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与内心的秩序和规律
2015-09-30 16:11:47

  太极拳的特点是要求周身放松,内外协调等。但是很多练习者都很难做到,太极拳教程中有很多的运用方法,小编今天要讲的是太极拳与内心,我们要将太极拳的整套套路熟记于心,下面跟着太极拳预告片学习一下吧!

  太极拳与内心的“秩序和规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老早的古话,行驶皆行规则,当规则存放于心,所以练习太极拳时,我们首先要对太极拳的拳理熟知。

  于是,从习拳开始,由最初的外行,慢慢就会渗透内神,手眼身法步,举手头足之间就会自然和自定。太极拳与思想的“宽容和豁达”

  当放下思想,放下自我,气定神闲,于安静于松弛于行拳中一呼一吸,起承转合,融合在虚实圆润当中,思想是安详和从容的,游走的世界变的宽阔和博大起来.在这样的境界里,什么都可以放下和通态了,于是说:你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久而久之,陶冶性情,必然胸怀宽广,豁达开朗。

  太极拳与外界的“自然和谐“

  人生活在纷繁的世界里,但是太极拳似乎只能给人一种拳理拳法,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与世无争,超脱凡尘,但是长期的练习也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从“远”练太极拳

  虽然身处方寸之间,但要将意念放远,不局限于手足与视野。将心胸放宽放大,意欲手臂伸长,眼光穿透近距,呼千里之气,纳万里之新.于是,身在咫尺,意却高远。

  从“我”练太极拳

守住自我是练拳之本

  守住自我是练拳之本,不散漫不飘忽不游离.内敛与自持,凝神聚气,内外混然一体,将“自我放大”,“我”便是一切!学会从中找到自信和完整的自我,于是“精气神韵”,皆成太级。

  从“敬”练太极拳

  敬则正,不歪!敬则聚,不散!无论气沉丹田,无论沉肩坠肘,无论尾闾中正……都在一个“敬”字!

  天地万物,人文景观。皆敬于心中,满怀的欣赏、感激、快乐去练拳,你就会在练拳中领悟到人与自然的结合是多么的美好,能够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环境。

  太极拳慢练的两个要领

  一、慢前心静体松,周身轻灵

  练拳伊始,以口诀导引意识,使身心两方面都具备慢练的基础。

  如:心中默念“坦坦荡荡,静静松松,手心空,足心空,心中空”等,一切都放下、都舍去,实在进入清净拳境,感觉似乎在艳阳下、乾坤间、花草里,又似乎在海上,摇晃晃,恍惚惚。如此克服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心猿意马,自然能“慢”下来。

  二、慢中运行动作,以意导气,以行应意

  在精神聚敛后,要用一些意念观注感觉体验。比如,感觉头悬颈竖,尾闾中正,手心发热,全身似乎“拖泥带水”,手心似乎托、拢、含、滚小气球。

  周身似乎有一个大气圈包裹,推球如球在,抱拢如气柱,脚踢如踢球,脚踩如踩重,运手如摸风,抱球球自在,进七则阻三,退则有阻力,棚出如风行于水,捋则如箭穿莲,挤则如钱投鼓。

  按时如掀箱盖,采捌时如正反掏沙窝,肘时内劲集于肘尖,靠时内劲似乎在肩部散开,进时如推(或蹬)石磙,退时如随海浪涌于岸,手上托如先太阳升高空后捧气贯顶。

  腿下蹲如巨石沉海底,左转身则意气从右向左流通,右转身则意气由左向右流通,气如环流有升有降、有旋有转,如缠丝、如鼓浪,外旋拇指引领,内旋小指引领,带动周身,一转无不转。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练太极拳的五字诀的奥秘
  •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按窍运身的理论及其方法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吴氏太极拳阴阳相助的理论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的从开到紧从紧到开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如何化解身上僵劲的小妙招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练太极拳的五字诀的奥秘

  练习太极拳的特点很多,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也很多,但是各位爱拳者是否知道练太极拳的五字诀。太极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吴氏太极拳阴阳相助的理论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至今已有很多年的传承。我国从古代起就有阴阳之说法,所以太极拳的拳路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的从开到紧从紧到开

  太极拳的特点是全身舒展,筋骨皮肉的全部得到释放。太极拳教程中会要求习拳者做到静松,但是小编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我国传统的太极拳已有很久的历史,其下也有很多的流派,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其中一个门派。学习陈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如何化解身上僵劲的小妙招

  初学者练拳都有一个特点,练拳时动作僵硬,动作不协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如果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