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实战 太极拳技击原则和技击步骤
吕振霞 2016-01-13 14:59:00

  纵观武术历史,太极拳在其中可以说是一枝奇葩,其不仅有神奇的养生功效,还有太极拳实战功能。太极拳的特点众多,主要有阴阳变化、虚实转化,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技击原则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武术便有实战作用,练习太极拳可当做防身的武器,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技击原则。

  一、以静制动

  太极拳之静,乃动中之静,包括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心理之静,指任敌千变万化,我只以镇静应之。惟心静才能辨明敌劲之来龙去脉,我才能乘其虚而攻之。

  在瞬息万变的技击情况下,我应始终保持自身重心的稳定,此即生理之静。在保持自身静的同时,应千方百计地破坏对方心身的平衡,以利我之出击。以逸待劳,劲不虚发,是即以静制动原则。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一动无不动,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通过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二、以柔克刚

  太极拳技击系用随敌劲伸缩而不含抵抗之柔劲,它对任何加于我之力,抱定不顶抗态度,而是予以走化,使之落空,然后引出对方弱点,运用合力的原理发劲,从而收到以柔克刚以小胜大的技击效果。

  以柔克刚之理在于刚劲是有限的,以刚应刚,则力弱者败;柔劲是无限的,敌力无论如何强大,我均以柔劲化之,则敌力于我何用?

  三、以顺避逆

太极拳运动由无数圆圈组成

  太极拳运动由无数圆圈组成,圆运动以逆来顺受技法避免了敌加于我的任何直接打击。因直来之力与我之圆相交,我旋转使力成斜角而分散,减退之程度与斜角之大小成正比,故走化甚省力。

  在实战中,要灵活的运用粘连相随的技巧,将对方套入我方圆圈,缠缚其手足,进退不得。

  太极拳之圆圈运动奥妙无穷,但得之非易。初练时大而笨,缠则小而活,终则有圈之意,无圈之形,出手尚未见其转圈,敌已跌出,盖化与发于剎那间已告完成。

  太极拳技击步骤

  太极拳技击之具体实施有听、化、拿、发四个步骤。但首要做到“沾连粘随不丢顶”,我即可用听、化、拿、发以制敌。听、化、拿、发为太极拳多种内劲中的四种基本内劲,且有密切相互关系。

  听敌之劲准确,化敌之劲才能恰当;拿住敌劲之焦点,也就是取得“我顺人背”的机势之际,我运用发劲,可使敌立仆。化劲走弧线,发劲走直线,力省而功巨,是为太极技击之决胜战略。

  可见太极拳善于后发制人。敌不动,我无从知其虚实,我先用一虚招把敌劲引出,我即化之、发之。若我之化劲不能达到使敌处于背势之境地,则我继续运用引劲、化劲,直至使敌背势时才用发劲,而收全功。

  太极拳内劲之认识

  太极拳强调丝毫不用拙力,着重运用内劲。所谓内劲,就是在练拳中得到的环而无端,周而复始,外柔内刚且富有弹性的劲,这种劲“形不外露,功蕴于内 ”,故称内劲。

  太极用劲,灵捷无形,手到发劲,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只在中敌之剎那发劲,疾如闪电,一发传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正确用劲为太极技击关键。

  太极拳内劲分述如下

  一、沾粘劲

  即不丢之劲。沾粘即粘贴之意,把敌粘住之劲。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浮我随,敌沉我松。初练推手时,手臂知觉不灵,犹如木棍,日久感觉渐趋灵敏,由手臂而肩而胸而背,乃至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学习太极推手的六大技巧

  推手是每个习武者的梦想,很多习武者将太极推手定为自己的目标。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长练太

太极推手 浅谈太极拳辨证技法的运用


  太极拳在我国历史上已有多年的发展,小编今天要与您学习的是太极拳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调和气血的八字要领

  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不健康的饮食,导致现代人出现“城市文明病”。太极拳的好处

养生太极拳 论武术与养生太极拳的关系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但是现在已经进入和平年代,所以现代人将太极

东岳太极拳 浅谈打好太极拳的两个阶段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练习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