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社会
“全国文明乡镇”碧石渡镇 [时讯]
佚名 2017-06-13 10:36:15

【全国文明乡镇碧石渡镇真正的乡村之美】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碧石渡镇早在2015年就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他们有何长处和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近日,记者对此地进行了探访。hoY我酷网

什么是真正的乡村之美?hoY我酷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除了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的风光宜人,碧石渡镇的美还有它独特的韵味。行走于此,俯仰皆拾令人欣喜的见闻。hoY我酷网

家风、家训外化于行。克勤克俭毋怠毋荒仁于朝政为忠为良这些好家风好家训从民间走出来,结合该镇举办的好婆婆、好媳妇、书香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创建活动,以晒、议、展、秀的方式,传优良家风,展文明风采,激发群众建设文明家庭的热情。hoY我酷网

乡贤、模范带动新风。道德模范余福祥、吴都楷模李菊梅、十佳标兵程海燕等来自村民身边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以道德讲堂为平台,该镇每季度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模式,引导大家从旁观者变为践行者和带动者。hoY我酷网

民间艺术亮点纷呈。剪纸艺术精妙绝伦,农民汉剧团美名远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成为乡愁的一部分,让碧石渡人自豪。该镇投入资金20万元,建立20余支民间文化艺术团队,有健身舞蹈、牌子锣、排镰枪、剪纸、诗词、书画、楚剧、汉剧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组织。文明理念占领农村阵地,群众从拥有文化向享受文化全面过渡。(记者郑博特约记者刘荣)hoY我酷网

万家灯火点亮非遗hoY我酷网

记者郑博hoY我酷网

6月7日,踏着夕阳的余晖,碧石渡镇金文武村女子牌子锣队的嫂子们出发了。hoY我酷网

桂芬,吃完饭了冇?快点哟,我们去广场先练着等你。听到队长杨丽莲的吆喝,刘桂芳急急忙忙丢下碗,出了门。hoY我酷网

如今,闲时,吸引嫂子们的不是牌桌、电视,而是文化广场。这几年吹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州牌子锣,在碧石渡镇成了潮流,金文武村、樟树岭村还成立了女子牌子锣队。hoY我酷网

这是我们身边的宝贝,学好了可以传给下一代。杨丽莲说,这技艺破除了以前传男不传女的封建传统,女队员们学习热情极高。hoY我酷网

杨丽莲喜欢上牌子锣,最初是因为丈夫的带动。他唢呐吹得相当好,还对牌子锣历史有研究,没事时就教我。鼓捣这项国家级非遗成了夫妻俩的共同乐趣。hoY我酷网

乐的不仅有演奏者,还有看客。每晚都有不少来看热闹的,陈彩文就是其中之一。这项目有意境,有文化,比打牌好玩。观摩久了她也跃跃欲试。hoY我酷网

一枝独秀不是春。碧石渡镇处处都荡漾着迷人的文化风情。hoY我酷网

金盆村练排镰枪、矿机社区做剪纸、李家边村演汉剧、白雉山书画社写诗词在乡亲们茶余饭后的吹拉弹唱中,传承文化融入生活,成为享受。20余支民间文化艺术团队活跃在碧石的乡野间,农民艺术家们种得精神家园里繁花盛开。hoY我酷网

镇里投资1300万元完善文化广场、活动室等硬件设施,常举办培训、交流、比赛等,引导乡村文化活动提质,育得百花争艳。hoY我酷网

夜幕降临,牌子锣队吹打的乐符伴着闪耀的灯火,妆点着乡村的夜晚,也妆点着文化传承的路。hoY我酷网

村湾里有群热心肠hoY我酷网

记者余蔓见习记者王奕晨hoY我酷网

最近,黄土咀村村民皮子如神清气爽,因为没费力气就办了件大事。hoY我酷网

6月2日,皮家闺女出嫁,婚宴由黄土嘴湾红白理事会帮忙张罗。hoY我酷网

宴席就摆在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一楼。大家都在这里办酒,不用攀比,花费减一半,还少操心。皮子如感慨道,菜单由懂行的老理事把关,既不浪费,又体面。hoY我酷网

在村民心里,理事会值得信赖。hoY我酷网

理事,是一群热心肠的普通农民,为大家志愿服务、代言。乡亲们遇到大小事情,都习惯找他们扯两句,搭把手。hoY我酷网

人家不拿工资,又不图个什么,忙前跑后,不就是为了大伙儿过得好,风气好么。乡亲们挺感动。hoY我酷网

碧石渡镇以湾组为单位成立了93个乡风文明理事会,从早些年便开始引导大家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近年,加上红白理事会做后盾、搞后勤,移风易俗更进一步。hoY我酷网

除了净化风气,乡风文明理事会的成员们还牵头变美了环境。hoY我酷网

6月9日,金盆村汪家边湾乡风文明理事会的6人凑着,讨论如何改造危桥。这些年,为了湾子他们算不清误了多少工,操了多少心。hoY我酷网

2006年,筹资20余万元,建当家塘;2008年,筹资30万元,建2000多米通湾公路;2014年,筹资110万元,建文化活动中心;2015年,筹资30余万元,建文化广场;2016年,筹资43万元,建1100米通湾公路。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理事会成员们难以数计的付出。hoY我酷网

余小明,理事会的出纳。当初为了筹建文化活动中心,他跑了个把月。hoY我酷网

我们理事会成员出门办事的车费、饭钱是不报销的。虽然折本,但余小明做起事来还是甘之如饴。hoY我酷网

为了大家的事,哪能计较那么多!他嘿嘿一笑。hoY我酷网

根文化让文明生根hoY我酷网

记者郑博hoY我酷网

谈根是碧石渡人的骄傲。在这里,各姓氏家族热衷修族谱,谈族规家训。今年,他们正着手编撰《碧石渡志》。生活在此处的老百姓,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根,是做人不能忘的本。hoY我酷网

在湾组里,族规、湾规被刻于古香古色的展牌上,晒在醒目位置,成为一道风景。hoY我酷网

这些先贤遗风,数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它独特的魅力,发挥着显著作用。该镇干部钟坤堂说,好的族规家训被从民间挖掘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变成村民公约,引导着民风的变化,也使规矩深入人心。hoY我酷网

在樟树岭村陈家大屋湾,百年来,村民们从不越过公路违规建房。hoY我酷网

因为,百年前,他们湾立下一条湾规:西线良田百亩,乃供口粮之本,子孙造屋,不得占用。hoY我酷网

马路那边,就算你是当官的、发财的,谁也不许占用耕地建房子。陈家大屋湾乡风文明理事会原会长陈克武说。hoY我酷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村干部想占地建房,连夜拖来石材。第二天一早,湾里的男女老少闻讯而来,把石材搬走。hoY我酷网

如果连自己祖上定下来的规矩都不能遵守,说出来的话,不作数,怎么对得起我们义门陈氏的名号!众人齐齐反驳。hoY我酷网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动违规建房的心思。hoY我酷网

耕读为本,崇义尚文,这是陈家大屋湾的根。他们团结于此,也得益于此。为了在碧石渡镇率先拉开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大幕,该湾曾一个晚上筹资27万元。如今的陈家大屋湾环湾道路一尘不染,灯光球场、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在厚重久远的文化传统滋润下,老百姓的生活幸福绵长。hoY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鄂州市经信委督查窗口单位 [时讯]

【鄂州市经信委督查窗口单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昨悉,为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进一步加强窗口单位行业规范和服务管理工作,市经信委(市委企业工委)组织督查组,分别对移动、电信、联通、邮政、武昌鱼集团等

鄂州市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 [时讯]

【鄂州市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昨日,我市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处长刘富炜受邀为全市涉创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西山街道各学校掀起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热潮 [时讯]

【西山街道各学校掀起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热潮】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全市文明创建知晓率与参与度,近日,西山街道各学校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掀起一股热潮。小桥小学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我知

鄂州全市教育系统启动文明创建主题教育活动 [时讯]

【鄂州全市教育系统启动文明创建主题教育活动】近日,全市教育系统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青少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2017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特别是在未

鄂城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时讯]

【鄂城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6月11日,鄂城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总结、部署工作,解读《鄂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清单》。会议号召各单位要对照测评指标、任务清单、创建进度表和督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