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的气势如何而来
2015-09-30 18:16:13

  太极拳的特点在气势上也有很多的体现,气势能够表达出太极拳练习的程度。小编今天想说的是太极拳中气势怎么练出来,太极拳教程中如何谈及气势,气势有何重要性,下面跟着太极拳预告片好好学习一下吧!

  浅谈太极拳的气势

  气势这个词,通常所指的是力量和威势。太极拳练到一定阶段是就必须研究到了气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太极拳的气势不上身,拳之精要还没得到。

  太极名师陈龙镶谈到太极名家李雅轩的练拳架式时说:“有一种恢宏的气势,有一种不怒而威的神情。”亦有其他太极名师赞雅轩公的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的拳势“气势磅礴,神意内敛,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其拳架气势雄伟,莫可逼视,舒展大方,大松大柔,刚柔相济。”

  气势如何产生呢?练习是杨氏太极拳的,做到 “八面支撑”和“八面转换”,就能产生气势。太极拳之拳架包含了内气、内劲、内功,尤其要按要领练习,深刻体会其中奥妙,知己功夫会在拳架之中练出。

  气势的质量的怎样体现出的呢?具体的表现为太极拳浑圆整体劲,是周身支撑而形成的,是太极拳日积月累在行拳盘架中逐渐产生的。

  前后、左右、上下与里外之八面,即是太极拳修炼中所求的内外相融、完整一气之整体。所以在盘架过程中,注意上下、左右、前后、里外全面松开撑圆,久而久之,能使拳势浑圆,进而锻炼和增强周身一家的整体劲。

  “支撑八面”不能单纯从外观上求,以意领形是训练“支撑八面”的根本。行拳时上要有虚领顶劲,下要有松腰塌胯沉劲,沉肩坠肘,胸虚腋松,气沉丹田,开胯圆裆,可为“支撑八面”奠定基础。

  练习中在全身肢体放松的基础上,要有肌肉、骨骼向外松展掤势的意识,要注重随动作的开合,在用意不用力的前提下,让肌肉和骨骼贯穿平衡、对称、中定、稳静的内涵技术向外放松撑开。

  按照以上这样的训练方式,长期的坚持会不断的提高浑圆整体劲的功夫,这也要讲究转换和相济的功夫。若是内劲和内功不充盈是很难将神积聚的。

  太极拳的气势还要体现神态安然,从容不迫,情绪安逸,充满自信。

  所谓体者,稳静安舒,动作轻灵之谓。”明确指出太极拳气势的神威不是咬牙瞪眼、努力使气、青筋暴露、鼓包起块,对“气势”的表述是够清楚的了。

  关于太极拳运气的学习,我们主要需掌握以下六个要领。

  1、入静

  练功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要求在入静的状态下进行,动作包括外形动作的“外功”和意识引导的“内功”。动静相兼的入静,指的是摒除杂念,处于无思无虑而又觉醒的一种特殊安静的状态,从而专心一致地贯彻练功的全部内容,而决不是迷迷糊糊、闭眼欲睡的状态,也不是万念俱息、寂然无物的境界。

  2、放松

  松和静是相互协调的,先松而后静,入静又是放松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练功所要求的放松,首先是在意识指导下,四肢肌肉要放松,更主要的是思想精神上放松。

  所以说,在太极拳的运气中,放松是很重要的,只有放松了,才能真正做到气沉丹田。

  只有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身心全面放松。通过全身肌肉放松,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扩张,肌肉电位活动明显降低,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从中枢走向周围的张力性冲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因此对许多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下沉

  下沉一定要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意识才能引导气血下降,达到上虚下实。上虚是指上体(脐以上)虚灵;下实是指下体(脐以下)充实。

  并要注意气沉丹田,再进一步从丹田沉到涌泉。气沉丹田是在松静的基础上,通过沉肩、含胸、敛腹、松腰、收胯等动作在意识的引导下,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引导气息下降为实现的,在意守丹田或涌泉时,会感到头脑清醒;相反,意守上半身则有时会感到气上冲,出现头脑昏胀或胸闷等现象。

  由此可见,经常练习运气,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机制,以达到缓解疾病的效果。

  4、调息

  古今的气功都很重视内气的锻炼,调息是在意识引导下的一种呼吸方法,结合练功的升、降、开、合,达到匀、细、深、长的呼吸,而吸短呼长更有利于治病。

太极运气法的呼吸强调不声不滞

  太极运气法的呼吸强调不声不滞,出入绵绵,若存右止、神气相依。初始练功则先以自然呼吸为宜,随着功夫的逐步深入,达到结合动作的逆腹式呼吸,并且强调意守“吸气由丹田,呼气归涌泉”,这样不但容易与入静相配合,而且还可避免练功者腹围增粗的弊病。

  5、运气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太极运气法锻炼的一个特点,以心行气是心为发令者,气是奉命而行的“传旗”;先意动而后形动,主要是将内存意识贯注于外部动作之中。

  练功时要把意念注于动作之中,而不要存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即是“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显于外部动作的神态是内气活动显露于外的表现,所以内意和外神是一定要紧密配合,紧密配合以后就会有得气感,只有经过实践获得“气感”后,才会理解气的存在。得气感不可强求,如果强求则会使意气两者俱蒙其害。

  6、协调

  太极运气法最终的目的,要求做到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紧密结合,达到练意、练气、练身的目的。首先是呼吸与动作协调,然后在意识指导下,三者融为一体。初学时先注重姿势,锻炼一个时期然后注意意识引导,这样可以做到先由外带内,然后再由内带外。太极运气法动作比较简单,容易在短时期内做到协调。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太极拳中三对重要关系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之脚下的阴阳变化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中其根在脚其病在脚的根源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整体劲的奥秘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与内心的秩序和规律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练太极拳的五字诀的奥秘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中何为沾连粘随

  太极拳的特点是一个圆,即打拳是在一个圆里。要想画好这个圆就的要做好粘连沾,这便是小编今天要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太极拳中三对重要关系

  太极拳的好处是越来越多,引来了众多的习拳爱好者。但是很多人跟着太极拳教程练习只知其中一二,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之脚下的阴阳变化

  脚是练习的根基,脚在太极拳练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极拳的特点是保持平衡协调,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中其根在脚其病在脚的根源

  太极拳的练习很注重细小动作的配合,小编今天要跟大家提及的是脚。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在脚上有很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整体劲的奥秘

  陈氏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中的一大门派,对太极拳教程也有相对重要的意义。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