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环状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应该如何预防
杨美 2016-01-17 16:59:00

  环状肉芽肿是一种什么病大家知道吗?环状肉芽肿是什么病,小编估计大家都没听说过。恶性肉芽肿的症状有哪些呢?引起环状肉芽肿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环状肉芽肿有什么症状吧!

  环状肉芽肿的概述

  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炎症性皮肤损害,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以环状丘疹或结节性皮损为特征。

  环状肉芽肿的原因有哪些?

  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昆虫叮咬、日光照射、压迫、药物、病毒感染等 有关。有人从播散型环状肉芽肿患者的血中测出抗甲状腺抗体,还有人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巨噬细胞抑制试验等免疫学法进行研究,提示迟发性变态反应在发病机制 中起重要的作用,但抗原性质尚不清楚;有人用荧光抗体检测到血管壁、表皮真皮交界处有 IgM、C3沉积,说明本病与血管炎有关。对环状肉芽肿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已有广泛的研究,有报道21%的播散性环状肉芽肿和10%的局限性环状肉芽肿患者患有糖尿病,有些患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局限性环状肉芽肿的患者HLA-B8检出率增加,部分环状肉芽肿患者HLA-A31和B35增高。

  环状肉芽肿的检查有哪些?

  儿童及青年患病较多,女性是男性的2~3倍。好发部位为四肢远端的伸侧,以手背、前臂尤为多见,除粘膜外,任何部位都可受累。典型皮损开始为较小的、光滑质硬的 丘疹组成,可为正常肤色、淡红色或紫色,逐渐皮损中心消退,周围成环状、匐行状或弓形,直径为1cm~5cm,有时更大,数目一或几个;无自觉表现,有时 可有轻度瘙痒。本病一般为自限性,多数在2年内自然吸收,有的可长达25年,本病复发率较高,40%患者在原处复发,但复发的皮损消退较快。

  环状肉芽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由于环状肉芽肿的临床类型很多,须结合病理确定诊断。本病应和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结节病、体癣、扁平苔藓、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和传染性软疣等疾病进行鉴别。

环状肉芽肿的临床类型很多

  特殊临床类型

  1)巨大型环状肉芽肿:单发,浸润较深,呈持久性环状红斑或环状扁平苔藓样改变。

  2)皮下结节型环状肉芽肿:好发于下肢及臀部,多见于儿童,浸润较深,呈紫红色或淡红色的皮下结节,但结节中央可发生溃疡。

  3)穿通性环状肉芽肿:好发于手背及四肢,皮损中央常见脐凹,似传染性软疣样皮损,与季节有关,夏季可加重。

  4)播散型环状肉芽肿:好发于腕、前臂,有时可泛发于全身,但不累及头皮及掌跖,多表现为1mm~2mm大小、肤色、圆形丘疹,可孤立存在或融合成片。

  儿童及青年患病较多,女性是男性的2~3倍。好发部位为四肢远端的伸侧,以手背、前臂尤为多见,除粘膜外,任何部位都可受累。

  典型皮损开始为较小的、光滑质硬的丘疹组成,可为正常肤色、淡红色或紫色,逐渐皮损中心消退,周围成环状、匐行状或弓形,直径为1cm~5cm,有时更大,数目一或几个;无自觉表现,有时可有轻度瘙痒。

  本病一般为自限性,多数在2年内自然吸收,有的可长达25年,本病复发率较高,40%患者在原处复发,但复发的皮损消退较快。

  环状肉芽肿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许多轻症环状肉芽肿患者表现不明显且能自然消退,所以无需治疗。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如局部外用药、激光、冷冻、手术切除以及用1%普鲁卡因或糖皮质激素(曲安西龙注射液)局部注射或用注射针头在皮损部位行划痕疗法等。

  对播散性环状肉芽肿可选用口服氯喹、维生素E、苯丁酸氮芥、已酮可可碱等,另外可用环孢素、碘化钾、氨苯砜和大剂量烟酰胺等治疗,维A酸(异维A酸或阿维A酯)在一些患者也有效。

  口服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由于环状肉芽肿患者有可能发生糖尿病, 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使糖尿病的治疗复杂化)。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腹股沟肉芽肿 腹股沟肉芽肿是怎么引起的


  腹股沟肉芽肿这种疾病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腹股沟肉芽肿的症状有

肉芽肿性唇炎 怎么治疗肉芽肿性唇炎好得快


  肉芽肿性唇炎是什么病,大家可能不清楚,但是从字面上的意思,我们

肉芽肿性乳腺炎 关爱女性乳腺健康


  乳腺炎是女性的一个常发病,肉芽肿性乳腺炎也是女性的常发病之一,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