷人的组织提升主体性。

从70年代到80年代,为什么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人数海量增长?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普遍增强了农民组织和农民的主体性。

为什么进入90年代后,扶贫照片投入越来越庞大,而扶贫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呢?因为既没有增强穷人主体性的任何举措,又没有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组织主体性的任何举措。

扶贫是很难的工作,既要扶持贫困者经济自主,又要扶持贫困者精神自主。是很专业的事情,是一门大学问,不是跑钱、分钱、花钱这个简单,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