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澳大利亚发现新甲龙类-盾龙【Kunbarrasaurus】
江氏小盗龙 2015-12-10 10:45:21
敏迷龙复原图,赵闯绘,改图的参考化石就是盾龙的化石
盾龙化石发现地1989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部靠近里士满(Richmond,并非美国南部城市)的一个火车站,人们发现了一具保存状态很好的恐龙化石。这具属于甲龙类的恐龙化石保存的非常完整,其中95%的部分都被保存了下来,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成的甲龙类化石,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发现的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1996年,昆士兰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拉尔夫·莫尔纳(Ralph Molnar)在研究之后认为化石属于敏迷龙(Minmi),而敏迷龙是莫尔纳在1980年根据不完整的化石(仅有5块脊椎骨化石)建立的属。正是由于化石的完整性,今天关于敏迷龙的大部分复原图和复原模型都是以里士满附近发现的那具化石(又称里士满标本)为基础进行重建的。

近期,昆士兰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斯蒂夫·索尔兹伯里(Steve Salisbury)对之前的化石进行了新的分析,他发现里士满标本与敏迷龙存在着差异。经过了系统的对比研究之后,索尔兹伯里将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Peer J.)杂志上。里士满标本的骨骼化石中表现出了足够的差异,因此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新属——耶氏盾龙(Kunbarrasauru ieversi)。盾龙的属名“Kunbarrasauru”来自里士满当地土着居民语言中的“Kunbarra”(意为“盾牌、防护罩”)及拉丁语中的“Sauru”(意为“蜥蜴”),意思是“具有盾牌的蜥蜴”。盾龙的模式种种名“Ieversi”来自伊恩·耶弗斯(IanIevers),他是最早发现里士满标本的人。


为了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团队取得了来自美国丹佛自然与科学博物馆的资料,同时利用昆士兰州班布里奇成人医院中的CT机对盾龙的头骨进行了扫描,结果得到了精细的头骨内部结构。斯蒂夫赞叹道:“里士满标本如此惊人,又如此完整,其每一处解剖学特征都能够很好的进行描述。与之前澳大利亚发现的任何一种恐龙都不同,关于盾龙的研究并不能心急,我们一次只对其身体的一部分进行分析,首先从头骨开始。盾龙、敏迷龙及一些甲龙遗骸的发现显示澳大利亚恐龙动物群中的一些成员是甲龙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北半球的亲戚们并不相同。”

参加盾龙研究的另一位古生物学家,来自美国俄亥俄大学的劳伦斯·威特莫(Lawrence Witmer)说:“CT扫描重建了盾龙的呼吸道,其比之前澳大利亚发现的任何恐龙都要复杂,但是不如北半球发现的甲龙类…内耳相当巨大,不同于以往的恐龙,却更像蜥蜴或乌龟。”

盾龙的嘴巴类似于鹦鹉,这表明它比北美洲和亚洲发现的甲龙类要原始。与后期甲龙类身上的密集骨板相比,盾龙的骨板更少也更小,这同样证明了它的原始性,同时也显示了甲龙类与剑龙类之间的亲缘关系。盾龙的某些特征与英国西南部发现的踝龙(Scelidosaurus)相似,有趣的是两者的化石都发现于海相地层中,说明它们都喜欢生活在沿海地区。

澳大利亚欧泊中心的詹妮·布拉莫尔(Jenni Brammall)认为目前正是澳大利亚恐龙研究的黄金时期,盾龙的发现表明澳大利亚曾经位于冈瓦纳大陆的辐射中心,早期的恐龙已经在这里生存和演化。斯蒂夫赞同道:“我认为我们目前发现的恐龙只是澳大利亚恐龙的冰山一角,澳大利亚的白垩纪恐龙动物群包括有蜥脚类、大盗龙类和甲龙类,其中的盾龙代表了甲龙类的早期辐射,其不同于北半球的甲龙类。”


除了盾龙,敏迷龙只有5块脊椎骨化石。除此之外,人们在昆士兰州找到了甲龙化石的碎片,南澳大利亚州有孤零零的甲龙化石,澳大利亚西北部则保留有甲龙类的脚印。


盾龙

盾龙与敏迷龙相似,属于小型的甲龙类,其体长2米,高0.6米,体重在300千克左右。作为一种甲龙类恐龙,盾龙的身上覆盖着骨质的甲片,不过尾巴上没有甲龙类标志性的骨锤。盾龙生存于距今1亿100万至1亿300万年前,当时其生活的澳大利亚内陆有一片被称为埃罗曼加海(Eromanga Sea)的内陆海,在这里生活着大量的其他恐龙。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文课二十八——《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微博上那些大V一年到底收入多少钱

微博上那些大V一年到底收入多少钱,真的有人会主动给大V们打赏吗?
昨日,微博首次揭露了月均阅读量大于10

接班人 ——太乐了,我不知道原创是谁

近闻有网友建议恢复官员坐轿制度,并列举如下好处:一是低碳环保;二是全国近千万官员,每轿4人抬,可增400

江北新区将建全国第二家质子重离子医院 预计建设3-4年

“江苏凤凰肿瘤医院”项目获批“质子重离子医院”,对大多数人而言,听起来很高大上,却有点陌生。其实,在

空气污染:我们认识里的误区

导语:这是我的一篇文章的节选。我一共写了5个误区,这是其中的两个。如果想看全文的话请购买本周出版的《三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