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教程 常做这运动帮你健脾养心
吕振霞 2015-10-08 11:09:00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一些辅助的运动,所以太极拳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太极拳的好处不断的被证实,太极拳教学不断的被更新,习拳者不断的增加,太极拳的风波不断的掀起,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教程好好学习一下吧!

  太极功夫的“养”

  太极拳有两大心脏,一是养身功夫,而是技击功夫,两者统一便是太极之道。明理、会练、懂养是练好太极拳的必备条件。

  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既要明理会练,又要得法懂养。不会练即不会养,不懂养即会伤,会练会养才能成功。

  第一要懂养什么

  即内养三宝精气神,外养三体身手步。

  太极拳的练习对全身起着作用,内可以养津血液,外可养筋骨肉,长期的练习身体起着很好的健身功效。

  第二要懂如何养

  修心养性,修身养拳,全凭心意用功。心为一身之主,人之七情六欲皆由心生,活动太过则损三宝、伤先天。所以,会练懂养,一在心、二得中、三逆运。

  一在心,即清静之心能养精,平和之心能养气,虚无之心能养神,宽容之心能养性,行善之心能养德,诚敬之心能养道,平淡之心养五脏,舒畅之心能养形,中正之心能养拳,坚韧之心能养志。

  二得中,即行拳练功,推手较技,处世待人皆要致中达和,心诚中和,身形中正,不偏不倚,阴阳平衡,不顶不丢,刚柔参半,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行于中,转于中,开于中,合于中,伏于中,发于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得其中和之道而养之。

  太极拳得以成行是结合阴阳之说,使人体的阴阳保持平衡,练习太极拳最重要就是保持心静,在这繁华的尘世里,练习太极拳得以修身养性。

  如:后天之精满则溢,若耗损过度,则先天元精受损;逆运者练精化气,使精液上升练化为气血还原于身则为养。如:心为离火,肾为坎水,火性炎上,水性就下,若心肾不交,久之会伤;逆运者意守丹田,使神下行,气沉足底,引火归源,以水济火,心肾相交则为养。

  如:人习惯用后天拙力,大力胜小力,手快打手慢;而太极拳主张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逆运者以先天混元气发动肢体运动,劲由内换,力从人借,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修炼太极拳功,不懂逆运之理,就不会练,不会养。

  第三要懂怎样练为养,怎样练会伤

  如:静练为养,急练会伤;慢练为养,快练会伤;放松练为养,紧张练会伤;用意练为养,用力练会伤;中和大方练为养,心存打人念会伤;敛神聚气练为养,片面发劲跑气会伤;练拳似休息为养。

  疲劳身心练会伤;练拳似行气为养,努气练会伤;推手善柔化松放者为养,顶力相抗不善运化者会伤。 会练懂养既可却病延年,使精气神三宝亏者复原,圆者更圆;又能增长功力,使自身混元太极体的气能、电能、磁能不断增强,形成威慑力,出神入化,功夫攀入大成。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一、强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练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机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取得相对平衡。心神安定,可使思维敏捷,语言流利。

  心气运行流畅,更能发挥其统辖血液循环的功能,减少和消除体内瘀血。血液通畅充盈,面色自然红润。

  二、养肝

  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情绪安宁,以意行气,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生气盎然,可使肝气舒和条达,从而肝体得养,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横逆克土。练拳时以意运气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

  眼神贯注动作,动作圆活连贯,对养肝明目、舒筋活络大有好处。可见,太极拳对于“护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是有必要经常练习的。

  三、健脾

  练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内脏加强蠕动,好比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心情舒畅,饮食自然香甜。

  化源增加,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光泽,四肢强健灵活。脾气旺盛,营血充盈,统血功能亦必正常。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教程 经常做这事延缓衰老数十年


  太极拳对人体起着巨大的保健功效,太极拳的好处被很多人接受,太极

太极拳教程 做此动作让你身强体壮生龙活虎


  习拳者都知道太极拳的特点中注重内劲,太极拳教学中很注重太极拳内

太极拳教程 做这两套运动是中老年救命良药


  太极拳的好处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欢迎,也掀起了太极拳的风潮。小编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如何做到沾连粘随核心技巧

  太极拳教学中经常会提及粘连沾,可是究竟如何做才能做到沾黏沾呢?小编今天就教你如何做,太极拳教

太极拳预告片 阴阳五行学说是太极拳的基础理论

  太极拳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练习太极拳的理论大家是否真实过呢?太极拳教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下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