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产经
2020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baidu 2022-03-10 20:31:07
  原标题:2020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 锁国令   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633-1639年先后发布五次。16世纪中叶起,葡、西、荷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从事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幕府的对外政策向锁国政策转变。1616年,江户幕府规定欧洲船只只能在平户、长崎两港停泊交易。1624年,日本拒绝与西班牙通商。日本维持锁国政策达200多年之久,一直到1853年在美国炮舰政策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锁国令对日本起到了双重作用,既巩固了幕府统治,又使日本落后于世界。   2. 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的希波战争中,希腊城邦为反抗波斯侵略而建立的同盟。提洛同盟以雅典为首,包括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200多个城邦,因同盟会议会址和金库设在提洛岛,故称为“提洛同盟”。提洛同盟在初期希腊联军共同反抗波斯侵略的斗争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的作用。但到后期,随着雅典势力强盛,操纵同盟大权,开始侵吞盟金,并强迫盟邦向之纳贡,对同盟各国动辄使用武力施以威胁,同盟沦落为雅典称霸的工具。公元前454年,提洛同盟的金库移至雅典,而同盟会议至此不再召开。公元前404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战败,提洛同盟到此解散。   3. 德川幕府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的幕府(1603-1868年)。又名“江户幕府”。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阪之战中消灭了丰臣氏的残余势力,完成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此时期形成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天皇的权力进一步丧失;等级制度严格;儒学特别是理学,受到幕府的赏识和推崇,成为维护幕藩体制的官学;对外实行锁国政策。1868年被推翻。   4. 阿兹特克文明   印第安阿兹特克人以墨西哥为中心创造的文化。14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定居于墨西哥中部谷地。后不断扩张,于16世纪初形成东达墨西哥湾、西抵太平洋的庞大国家。1521年被科尔特斯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灭亡。阿兹特克文化吸收了玛雅文化等各种印第安人文化的成就,农业发达,金属冶炼和制作技艺精良,建筑宏伟,使用象形文字,有精确的历法系统。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坏。   5.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为获取高额利润,由多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控股、持股等形式建立的组织。垄断组织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垄断程度不同,垄断组织分多种形式。短期价格协定是最简单的垄断形式,参加协定的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要遵守协定的销售价格。   6. 吉尔伽美什史诗   古苏美尔-巴比伦时期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起源于苏美尔时代,至古巴比伦时代编定成书。史诗讲述了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最初施行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历经艰辛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耻的谨饬之君。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等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现存的版本是亚述帝国时期的抄本。   7. 静坐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的奇怪现象。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按同年5月签订的《法波协定》以及英法对波兰的保证,英法应对波兰进行军事支援。英法虽被迫对德宣战,但并未动用一兵一卒支援波兰,坐视波兰沦陷。从1939年9月到1940年5月,“西线无战事”,这种奇特的现象被称作“静坐战争”“假战争”或“奇怪战争”。静坐战争的出现,是英法对德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二、简答(六选四)   1. 13-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伊斯兰教为国教。1299年突厥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建国。1453年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在此建都,改名伊斯坦布尔。经过不断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帝国内部实施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17世纪中叶国势转衰,19世纪巴尔干半岛各国先后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失败,随后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土耳其本部。1919年国内爆发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废,帝国告终。   14至15世纪,奥斯曼帝国不断的向外扩张与征战,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14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秩序和环境,亚欧商路受阻,当时西欧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诸国被迫积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从而开始了远洋航行和殖民掠夺。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这是欧洲国际关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期内,欧洲大陆的基督教国家结盟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与侵略。   16世纪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奥斯曼帝国在中欧和地中海的扩张及其同法国结盟,加速了查理五世帝国的解体,使16世纪前期欧洲国际关系以法国-西班牙对抗为主的两级均势向多元转变。   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与欧洲各国的战事不断,辖地不断缩小,而此时荷兰、英国的崛起加之传统强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形成多强的局面。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一个迅速强大起来的沙皇俄国出现在奥斯曼的北疆,构成了帝国急速走向衰落的主要政治外因。19世纪,欧洲列强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上早已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特别是西亚、北非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在欧洲列强的支持下,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的地区纷纷独立出来。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受到各列强的激烈争夺,爆发了意大利土耳其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帝国几乎失去了除了本土外的全部领土。   2. 简述埃及和赫梯的争霸   埃及与赫梯的争霸战争,是古代中近东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当时的赫梯也处于其鼎盛时期。双方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较量,使双方的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埃及并未达到恢复亚洲属土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后继者日益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从爱琴海的小亚细亚一带席卷而来的“海上民族”的迁徙浪潮,与利比亚部落的入侵相呼应,日益动摇法老的统治,曾经一度强盛的新王国逐步陷入瓦解之中。赫梯虽然占有叙利亚大部,一度雄视西亚。但与埃及战争后,本来就不甚稳定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动摇,不久即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侵入赫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各臣属国家纷起反抗,赫梯国家迅即崩溃。至公元前8世纪,完全为亚述所灭。   卡迭什战役是埃及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的系列战役之一,公元前1285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领3500辆战车和近4名万战士,与赫梯国王穆瓦塔尔争夺赫梯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卡迭石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3. 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和影响   (一)特点。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   (1)限制以致取消党内民主。(2)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3)总书记个人专权政治模式的建立。权力向苏共的最高领袖个人手中集中,使总书记变成全党的最高领袖和国家的首脑。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三)教训。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 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提前完成,苏联的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顺利完成,以及卫国战争前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和军备的全国总动员,都足以证明这个体制的高效率。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4. 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多存在一千多年的原因分析)   拜占庭帝国史古罗马时代人烟稠密、城市众多、工商业繁盛、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拜占庭的奴隶制经济不像西罗马帝国那样发展,主要劳动者是隶农,奴隶劳动在生产中不占支配地位。一部分奴隶也得分一小块土地,可以独立经营,其他位接近隶农。在埃及、叙利亚和巴尔干半岛还残留着一定数量的自由农民。因而在西方奴隶制大农业发生危机时,对东罗马冲击不大,这里不仅见不到危机,甚至经济还有所发展。   拜占庭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西罗马出现奴隶制经济危机时,东方城市不仅没有衰落和萧条,而且还相当繁荣。由于拜占庭的手工业中奴隶劳动与自由小生产者劳动并存,较少受奴隶制生产危机的影响,手工业生产能够在4到6世纪保持稳定和发展,各种手工业品行销国内外。   拜占庭的国内外相当发达。它不仅有国内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做基础,而且拜占庭和其他国家商人奔走于欧亚各地,运销东方和西方各种商品。中国的丝绸、印度的香料、埃及的粮食和纸草、叙利亚的织物和刺绣、斯拉夫的毛皮和蜂蜡等各种商品,都经过君士坦丁堡和其他拜占庭大城市再转至欧亚各地。   拜占庭有稳定的工农业生产做基础,又有繁荣的国内外贸易,使国家的财政来源有了保障,增强了国家的实力。在蛮族入侵的社会大动荡时期,仍然保存了有效统治的帝国政府和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拜占庭皇帝严格控制教会,打击异端教派的传播,按照古罗马的法律继续征收苛捐杂税,对其所辖领土进行严密统治,因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又继续存在了近千年。   5. 1861农奴制改革内容和影响   ?实质:封建地主阶级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   (1)根本: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济: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君主专制,固守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最终使沙皇亚历山大认识到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自我改革。   (4)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5)直接: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使沙皇的统治陷入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主要内容:   (1)经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①规定农奴在法律、政治上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能够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③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④农民在赎买之前,仍要为地主交租税、服劳役;⑤设立了村社和乡组织,严格监督和控制农民。   (2)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3)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历史意义:   (1)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千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局限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①不彻底性:这次改革实际上时一个妥协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仍需交纳高额赎金,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掠夺。③欺骗性:农民虽不受地主支配,但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   三、论述(四选二)   1. 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   公元前6世纪罗马从一个蕞尔小邦征服整个意大利后,经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一系列对外征战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罗马经历了一系列激烈的社会斗争,进而向帝国转变,其中有着深刻原因。这是一个罗马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中国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   (一)阶级矛盾和斗争。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奴隶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奴隶的反抗,导致了西西里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等,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加速了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制的转变过程。   (二)经济基础被破坏。罗马的共和政体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邦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当大量使用奴隶,奴隶制充分发展,地产日益集中于人数不多的大土地所有者手中时,小农经济瓦解了,城邦的经济基础随之崩溃。   (三)奴隶主内部矛盾尖锐。由于海外扩张及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小土地所有者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矛盾尖锐;罗马社会新兴的奴隶主阶层——骑士产生,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实权,仅能担任保民官之类的军职,骑士阶层和元老院之间矛盾尖锐。   (四)连绵的征战给罗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土地和奴隶,使得罗马奴隶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罗马阶级关系日益复杂,以及奴隶与奴隶主阶级之间、小土地所有者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罗马及同盟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统治阶级内部元老和骑士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的矛盾导致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罗马经历了一系列激烈的动荡,事实上这一系列的动荡造成了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我国史学界关于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近年来, 也有学者提出一些新观点和看法,例如从道德的沦丧和价值的变化、罗马共和国贪污腐化、贫富分化等角度来解读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原因。   2. 宗教改革为何最先在德国爆发,以及其历史影响。   (一)背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由来已久,罗马教廷对德意志在政治上的干预、 在经济上的搜刮,引起德意志各阶层的不满。教皇利奥十世借口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派特使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遂引发这场运动。   (二)历程。(1)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派人到德国出卖赎罪券,得到全国响应,成为宗教改革的信号。后来他又相继提出“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力,主张没收天主教会地产,建立“廉价教会”,建立脱离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等主张。(2)在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下,发生了 1522年骑士暴动和1524年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国农民战争失败后,宗教改革继续进行,并创立了路德派新教。(3)1530年,在路德指导下由梅兰希顿等起草的《奥格斯堡信纲》提交奥格斯堡帝国会议讨论,《信纲》重申“因信称义”和反对教皇最高权威的立场。《信纲》虽未被会议接受,但以德文和拉丁文版公布于众,成为新教路德宗的信仰纲领。(4)1531年,新教诸侯结成施马尔卡尔登同盟,迫使查理五世签订《纽伦堡和约》(1532年7月),予新教以宽容。此后新教势力迅速扩大。(5)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达成,决定结束教派之间的战争,承认新教路德宗的合法地位,各邦诸侯可决定本人及本邦居民的宗教信仰,但不承认其他新教教派。至此,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以路德宗取得合法地位而告终。   宗教改革的影响是:发生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欧洲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天主教一统的局面,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使人们在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上发 生了重大变化,砸碎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使人的个性得到了较高程度的解放,从而使人焕发了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在宗教改革比较彻底的国家,其经济、政治、文 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为西方向近代化文明的过渡奠定了思想基础。   3.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内容和影响   (一)内容。(1)政治领域世俗化改革的核心是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实行政教分离,建立现代政治与法律体系。政治与宗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1924年3月,土耳其政府撤销了宗教基金事务部,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和立法权。4月20日,正式颁布了土耳其共和国宪法。法制改革将世俗化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世俗化的规范调节着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现代化、世俗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维持与推动机制。(2)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是世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1924年,大国民议会颁布教育世俗化、现代化法令,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土耳其民族意识的教育。(3)文化领域的世俗化改革以改造宗教精神,培养理性化、现代化的民族精神为基本目标。1928年11月3日,大国民议会公布了文字改革方案,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并决定于1929年元月开始实行。1932年,土耳其语协会成立。(4)经济领域的世俗化改革是围绕着发展民族工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进行的。(5)社会生活方面的世俗化改革主要表现为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现代生活方式。1925年,土耳其政府决定废除旧历,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在解放妇女方面,凯末尔政府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在教育、就业、选举、婚姻等方面给予妇女以平等权利。政府建立了女子学校,培养妇女从事工作的技能。1934年6月,大国民议会通过采用姓氏的决定,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   (二)影响。   (1)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青年土耳其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凯末尔革命后,把君主立宪制变为共和政体,废黜了素丹制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3)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4)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一、名词解释   1. 锁国令   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633-1639年先后发布五次。16世纪中叶起,葡、西、荷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从事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幕府的对外政策向锁国政策转变。1616年,江户幕府规定欧洲船只只能在平户、长崎两港停泊交易。1624年,日本拒绝与西班牙通商。日本维持锁国政策达200多年之久,一直到1853年在美国炮舰政策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锁国令对日本起到了双重作用,既巩固了幕府统治,又使日本落后于世界。   2. 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的希波战争中,希腊城邦为反抗波斯侵略而建立的同盟。提洛同盟以雅典为首,包括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200多个城邦,因同盟会议会址和金库设在提洛岛,故称为“提洛同盟”。提洛同盟在初期希腊联军共同反抗波斯侵略的斗争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的作用。但到后期,随着雅典势力强盛,操纵同盟大权,开始侵吞盟金,并强迫盟邦向之纳贡,对同盟各国动辄使用武力施以威胁,同盟沦落为雅典称霸的工具。公元前454年,提洛同盟的金库移至雅典,而同盟会议至此不再召开。公元前404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战败,提洛同盟到此解散。   3. 德川幕府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的幕府(1603-1868年)。又名“江户幕府”。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阪之战中消灭了丰臣氏的残余势力,完成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此时期形成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天皇的权力进一步丧失;等级制度严格;儒学特别是理学,受到幕府的赏识和推崇,成为维护幕藩体制的官学;对外实行锁国政策。1868年被推翻。   4. 阿兹特克文明   印第安阿兹特克人以墨西哥为中心创造的文化。14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定居于墨西哥中部谷地。后不断扩张,于16世纪初形成东达墨西哥湾、西抵太平洋的庞大国家。1521年被科尔特斯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灭亡。阿兹特克文化吸收了玛雅文化等各种印第安人文化的成就,农业发达,金属冶炼和制作技艺精良,建筑宏伟,使用象形文字,有精确的历法系统。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坏。   5.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为获取高额利润,由多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控股、持股等形式建立的组织。垄断组织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垄断程度不同,垄断组织分多种形式。短期价格协定是最简单的垄断形式,参加协定的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要遵守协定的销售价格。   6. 吉尔伽美什史诗   古苏美尔-巴比伦时期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起源于苏美尔时代,至古巴比伦时代编定成书。史诗讲述了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最初施行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历经艰辛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耻的谨饬之君。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等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现存的版本是亚述帝国时期的抄本。   7. 静坐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的奇怪现象。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按同年5月签订的《法波协定》以及英法对波兰的保证,英法应对波兰进行军事支援。英法虽被迫对德宣战,但并未动用一兵一卒支援波兰,坐视波兰沦陷。从1939年9月到1940年5月,“西线无战事”,这种奇特的现象被称作“静坐战争”“假战争”或“奇怪战争”。静坐战争的出现,是英法对德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二、简答(六选四)   1. 13-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伊斯兰教为国教。1299年突厥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建国。1453年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在此建都,改名伊斯坦布尔。经过不断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帝国内部实施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17世纪中叶国势转衰,19世纪巴尔干半岛各国先后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失败,随后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土耳其本部。1919年国内爆发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废,帝国告终。   14至15世纪,奥斯曼帝国不断的向外扩张与征战,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14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秩序和环境,亚欧商路受阻,当时西欧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诸国被迫积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从而开始了远洋航行和殖民掠夺。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这是欧洲国际关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期内,欧洲大陆的基督教国家结盟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与侵略。   16世纪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奥斯曼帝国在中欧和地中海的扩张及其同法国结盟,加速了查理五世帝国的解体,使16世纪前期欧洲国际关系以法国-西班牙对抗为主的两级均势向多元转变。   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与欧洲各国的战事不断,辖地不断缩小,而此时荷兰、英国的崛起加之传统强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形成多强的局面。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一个迅速强大起来的沙皇俄国出现在奥斯曼的北疆,构成了帝国急速走向衰落的主要政治外因。19世纪,欧洲列强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上早已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特别是西亚、北非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在欧洲列强的支持下,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的地区纷纷独立出来。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受到各列强的激烈争夺,爆发了意大利土耳其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帝国几乎失去了除了本土外的全部领土。   2. 简述埃及和赫梯的争霸   埃及与赫梯的争霸战争,是古代中近东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当时的赫梯也处于其鼎盛时期。双方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较量,使双方的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埃及并未达到恢复亚洲属土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后继者日益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从爱琴海的小亚细亚一带席卷而来的“海上民族”的迁徙浪潮,与利比亚部落的入侵相呼应,日益动摇法老的统治,曾经一度强盛的新王国逐步陷入瓦解之中。赫梯虽然占有叙利亚大部,一度雄视西亚。但与埃及战争后,本来就不甚稳定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动摇,不久即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侵入赫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各臣属国家纷起反抗,赫梯国家迅即崩溃。至公元前8世纪,完全为亚述所灭。   卡迭什战役是埃及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的系列战役之一,公元前1285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领3500辆战车和近4名万战士,与赫梯国王穆瓦塔尔争夺赫梯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卡迭石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3. 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和影响   (一)特点。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   (1)限制以致取消党内民主。(2)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3)总书记个人专权政治模式的建立。权力向苏共的最高领袖个人手中集中,使总书记变成全党的最高领袖和国家的首脑。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三)教训。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 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提前完成,苏联的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顺利完成,以及卫国战争前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和军备的全国总动员,都足以证明这个体制的高效率。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4. 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多存在一千多年的原因分析)   拜占庭帝国史古罗马时代人烟稠密、城市众多、工商业繁盛、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拜占庭的奴隶制经济不像西罗马帝国那样发展,主要劳动者是隶农,奴隶劳动在生产中不占支配地位。一部分奴隶也得分一小块土地,可以独立经营,其他位接近隶农。在埃及、叙利亚和巴尔干半岛还残留着一定数量的自由农民。因而在西方奴隶制大农业发生危机时,对东罗马冲击不大,这里不仅见不到危机,甚至经济还有所发展。   拜占庭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西罗马出现奴隶制经济危机时,东方城市不仅没有衰落和萧条,而且还相当繁荣。由于拜占庭的手工业中奴隶劳动与自由小生产者劳动并存,较少受奴隶制生产危机的影响,手工业生产能够在4到6世纪保持稳定和发展,各种手工业品行销国内外。   拜占庭的国内外相当发达。它不仅有国内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做基础,而且拜占庭和其他国家商人奔走于欧亚各地,运销东方和西方各种商品。中国的丝绸、印度的香料、埃及的粮食和纸草、叙利亚的织物和刺绣、斯拉夫的毛皮和蜂蜡等各种商品,都经过君士坦丁堡和其他拜占庭大城市再转至欧亚各地。   拜占庭有稳定的工农业生产做基础,又有繁荣的国内外贸易,使国家的财政来源有了保障,增强了国家的实力。在蛮族入侵的社会大动荡时期,仍然保存了有效统治的帝国政府和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拜占庭皇帝严格控制教会,打击异端教派的传播,按照古罗马的法律继续征收苛捐杂税,对其所辖领土进行严密统治,因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又继续存在了近千年。   5. 1861农奴制改革内容和影响   ?实质:封建地主阶级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   (1)根本: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济: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君主专制,固守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最终使沙皇亚历山大认识到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自我改革。   (4)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5)直接: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使沙皇的统治陷入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主要内容:   (1)经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①规定农奴在法律、政治上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能够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③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④农民在赎买之前,仍要为地主交租税、服劳役;⑤设立了村社和乡组织,严格监督和控制农民。   (2)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3)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历史意义:   (1)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千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局限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①不彻底性:这次改革实际上时一个妥协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仍需交纳高额赎金,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掠夺。③欺骗性:农民虽不受地主支配,但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   三、论述(四选二)   1. 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   公元前6世纪罗马从一个蕞尔小邦征服整个意大利后,经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一系列对外征战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罗马经历了一系列激烈的社会斗争,进而向帝国转变,其中有着深刻原因。这是一个罗马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中国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   (一)阶级矛盾和斗争。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奴隶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奴隶的反抗,导致了西西里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等,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加速了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制的转变过程。   (二)经济基础被破坏。罗马的共和政体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邦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当大量使用奴隶,奴隶制充分发展,地产日益集中于人数不多的大土地所有者手中时,小农经济瓦解了,城邦的经济基础随之崩溃。   (三)奴隶主内部矛盾尖锐。由于海外扩张及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小土地所有者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矛盾尖锐;罗马社会新兴的奴隶主阶层——骑士产生,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实权,仅能担任保民官之类的军职,骑士阶层和元老院之间矛盾尖锐。   (四)连绵的征战给罗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土地和奴隶,使得罗马奴隶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罗马阶级关系日益复杂,以及奴隶与奴隶主阶级之间、小土地所有者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罗马及同盟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统治阶级内部元老和骑士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的矛盾导致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罗马经历了一系列激烈的动荡,事实上这一系列的动荡造成了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我国史学界关于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近年来, 也有学者提出一些新观点和看法,例如从道德的沦丧和价值的变化、罗马共和国贪污腐化、贫富分化等角度来解读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原因。   2. 宗教改革为何最先在德国爆发,以及其历史影响。   (一)背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由来已久,罗马教廷对德意志在政治上的干预、 在经济上的搜刮,引起德意志各阶层的不满。教皇利奥十世借口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派特使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遂引发这场运动。   (二)历程。(1)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派人到德国出卖赎罪券,得到全国响应,成为宗教改革的信号。后来他又相继提出“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力,主张没收天主教会地产,建立“廉价教会”,建立脱离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等主张。(2)在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下,发生了 1522年骑士暴动和1524年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国农民战争失败后,宗教改革继续进行,并创立了路德派新教。(3)1530年,在路德指导下由梅兰希顿等起草的《奥格斯堡信纲》提交奥格斯堡帝国会议讨论,《信纲》重申“因信称义”和反对教皇最高权威的立场。《信纲》虽未被会议接受,但以德文和拉丁文版公布于众,成为新教路德宗的信仰纲领。(4)1531年,新教诸侯结成施马尔卡尔登同盟,迫使查理五世签订《纽伦堡和约》(1532年7月),予新教以宽容。此后新教势力迅速扩大。(5)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达成,决定结束教派之间的战争,承认新教路德宗的合法地位,各邦诸侯可决定本人及本邦居民的宗教信仰,但不承认其他新教教派。至此,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以路德宗取得合法地位而告终。   宗教改革的影响是:发生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欧洲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天主教一统的局面,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使人们在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上发 生了重大变化,砸碎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使人的个性得到了较高程度的解放,从而使人焕发了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在宗教改革比较彻底的国家,其经济、政治、文 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为西方向近代化文明的过渡奠定了思想基础。   3.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内容和影响   (一)内容。(1)政治领域世俗化改革的核心是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实行政教分离,建立现代政治与法律体系。政治与宗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1924年3月,土耳其政府撤销了宗教基金事务部,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和立法权。4月20日,正式颁布了土耳其共和国宪法。法制改革将世俗化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世俗化的规范调节着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现代化、世俗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维持与推动机制。(2)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是世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1924年,大国民议会颁布教育世俗化、现代化法令,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土耳其民族意识的教育。(3)文化领域的世俗化改革以改造宗教精神,培养理性化、现代化的民族精神为基本目标。1928年11月3日,大国民议会公布了文字改革方案,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并决定于1929年元月开始实行。1932年,土耳其语协会成立。(4)经济领域的世俗化改革是围绕着发展民族工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进行的。(5)社会生活方面的世俗化改革主要表现为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现代生活方式。1925年,土耳其政府决定废除旧历,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在解放妇女方面,凯末尔政府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在教育、就业、选举、婚姻等方面给予妇女以平等权利。政府建立了女子学校,培养妇女从事工作的技能。1934年6月,大国民议会通过采用姓氏的决定,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取消了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   (二)影响。   (1)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青年土耳其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凯末尔革命后,把君主立宪制变为共和政体,废黜了素丹制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3)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4)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