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太极拳心静的养生效果
2016-02-29 16:16:56

  养生太极拳是当今人们练习最多的拳法,练习太极拳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太极拳的养生功效为什么这么好呢?这是因为太极拳讲求心静,下面随着太极拳教程预告片练习一下吧!

  太极拳心静的养生效果

  静心练太极拳能防治多种疾病,我们观察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心态好,遇事非常平静。

  古人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性静者多寿”。拳谚也说:“心静才能养精,精足而气充,气充而神沛”,“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心静有助于调节神经,通畅血脉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平衡阴阳;有助于引导吐纳,呼吸深长,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心静能排除心理障碍,忘却忧思,没有得与失的顾虑,没有名和利的困惑,保持乐观情绪。

  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振奋精神,永葆青春,心静是养生健体的根本,如何做到心静呢?心静的方法很多。

  首先要心正,也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武德。这是每个习拳者应有的心理状态和基本素质。古人说:“仁者无欲,故静”。

  因此,习武应以防身御敌、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为目的,以弘扬太极文化、继承和发展武术事业、更好地造福人民为己任。尽可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融于他人的幸福之中。如此毫不妄念,不求静而自静矣!

  思想高度集中,用意念引导动作。拳论曰:“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又说:“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意之所向,全神贯注”。

练拳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因此,;练拳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预备式开始就要摒弃一切杂念,把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把拳理拳法和套路的“意识”通过拳架的外在形式,循序渐进、工整规范地表现出来,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势随神移。

  也就是说每个套路的肢体运动和神态变化,都是在拳理拳法“意念”引导下完成的。意念贯穿每个套路、每个动作,意念不息,动作不止。心静与“用意导动”是辩证关系:只有心静才能做到用意念引导动作;反之,用意念引导动作,能进一步做到心静。

  太极拳养生功法

  一是“发之于心”

  拳由心生,一切动作都源于心,心要“静”,由“静”生“动”,是自然的动。心如果不静,意就不专,乱七八糟,动作效果就打折扣。太极拳是心象的外化,拳法与人的修炼行同提高。练到一定层次,拳如其人,人也从练拳中获得心性的提高。

  二是“达之于神”

  练的效果是鼓荡起神气,神气充足,精神一充足,人体就圆活自然了,就像皮球,运转起来阻力就小。在拳论中说就是“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内固了精神,才能外示安逸。随着练拳的深入,精神也愈加饱满,境界也愈加高远。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对你的人生发展也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三是“行之于意”

  意无涯,只有拳意相通,才能做到无障碍穿行在自由空间中,练拳成了一种翱翔。怎么做到流畅地运行?是运意,你感觉不到动作的阻力,用意不用力。用意导气,意气相生,动作相随,动作是辅助的作用。

  四是“想之于念”

  念的是什么?是要领,每招每式符合规律,不能有散漫懈怠。随时检查内外要领是否走样了,随时调整。不动则已,动即是法。到了高级境界,法就是自然四功是一体的,互相符合。练习时间长了就形成定势了。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修炼太极拳易犯的三大病例
  • 太极拳实战预告片 心静能提高太极拳技击水平
  •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如何理解太极中舍得与宽容
  • 太极推手预告片 太极推手中的平衡心态
  •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习练太极拳修的是心性
  •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中的上乘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如何理解太极中舍得与宽容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教会我们为人处事之道,从中我们学会了舍得与宽容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习练太极拳修的是心性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修炼太极拳能修身养性,脾气暴躁的人练习太极拳可使脾气变得温和。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中的上乘境界

  修炼太极拳是一个境界提升阶段,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我们今天一起探讨一下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如何体会太极拳的拳势呼吸

  呼吸是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拳架是太极拳练习核心,在练习拳架时,应该如何呼吸呢?我们今天学习太极

太极拳音乐加长版 太极音乐枉凝眉二胡独奏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而又古老的拳法,如今,太极拳已经被人们当做养生拳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