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科技
【放手让年轻人推动转型巨轮,用新创思维颠覆传统】中信数位转型秘密武器亮相
尤慧 2017-07-01 08:01:17
图片来源:

iThomenrY我酷网

第一眼看到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一字排开,人人一身印着创新、CTBC字样的黑色T恤,上班气氛轻鬆,成员打成一片,但一讲到创新技术、Fintech情报,又立刻眼神发亮,目光锐利了起来。nrY我酷网

你绝对会以为这是一家新创公司,但其实他们是中国信託数位金融处(简称数金处)的伙伴,活泼、年轻是这支团队的标誌。nrY我酷网

这支设立在中国信託内部的非典型团队,正在替中信打一场数位转型的硬仗。「像区块链这类新技术出现时,数金处就是领头羊,带头研究,再推到各个业务单位。」数位金融处副总经理苏美勋指出,中信推动数位转型的策略之一,就是将数金处设置在金控层级。如此,可以将各种数位转型的策略,跨金控地向下延伸到各个子公司当中。nrY我酷网

中信希望从金控高度来推动数位化,进而产生巨大的综效。她举例,现在正夯的区块链,实验室就设立在数金处底下,整合资源,统一地进行研究与实验,数金处的角色就像是R D部门。nrY我酷网

将创新研发精力集中在数金处,就可以省下分散研究区块链的重複成本。而且,最关键的就是,金控直属的数金处,还将成果推展到旗下银行、人寿、证券或是客服等单位,达到一体适用的效果。nrY我酷网

担起中信数位转型的数金处,其团队的特色,不仅是、成员年轻、有活力而已,更重要的是成员来自四面八方,包括新创圈、科技业,甚至是用户体验设计师。「这样才会跳脱银行的思维。」苏美勋表示,这样根本的差异,使得成员在面对各个单位迥异的需求时,可以激发不同的想法。而且金控底下各业务单位的人也会一起加入讨论。部分来自个金、也会有来自企金的伙伴,彼此透过沟通与讨论,来打破由专业筑起的高墙。nrY我酷网

随着数位化冲击金融机构,面对市场上的瞬息万变,数金处为了贴近市场脉动,成员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早会。成员们大量地蒐集市场上的资料,主题包括了竞品、新科技,甚或是国际趋势,都会在早会上分享一轮。nrY我酷网

苏美勋更表示,早会分享主题自由发挥,更不侷限银行、数位金融领域,其他产业的创新案例也是分享重点之一。她说,非金融业的创新,也可能激发成员的想像。透过思考维度的扩展,来激发想法,进而在创新上更有原动力。nrY我酷网

用新科技重新设计客户旅程nrY我酷网

面对Bank 3.0来势汹汹,身为中信数位转型策略舵手的苏美勋观察,以客户为中心(Customer Centric)确实是大部分金融机构聚焦的重点,但她认为,Bank 3.0之后的金融,与传统金融最关键的差异在于,「让原本的服务有一个重新设计的机会。」以客户旅程重新设计来说,透过新科技的导入,让客户在跟银行往来的体验变得更好,就是金融业转型的大方向。nrY我酷网

而要达成数位转型,中信有2策略,首先是「实体通路的转型」,苏美勋指出,不像国外趋势是关闭实体分行,但她观察台湾的现况,则是以实体分行转型为大宗,这也是跟客户使用习惯息息相关。「实体分行开始有很多数位化设备进驻,要延伸客户使用这些金融服务的时间。」她表示,中信也在分行通路中,引进各种自动化设备,并布建iPAD、WiFi的网路环境,再加上虚拟通路的联营,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同时也让客户可以在分行休息时间也能获得金融服务。nrY我酷网

第2个策略则是「客户旅程重新设计」,运用各种数位化方式,重新设计客户从一开始接触中信服务后的用户引导(Onboarding Process)过程,想办法让这个过程更简便。nrY我酷网

像是过去输入表单採用纸本、人工输入的方式,费时又费工。现在的中信开始在后台导入许多自动化设备,例如,客户在线上开户,就能透过光学字元辨识(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技术,会自动带入资料进入表单,来节省客户填写表单的时间。nrY我酷网

苏美勋指出,这些数位化流程的重新设计,涉及银行中后台的改造工程,要花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对客户来说,或许不会有立即见效的感受,但她表示,中信还会持续进行研究与实验。nrY我酷网

nrY我酷网

指静脉提款开启中信生物辨识之路nrY我酷网

以中信推出的指静脉提款服务来说,它让用户不用带卡也可以完成提款。推行之初,不仅要改变内部作业流程,对外还要面对法规的核申问题。在正式对外开放前,还花了半年时间,找来内部员工进行指静脉提款服务的试行,当时约有近千位员工申请,进行封闭式的环境测试,确定指静脉提款是否会造成客户争议与风险。nrY我酷网

内部试行有多项好处,苏美勋就指出,可以先从内部用户得到回馈意见,在服务推出前就可以针对缺点先修正;再则,也可以进行系统压力测试。主管机关看到中信内部试营运报告后,也就同意开放核准让民众使用。nrY我酷网

指静脉提款正式在分行推出果然大获好评,苏美勋指出,现在不只分行有指静脉,连7-11便利商店也主动要求在店内提款机加上指静脉提款功能。「这比我们当时规画的时程还要快。」儘管便利商店不像分行是可控制的环境,不过在用户的一片好评后,中信也积极在便利商店布局。预计年底全台的指静脉ATM会有1千台的规模。nrY我酷网

指静脉提款更可算是亚洲的先锋。不同于日本指静脉大多是做为额外的安全防护机制。例如在大额提款,或是用户要提高提款额度时的多一道安全验证。而中信以指静脉取代卡片的作法则是亚洲首创。nrY我酷网

指静脉是中信投入生物辨识的起点,苏美勋表示,除了指静脉,声纹、虹膜,或是脸部辨识,中信都已展开研究,评估将它们应用在不同金融领域的验证上。她说,生物辨识对客户来说最方便,不需要準备文件来证明自己的身分。「中信还建立一个生物辨识的IT平台,未来就可以导入不同的生物辨识技术」,并遵循FIDO联盟(Fast IDentity Online)所推出的验证标準,来推行与扩大生物辨识的採用。nrY我酷网

数金处扮演IT建筑师,导入敏捷开发nrY我酷网

然而,数位金融势必会运用大量的IT技术,数金处创新二部协理郭明瓒就解释了数金处与IT部门的合作关係。nrY我酷网

他指出,数金处像是建筑师的角色,将设计图勾勒出来,并且跟派驻在数金处的IT团队一起把建筑结构、架构方法设计出来。再採用自行开发或委外建置等兼具方式,把建筑图转化成营造图,完成系统的建置与落实。nrY我酷网

郭明瓒表示,系统建置完成后,需要优化的部份,也会再回到数金处的IT团队中进行,一直到系统成熟后,再交给执行系统的部门去运行。nrY我酷网

「这几年我们也开始採用敏捷式开发的模式进行。」郭明瓒表示,因应市场的变化,开发方式也要做改变,他更透露,建筑设计图跟师傅盖的工法不能落差太大,因此企画人员也要具备IT的思维。而敏捷式开发就是将IT也纳入开发的第一线。nrY我酷网

此外,中信在敏捷开发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去年开始导入敏捷开发时,是彻底地从零开始,连从招募人员时就开始挑选合适的人才。郭明瓒表示,导入敏捷,得在流程配套、工具、人员心态以及开发方法论上都要进行改革。现在,数金处所有的创新研发都採用敏捷开发来进行,甚至数金处敏捷开发经验,也开始扩展到中信其他部门,成了传统开发方法外的新选择。nrY我酷网

中信区块链实验室的负责人李约以区块链研发来举例,还处于发展中的区块链技术,几乎是每个月都会有小改版,不论是技术底层或是商业应用,都还在不断调整当中。「已经不是哪个开发方法比较好的问题,而是非用敏捷式开发不可。」李约强调,若用传统开发方式,要耗时6个月才能完成,届时若有新版软体可以达成一样的效果,团队过去6个月的辛苦就白费了。nrY我酷网

导入敏捷后,也让数金数团队更像具备了新创团队的弹性与合作无间。「区块链团队会跟IT人员、业务单位合作,每个礼拜都要了解市场趋势。」如此一来,李约表示,连IT人员也能懂业务,甚至有些服务的需求是IT人员提出的。而业务看到新技术也不抗拒,会开始思考如何应用。nrY我酷网

除此之外,中信数金处也大量倚赖开源资源,例如GitHub的许多开源专案,团队还会使用颇受新创爱戴的Slack来进行沟通讨论。nrY我酷网

nrY我酷网

抢先加入大型区块链联盟R3,寻求国际化战略nrY我酷网

苏美勋透露,中信非常积极在培育年轻人才,像是带头领导「中国信託区块链实验室」的人,就是90后的生力军李约。除此之外,信金的新兴支付及个金的行动网路银行,都是由内部培训出来的年轻储备干部担任部门主管。「当然要靠年轻人这一辈。」苏美勋直言,面对各式新技术,光靠传统的金融人才来推动是很困难的。「数位金融转型的人才跟传统人才还是有点不一样。」儘管公司重要决策是由上而下,但在数金专案推动时,「中信会大力提供年轻人的舞台和机会。」nrY我酷网

面对区块链这种新颖、影响层面又广的技术,不仅仰赖年轻人来推动,苏美勋更是全球性地布局。去年10月份,中信成为台湾第一家加入全球最大区块链联盟R3的成员。同月份,还宣布成立中国信託区块链实验室。nrY我酷网

苏美勋直言,面对区块链这么新的技术,加入R3的好处在于联盟内有很多全球性的实验在进行,「我们必须知道全球金融业在做什么。」她说明,R3的技术人员会提供基础训练,让联盟内的会员银行了解如何用建立区块链的基础建设。而且R3联盟内,跨国性的POC(概念验证)的试验案,中信和其他会员都可以选择加入。了解区块链应用在贸易融资、联贷、衍生性金融商品时的注意事项,提升未来商转的可能性。nrY我酷网

甚至,中信也因此可以看到,区块链在美国冲击到联邦法的判例,或是在欧盟法面临到哪些法规冲突,主管机关的最终判例为何。这些经验回头都可以用来思考,未来将区块链实际应用到台湾环境时,会涉及哪些法令,其他国家的判例结果都可以是参考经验。更重要的是,R3联盟瞄準的是金融领域的应用,李约也表示,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主流的区块链技术,R3聚焦在金融应用,因此在技术上有它不可取代的优势。nrY我酷网

苏美勋表示,加入R3最大的学习就是跟世界的脉动同步,「台湾也有机会跟全球在同一个起跑点上,不要说每次都在追随大家的脚步。」她认为,至少可以在区块链规格之初,中信就能够参与其中。nrY我酷网

中信的野心也不止于R3,李约表示,中信区块链实验室更是每一项区块链主流技术都会深入研究,包含比特币、以太坊(Ethereum)、超级帐本(Hyperledger)、R3联盟的Corda平台等。「每一种的优缺点差异,在不同的业务情境下发挥的效果也不一样,如果不亲自下去尝试,就无法体会差异在哪。」nrY我酷网

2017即将迈入下半年,苏美勋透露,中信在B2B、B2C,以及B2B2C这三个领域都有区块链试行专案,而且已经脱离了研究阶段,迈入内部POC的状态,今年有机会看到具体的成果。同时也会配合R3的进度,陆续配合商转。nrY我酷网

面对新技术的冲击,苏美勋认为,生物辨识、AI以及区块链这三大技术,一旦发展成熟,绝对会翻转现有业务运行的模式。nrY我酷网

「下一波比较大的改革就是理财机器人。」中信在5月下旬也加入理财机器人的战局,推出名为「智动GO」的体验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与AI技术,来帮助客户量身打造投资策略,还会依据市场状况,系统自动调整投资组合。苏美勋表示,理财机器人在今年会非常的竞争,并且可以看到民众对智慧理财服务的接受程度。nrY我酷网

而数位金融处仍会持续进行更多方的尝试,苏美勋坚定地说,中信将利用数位通路来获取更多客户,并且提升客户使用自动化通路的比例。最后则是要透过数位通路来达到满意度的提升,终极目标是创造稳定的收益。她说,要达成这三大指标这不是一蹴可几的事,中信将会以稳扎稳打的实力走到最后。nrY我酷网

?nrY我酷网

中信带队携新创赴以色列夺黑客松首奖nrY我酷网

nrY我酷网

(图片来源/中国信託)nrY我酷网

今年四月份,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办的一场区块链黑客松竞赛,由台湾的新创公司Bitmark夺下首奖。躲在这家新创背后的导师,就是中信金控。nrY我酷网

经过两天一夜不断电的实作角逐,Bitmark是从18个国际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就连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证交所都自己组队参加。中信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李约表示,比赛最后由台湾新创夺冠,「真的蛮厉害的!」他说,而中信就像是拳击手场边的教练一样,给予指导。最终,评审团看好Bitmark和3D列印机的结合,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供应链融资,解决订单传输的安全问题,而评为首奖。nrY我酷网

数位金融处创新二部协理郭明瓒回忆比赛过程,团队从鸣枪开跑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动工,而且有各种防弊的配套措施。指导老师全都是业师,而队伍的组成很多元,非常多交换生,来自印度、欧洲的顶尖人物都齐聚一堂。「在那里还和HSBC、Intel及Accenture等公司的区块链负责人共同研讨,彼此激荡交流。」郭明瓒表示。李约也说,在区块链黑客松最大的收穫是跟国际交流后,确认中信在区块链的发展方向与技术成熟度。nrY我酷网

此外,以色列与台湾环境的高度相似性,却能够激荡出各种创新的火花。郭明瓒与李约都表示,以色列的活力、源源不绝创新能量,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nrY我酷网

nrY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广州启动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全球悬赏令奖金逾 1.5 亿美元 [快讯]

央广网广州6月29日消息(记者何伟奇)6月29日,"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日暨2017中国(广州)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机智能、广汽集团、佳都科技、国光电器等12家广东龙头企业代表在会

拓展数位金融版图另辟新路,一银结盟POS业者,合推整合型行动POS装置抢攻O2O新零售业

第一银行为了拓展金融版图,也跨出抢攻新零售市场的第一步。一银和台湾POS机业者宏誌科技去年合资成立的腾云科技,在6月28日正式推出一款整合多种支付型态的All-in-One行动POS机TC-8,以及用来管理支付帐务的云端服务

第三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仪式举行 [快讯]

第三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参赛选手展示公司产品。第三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最终5个参赛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红网长沙11月1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胡芳摄影张玥)今天上午,

中信书店历史推理力作《秦谜》新书分享会 [快讯]

6月11日,北京阅读季夏读重点活动《秦谜》的新书分享会在中信书店·侨福芳草地店举办。《秦谜》作者、秦汉史专家李开元教授和文学鬼才马伯庸亲王,就历史写作的新尝试展开了零距离对谈。活动现场,当代历史写作的两杆

牛津数位新闻研究:过半数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

示意图,与新闻事件无关。 英国牛津大学的路透新闻研究学院(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上周公布了涵盖全球36个国家的数位新闻报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17),显示约有54%的网友以社交媒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