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首获诺贝尔科学奖
等我一一会 2015-10-06 17:47:00


10月5日17:30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YouyouTu)因在发现青蒿素、在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与爱尔兰医学研究者William C.Campbell、日本学者SatoshiŌmura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实现中国科学诺奖零的突破。举国沸腾,但喜悦并不那么简单。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她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彼时,这个在中国公共领域并不知名的老太太在国内有了一个称呼——离诺奖最近的女人。而这一次,屠呦呦真的实现了与诺奖的零距离。

屡获认可,竟是“三无”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诺贝尔医学奖

  上面是网上资料记录的屠呦呦目前获得的部分奖项情况。“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10月5日傍晚,在获悉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委副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钮文异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分享了以上文字。

  “作为咱们国家土生土长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个,这证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个意义特别重大。”

  屠呦呦获奖意味着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首次获得诺贝尔奖认可,实现科学诺奖零突破原本也值得交口称赞,但钮文异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除了喜悦,我们更应该反思。

  事实上,早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国学术界便对中国科学人才的评价体制产生了质疑。拉斯克奖让屠呦呦赚足了眼球,但当媒体将聚光灯打在她身上时,社会各界惊奇地发现,斩获此奖项的这个女科学家与传统的获奖者不同,是位“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无留学经历,更没有院士头衔,由此引发的讨论也曾如火如荼。不过,这些信息因为该奖项社会普遍关注度略低,且赞誉和争议齐飞,最终均湮没在新的关注热潮中。据媒体报道,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诺奖获得者,“三无科学家”,在此时形成巨大反差。那么,是什么使屠呦呦落选?

落选个中缘由

  关于屠呦呦落选院士的理由,香港大学教授金冬燕在2011年就曾撰文做了详细的分析,文中她认为屠呦呦落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 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有一定争议。

  2. 屠无论在北京或各地同行中特别是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中声誉不高,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3. 屠试图通过行政权力施压受到反弹。 

  文中,金冬燕指出上述三点原因导致其无缘院士头衔。不过,她仍在文中表示:“屠对发现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瑕不掩瑜,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并且,金冬燕说,从屠落选可以看出中国院士选举的一个弊端: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有时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如何将焦点放在学术成就方面,将之作为压倒性的评选标准,应是两院今后的努力方向。

  《人民日报》在2011年10月刊发的文章《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曾剑指中国院士选举的弊病,文章以涉嫌学术造假而造举报、检举的两院院士作对比,写道“两院院士的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钮文异教授也认为,当前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不反对发‘SCI’,但绝不能唯‘SCI’。现在的情况是,大家整个围着‘SCI’在转。其实这些年国内的科学家对此已有很大争议,也有很多的反思,但是还没有最终摆脱唯‘SCI’的局面。如何能更好的促使人才迸发出潜质?而不是只图短平快,追求表面上光辉的东西。”钮文异道出自己心中的困惑。

  事实上,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的落选院士并非个例: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当选美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李爱珍……如何建立合理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为更多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坚定其科研信念,激发创新,是屠呦呦教授获诺奖应带给我们,特别是中国科学界的思考。并且,我们看到屠呦呦的成果出现在40多年前,那是条件艰苦的特殊年代。今天,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远胜当时,是不是更有理由涌现土生土长的“屠呦呦”?这是交给中国高等教育的重担。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红茶和细喵的事情过程详解【多图 流量党慎点】

关于红茶那件事很多小伙伴没看懂 现在撕起来了估计也理不出了头绪了开始的事情就是细喵说的定了红茶的jinx

李欣频经典广告文案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勾的鱼。凡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弗洛伊

大学新生参加社团学生会,怎么介绍自己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欢迎来到大学!!!要充实的大学必然要参加各种学生会社团神马的~让小编慢慢道来....

新的城市新的生活环

石川界人X浪川大辅 对谈 ハイキュー”勝者と敗者”场刊翻译

“排球”团队像社团活动!?——首先从石川开始问起吧,最初拿到影山这个角色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石川:最

鹤语二十三段.般若

我做云 你做月亮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这是妈妈给孩子的诗与路过的你们分享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