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的发病原因
王雅蒙 2016-01-16 12:26:00

  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贪食症,而且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贪食行为。神经性贪食症的危害有很多,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因,以及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先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为什么会得神经性贪食症?来看一下吧!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BN),又名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取防止增重的不适当的补偿性行为,如禁食、过度运动、诱导呕吐、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代谢加速药物等,这些行为与其对自身体重和体形的过度和不客观的评价有关。

  神经性贪食症的发病人群大多是女性,青春期的女性,晚期通常表现为神经性厌食症。其平均年龄是16~18岁。

  在工业化国家,BN的患病率较AN高,年轻女性BN的发病率是3%~6%,女性的终身患病率为2%~4%,男性不超过1%,女性与男性BN的比例约为10∶1。

  BN患者体重正常或轻微超重,30%~80%的BN患者有AN史,有时可有肥胖史。

  病因

  病因BN是一种现代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多数研究认为,BN的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当然,神经性贪食症的形成原因和遗传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或者说,遗传因素是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是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中枢神经递质5-HT和NE被认为与BN发病有关,其中,5-HT不足与BN的关系最为密切。

  BN的发病与心理和人格因素有关,如完美主义、自我概念损害、情感不稳定、冲动控制能力差,对发育和成熟过程适应能力较差,包括对青春期、婚姻、妊娠以及与家庭成员和父母的关系问题、遇到的性问题等,因此,BN可以是处理这些过程中所遇到的应激事件的一种方式。

  BN患者较AN患者更善于交际、更愤怒和更冲动,缺少和AN患者相当的超我控制和自我力量。

  社会文化因素在BN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工业化导致社会能够生产充足的食物,并将之作快食简装处理,这种诱惑与女性“苗条”的审美观之间发生了矛盾。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了男女角色的改变。

  女性对自己体型的关注直接与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关。某些社会观点,如,越苗条的女性就越有魅力,节食、苗条促进成功,使得女性对于自己的体型异常敏感。

  临床表现

  1.心理和行为障碍

  BN的行为特征主要为暴食-清除循环,表现为冲动性暴食行为,缺乏饱食感,伴有失控感。这些行为常与空虚、孤独、挫折感或有诱惑的食物有关。

  BN患者通常在出现罪恶感、极度痛苦或躯体不适如恶心、腹胀、腹痛时终止暴食行为,继之是补偿性排泄行为,以防止体重增加。

  常用的清除行为有用手指抠吐或自发呕吐、过度运动、禁食,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和加速机体代谢的药物如甲状腺激素等。暴食-清除行为可以反复循环。暴食和补偿性清除行为的秘密性是BN的另一特征,其行为常不被家人和朋友注意。

  此外,BN患者中还常见偷窃食物及酒精滥用、自伤、自杀企图等冲动行为。

  BN和其他精神障碍关系密切,可合并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特别是酒精和兴奋剂滥用,BN患者人格障碍的共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边缘性、反社会性、表演性和自恋性人格障碍。

  2.躯体障碍

  BN的躯体障碍可表现为开始轻微或一过性症状如疲乏、腹胀和便秘等,发展到慢性的、甚至威胁生命的障碍如低钾血症、肾脏功能和心功能损害等。暴食行为可导致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以恶心、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和体重增加较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急性胃破裂较为少见。

  BN患者最常用的补偿性清除行为是自我诱导呕吐,可引起一系列严重躯体不适或躯体疾病:胃酸反流导致牙齿腐蚀或溃疡、食管与咽部损害。反复的呕吐可致腮腺和唾液腺肿胀、腮腺炎。

  自我诱导呕吐时,手指和牙齿及口腔黏膜摩擦或刺激可引起口或手损伤。频繁的呕吐导致K+、Cl-、H+丢失过多,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或肾脏损害。此外,继发性代谢紊乱还可表现为疲乏无力、抽搐和癫痫发作等。BN的常见躯体合并症还有泻药依赖、慢性胰腺炎等。

  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且患者屈从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食物的贪食发作。

  2.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①自我诱发呕吐。②滥用泻药。③间歇禁食。④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

  3.常有病理性怕胖。

  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两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

  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

  有时本症可继发于抑郁症,导致诊断困难或在必要时需并列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性厌食

  如果暴食和清除行为单单发生在神经性厌食发作阶段,就不能下神经性贪食的诊断。在该情况下诊断为神经性厌食,暴食-清除型。

  2.神经系统疾病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或综合征,如癫痫等位性发作、中枢神经系统肿瘤、Klüver-Bucy综合征、Kleine-Levin综合征等,也有发作性暴食等表现,通过神经系统体检和相应的检查可进行鉴别。

  综合征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不太可能引起鉴别诊断问题。神经性贪食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而综合症男性多于女性。

  3.重性抑郁症

  患者可出现过量饮食,但没有为减轻体重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催吐、导泻等,故与神经性贫食症不同。

  4.精神分裂症

  该症患者可继发暴食行为,患者对此视之默然,无任何控制体重的行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20151029饮食养生汇:贾凯讲贪食症的症状

  有的人患有贪食症,经常吃东西就会停不下来,一般贪食症的患者都会变得非常的肥胖,所以一定要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