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分泌性中耳炎 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左广大 2016-01-15 14:29:00

  中耳炎,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分泌性中耳炎则是中耳炎中的一种,又称之为渗出性中耳炎。那当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分泌性中耳炎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话,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多病发于儿童的一种疾病,那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下面就来看一下吧。

  1、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

  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

  3、耳鸣

  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则会出现耳鸣的症状,并且,当头部运动或者打哈欠的时候,则会在耳内出现气过水声。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一、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1、鼓膜穿刺抽液

  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鼓膜切开术

  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鼓室置管术

  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4次。

  5、咽鼓管吹张

  可采用EARPOPPER 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侧1ml,共3-6次。

  二、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