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预告片 分析内功太极拳和肢体太极拳
2016-02-15 15:44:08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练习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坚持练习能祛病延年。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非常多,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内功太极拳和肢体太极拳的区别,下面我们随着太极拳预告片学习一下吧!

  分析内功太极拳和肢体太极拳

  修炼太极拳首先要分析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区分内功太极拳和肢体太极拳,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练出真正的功夫。

  (一)从思维方法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教者与练者思维方法均走"恢复本能"之路。把明理摆在首要位置,强调理正才能路直,好种苗,才能出好材、结好果。

  因此,不惜时间、精力,千方百计地从明白根本拳理,体验精神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主宰地位入手,遵循静极生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皇极之规律,体悟太极拳内感外应所产生的动与静的自然演化规律。整个习练过程都在明明白白的拳理指导下进行,在根本上下功夫。

  太极拳不仅注重外在修炼,更注重内功修炼,每位习武者若是不能保持内外协调,将得不偿失。

  肢体太极拳教者与练者的思维方法均走"塑造形象、功能"之路。从学固定动作、套路入手,经过一定的时间练习;悟性极好、慧根深厚的极少数人才能在漫长的探索中偶然进行的层次。

  若不遇明师点拨,几乎永远无法悟入的层次。整个习练过程都缺乏透彻明了的拳理作指导,徒在形式上下功夫。

  (二)从心理状态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习练者明理后,没有任何思想意识的束缚,实炼中自觉、自主、自由、自然,便于领悟精神主宰和一切顺应自然的内涵,恢复天赋的本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易出高层次人才。

  肢体太极拳练习者像葫芦画瓢,思想保守,内外不协调,很难入静,在练习中不能自主,更谈不上自由、放松。

  身心被固定的套路模式所束缚,压制了习练者的天赋本能,容易把习练者培训成没有自主权"机器人"。这是社会上一般太极拳慢出人才、少出人才、难出高层次人才的致命伤。

  (三)从动作来源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所有动作均是自生的

  内功太极拳所有动作均是自生的。由于拳理根达源头,练者以养自我精神筑基,身体动作产生于炼者自身阴阳五行之气的自然运行,随觉而应,身体动、静变化,动作千姿百态,快慢刚柔,升降开合,都根植于清静无为的精神本体,与大自然浑然融合,形神合一。

  肢体太极拳所有动作是学来的。拳理根不达源头,练者的身体动、静变化,动作招式等是向外学来的或用意识导引出来的,不管男女老少、身体状况、功夫深浅,千篇一律用同样的速度做同样的动作,不符合无极生太极、静极生动的原理,形神易于脱节,精神做了动作的奴隶。有为离体,此乃练太极拳之大忌。这就是当今练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有成就者少如凤毛麟角的关键原因。

  (四)从练拳过程消耗精力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整个实炼过程是聚气养神的过程。精神处于自然自在境界,意根归元,不执落于身体内外的任何部分和动作,愈炼愈觉轻松自如,精神饱满,内气充实,舒适得力。若条件允许,一次连续演练数个小时以上也不觉得体劳神疲。

  肢体太极拳除了极少数进入层次的人外,多数人练的仅是身体动作和意识,整个实练过程是散气耗神的过程,精神不自在,特别是那些处于层次的人更是如此。精神执落在动作或气感上,容易导致体累神劳,即使条件允许,一次连续演练不了数个小时。

  (五)从练拳的时间地点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时时处处都可修炼,"行、坐、站、卧、练"不拘形式。

  肢体太极拳需要有整段的时间和一定宽度的场地,习练受时空限制。

  (六)从健身效果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一切顺其自然,内五气本能的协调贯通,利于恢复人体天赋的功能,健身效果极佳,尤其对那些因生活习惯不良和性格、心理因素不顺应自然而造成的慢性疾病有神奇的疗效。

  肢体太极拳因练功者走"塑造之路",不合自然,所以虽有太极拳的形态,健身效果也确比一般的体育锻炼好,但难与内功太极拳的作用相提并论。

  (七)从武术应用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能炼出没有时间差、全方位的神速反应功能和神、意、体浑然合一的整体爆炸力,用于武术有极强的威力。但是,我老师认为:太极拳的武术功能只能用于自卫和化恶息暴。坚决反对、扬弃有意修武术功能及对抗比武。

  肢体太极拳除极少数达到人外,都用意识指挥动作,反应速度有时间差,只能炼出爆发力和弹簧力,大多数人只能炼出身体的局部爆发力。但是,却有少数人好"比功夫"、"比武",把"武"当作修太极拳主要或唯一目的,这是不明"理"的后患,是不合乎时代要求的。

  (八)从社会效果上分析

  内功太极拳由于从精神这一主宰(精神文明的内涵)着手,通过炼功能自然而然地净化心灵,化除不良习气和禀性,能与个人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结合,促进精神文明,利于民族的大团结,益于世界人类的永久和平。

  肢体太极拳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都是做有形有相的固定动作套路,未能触及精神文明内涵,所以虽然要求练功者讲"德",但大多仅停留在武术对抗上讲德,与社会生活脱节,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不大。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怎么练习才有效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的五大特点和练习要领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的中医的原理和本质
  • 太极拳教学预告片 论述太极拳的原理和本质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猫步练习方法及常见问题
  • 太极推手预告片 太极推手要点和初步练习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的五大特点和练习要领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门派众多,但是太极拳的特点大致相同,在练习中要保持中正安舒,周身轻灵。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的中医的原理和本质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古代中医经络学说,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无论男女老少练习太极拳都能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猫步练习方法及常见问题

  习拳者都知道太极拳猫步,太极拳猫步如何练习呢?武氏太极拳对太极猫步做了详细的介绍,太极拳的特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的无极式气功特点及好处

  太极气功是太极拳中的一种,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无论男女老少练太极拳都能各取所需,太极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的健身意义及其养生作用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已经成为养生运动。太极拳的特点柔和缓慢,任何人群都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