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杨式太极拳 饭后一小时做这事促消化治百病
吕振霞 2016-01-04 15:16:00

  随着娱乐项目的增多,很多人不爱运动,也没有时间运动。导致饭后容易积食,肠胃消化不好,继而容易引起癌变。因此,保健工作一定要做好,太极拳的特点符合肠胃蠕动规律。太极拳教程有详细讲解,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杨式太极拳。

  饭后一小时练杨式太极拳加快肠道蠕动,防治百病

  饭后运动对肠道非常好,但是饭后不能做剧烈运动,杨式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促进肠道消化。

  1、练习杨式太极拳,加强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杨式太极拳活动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腰的转动幅度大,对内脏器管起到的按摩作用,带动胃、肠、肝、胆、胰作大幅度转动。

  由于杨式太极拳要求“舒胸实腹,气归丹田”,腹式呼吸和丹田运作,促使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胰淀粉酶的下降速度减慢,保证有良好的胃口,加强消化能力,改善整个消化系统,治疗胃肠方面的慢性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及时送达身体的每个部位,有利于病灶部位的康复,推迟人体的衰老,能达到长命百岁的效果。

  2、练习杨式太极拳,津液助消化

  练习杨式太极拳,要求舌顶上颌,津液频生在舌端,咽津徐徐送入丹田,有助于消化。正如养生秘诀所云: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

  3、练习杨式太极拳,改善吸收与输转功能

练习杨式太极拳,改善吸收与输转功能

  由于练习杨式太极拳使血液流畅、循环加强,各脏器的供血增加,同时由于腹式呼吸可使腹腔内各脏器受柔和、持久而有节律的按摩,肠管的蠕动亦因腹压改变的按摩作用和局部微循环增加而加强,吸收与输转功能也会大大改善。

  吸收得好,同化与异化作用正常,相应也加强了各脏器的活动功能和机体的生命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肠道是身体疾病的根源,想要健康,首先就要解决肠胃问题。杨式太极拳符合肠胃蠕动规律,破坏癌细胞,对治疗便秘效果更明显。

  练杨式太极拳提高肠胃功能

  1、胃、营养的泉源

  中医有“胃为水谷之海”说法,这里所指的“海”是指善于容纳的意思。胃的基本功能是:“既能容纳,也能消化。胃之腐熟水谷为供给全身营养的泉源”,“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2、脾胃、后天之本

  中医往往把胃和肾脏的功能相提并论,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虽然人身禀先天之肾气而能生长发育,然而肾所以能够担负起这样任务,主要还需要依靠后天水谷之气的不断供给养料,也即是水谷之精气。

  胃是人生命能量的来源,胃不好全身系统功能都跟着衰退,所以养胃是一项重要任务。

  水谷之气的供给,首先要经过腐熟的阶段,而腐熟水谷正是胃的功能,水谷必须经过胃的作用,五脏六腑才能得到水谷之精气的充养来维持其生理活动,所以胃是五脏六腑供给营养的仓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论练习太极拳需要注意七个细节

  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练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符合生命活动规律,因

太极拳预告片 练太极拳加强骨骼和肌肉的弹性

  随着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要求越来越高。太极拳的好处问世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学习太极拳教程

武当太极拳 常做这动作调节气血一生无大病


  血亏是现代人常见现象,血亏会导致失眠,继而引起内分泌紊乱,加快

太极拳预告片 简析修炼太极拳要体会三悟

  太极拳的特点是缓慢柔和,练太极拳能提高心脑血管功能,那么究竟如何练好太极拳教程呢?小编今天教

每天做这运动抗衰老让你年轻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极拳教程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运动项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