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自学教程 太极拳的“三练三调”
吕振霞 2016-02-29 17:26:00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当今人们练习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强身健体,坚持练习可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资料谈及太极拳的三练三调,下面随着太极拳自学教程练习一下吧!

  太极拳的“三练三调”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作为一种疗法,其整体性体现在三练三调上,三练指的是精气神,三调指的是调身、调息、调心。

  “三练三调”是太极拳的三要素,精气神是人身三宝。世上万物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种素性。“精”是人的体物质“气”是人体的能量,神是人体的信息。

  精气神一方面先天受于父母,另一方面后天来自饮食的转化生成和大自然之气的吸取,也得益于自我修练。

  太极拳常讲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身还虚之说,这种说法有多种解读,概括讲就是练精、气、神三个阶段。

  1、练精专指修练肢体,是形体运动,俗称“外练精骨皮”。这是“外功”也叫“命功”(躯体有形之物调之命)。

  2、练气专指修练呼吸,是气血和内脏运动,俗称“内练一口气”。人体之气涵义很广。呼吸之气是其重要方面。

  通过修练外呼吸(肺呼吸)和内呼吸(组织、器官有呼吸),强化人体(血液)同外介的气体交换;促进身体各部位同血液携带的气体交换。同时通过腹式呼吸,强化腹压变换和横膈升降,借以按磨促动横膈上下的脏腑。

  练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练习者在此期间,能感觉到身心放松,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能忘却烦恼,可以缓解大脑压力。

  3、练神专指修练大脑,是神精运动。通过练脑强化脑神经输入、加工、传递、输出信息和发布指令信息统率调控全身的功能。

太极拳要求“意气合一”

  太极拳要求“意气合一”,即练神同练气合而为一,合成“内功”,也叫“性功”(意气心性活动谓之性)。练精的招式动作外显为形,内蕴为劲。就修练“内劲”来说,也属于“内功”。

  太极拳强调“一动无不动”身躯动,内脏动、气血动、神经动,凡是能动的部位都要运动,而且同时运动,“上下相随”“左右相应”、“内外相合”,达到“形神俱备”、“性命双修”,“精气壮、精神旺、神气足,精气神三结合。

  要达到精气神三结合,需要长期功夫。初学者如想同时度过修练精气神“三关”,很难成功。最好是循序渐进,先通过初级阶段的练精筑基,再进到中级阶段的练气,然后进到高级阶段的练神。

  “三练”就要“三调”,就是将姿势体态、呼吸吐纳、心意神魂都调练到符合拳理要求。太极拳最基本的三项原则——“松体”、“固气”、“凝神”亦即“三调”的要领。

  “生命在于运动”,人身各个部位的“生命”也在于运动。“三练三调”正是要全身各个糸统(肢体、心血管、脑神精经络、脏腑等等)、各种器官和组织都同时运动。如果说“练拳就不生病”,“包治百病”,“准能寿至耄耋”,那是夸大其词。

  但是,太极拳“三练三调”整体运动的特性,确实更有利于养生保健益寿延年。就疗疾病而言,全身整体状况好转自能促使局部病变好转,积之日久必有大效。

  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着熟”,即外形阶段

  学习太极拳应先从拳架开始,要求从松静入手。静,即为心静,去除杂念,专心练拳。松,即为意松体松,内外皆松,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肌肤骨节都要松开。初学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僵劲拙力,身上的肌肉、韧带、关节等都很紧,不易放松。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资料 浅谈太极拳中形意五行拳的要领


  太极拳在我国历史上已有多年,其中形意五行拳具有历史性,也是太极

太极拳实战预告片 心静能提高太极拳技击水平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技击功能逐渐削弱。但是如何才能提高技击水平呢?太极

太极推手预告片 太极推手中的平衡心态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太极拳养生已经成为人们练习的重心。但是练习太极拳贵在心

太极拳教程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中的上乘境界

  修炼太极拳是一个境界提升阶段,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我们今天一起探讨一下太极拳

太极拳教学预告片 太极拳的练习要领及特点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修炼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并且能改善易生病体质。很多人跟着太极拳自学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