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用神用气中领悟精华
2015-10-08 15:17:36

  太极拳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传承,太极拳是古代人民总结的精华,因此,练习太极拳的同时需要我们去领悟其精髓所在。太极拳的特点很多,太极拳的好处更是数不胜数,那么究竟如何在用神用气中领悟,下面跟着太极拳预告片学习一下吧!

  太极拳“用神用气”悟中求

  许多人在初学太极拳时并不能体会到太极拳的精髓,更不能领悟到太极拳的正真含义,因此,许多初学者在练拳时走上了误区。

  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

  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练功进,如何虚无的气势,如何才有松软沉稳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劲,如何才能有绵绵不断的味道。

  在练拳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例如,怎样能够用意不用力,如何中正保持身体平衡,如何用心意去控制身体极其周身呢?这些都是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平时要在出动时,心里应如何作想,如何形态,如何神气,如何出手若无所为而又有包罗万象无所不为之气势,这也是很要紧的。

  假若是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个主观的定见,那就恐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流于外功之明劲,成了多着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

  在练拳时,稳静安舒,心神泰然,反听观内以审身心之合,这才是练太极拳功夫的态度,否则虽表面似太极拳,实则非太极拳功夫也。

  太极拳的神韵的修炼

太极拳的神韵的修炼

  (一)讲气势

  在练拳时要注意气势,首先要求身正势圆,身体要中正,保持平衡,不要出现倾斜,拳法要圆润,保证在圆内出拳。

  所有动作都要做到非圆即弧,纵看立体螺旋,横看环环相套,胸腰运化,如龙似蛇。气势磅礴,做到凝重而舒展,严谨而潇洒。

  (二)讲襄情

  神态自然,从容不迫,情绪安逸。表情实际上就是一种心态的外露。如打掌时怒目、皱眉、张口、紧闭口、吐舌、紧张、慌张、呆相、低头都是不自然的心态。

  打拳时抛弃恶性兴奋,换来良性兴奋,尽量做到情绪好时打拳,打拳又换来好情绪,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打太极拳,需要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犹如看淡一切,不为世俗所动。

  (三)讲节奏

  节奏,就是打拳的韵律。音乐有韵律、舞蹈有韵律,打拳也有韵律。有快有慢,快慢相间,一般是蓄劲慢,发劲快;有蓄有发,蓄发相连;有开有合,开合相寓;有卷有放,卷放相接;忽引忽进,引进交替;有升有沉,升沉皆走螺旋。

  行功如波涛滚滚,以显示太极劲力的旋律。这样打拳既有节奏又不累,即所谓有氧代谢.拳毕,呼吸正常,汗流而不气喘。

  (四)讲眼神

  眼神是精气神的窗口。我们这套拳,要求眼睛以视敌人为主,兼顾左右。眼睛炯炯有神、神采奕奕。头不可低、不可仰,不可扭脖子。头随身动,眼光四射,或以正视,或以余光扫视,兼顾左右。

  眼光既要机警,又不怒视,以显示神态之自然从容和大方庄重。

  (五)讲韵味

  什么韵味,即“太扳味”,即太板阴阳哲理体现出来的韵味。既反映在拳上,又反映在神态上。通过拳的哲理来悟人生的哲理,“练拳、练体、练人格”。 打拳联想到做人的道理,联想到为人处事;为人处事又要联想拳中的哲理。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
  •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吴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内功技击法的功效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究竟如何用意才有效
  •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中老年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功夫中养的主要核心运用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牛顿力学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力学在太极拳中有广泛的应用,太极拳的练习离不了力学的研究。太极拳的好处是保持身体平衡,因此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吴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

  推手是很多习拳者练到一定程度都追求的目标,推手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境界。也是太极拳的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氏太极拳推手的秘诀

  推手对于习拳者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推手是检验太极拳练习的一个境界。太极拳的特点是循序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内功技击法的功效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很多习拳者都捉摸不透的,陈氏太极拳的内功技击是陈氏太极拳的特色之一。小编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究竟如何用意才有效

  意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意是习拳者都很注重的步骤。练习太极拳最重要的就是用意出拳,用意就是要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