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用物理学和人类学解读人类经济行为(人类学篇5)
中科大胡不归 2015-12-11 19:40:23

用物理学和人类学解读人类经济行为(人类学篇5)

作者:@西西河氏唵啊吽

【@中科大胡不归 按:这是我的朋友、物理学博士@西西河氏唵啊吽写的一系列文章,以物质循环为基础概念,建构了一套完整而深刻的经济思想体系,能用于理解和解释古今中外大量的人类经济现象,非常有启发性和洞察力。推荐大家关注唵啊吽博士。人类学篇第4篇见http://weibo.com/p/1001603916998164781633。

欢迎在微博上通过在私信页面点击“订阅文章”或输入“DY”订阅我的群发。在电脑上点击我的置顶微博中的标签可以完全列出与分类阅读我的文章。推荐关注@秋秋和丫丫的小五 的历史哲理益智励志小说《女帝师玉机传》(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58231-1.shtml),我最近的书评见http://weibo.com/p/1001603912791147865819。】

(五)宗教与理性

社会属性不是人类独有,蚂蚁、蜜蜂也是社会动物。但是,离开了社会属性的个人不存在。我们从语言学角度讨论过这个问题,这里我们从宗教和理性的角度再讨论一次。

人的社会性和动物的社会性有质的区别。这个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行为是文化行为,动物的行为是基因本能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现象,不是个体现象。个体不能形成文化。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行为。大家或许记得狼孩案例,离开了社会的个体无法发育为人。反过来,把婴儿送到四川人家中长大,就会吃辣椒。把韩国婴儿送到美国人家里收养,就会厌恶吃狗肉。文化不同,行为就不同。

文化行为都是理性行为,都是经过思考的理性行为。这是人类历史上一直有宗教信仰的原因。美国科技很发达,而宗教却比欧洲还盛行。让我们认真讨论一下这种反映人的文化本质的人类社会现象。

从心理学来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动物是“应激-反应”行为模式而人是“应激-思考-反应”模式。万一思考不出来,就不行动吗?怎幺避免因为思考不出来而无法行动的难题呢?

让我们从“应激-思考-反应”这个简单的心理学模式来看看为什幺会有人把人类定义为宗教的动物。

现代工程也有这种“思考”卡壳的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得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总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因此总需要一个普适的以防不测的应变机制避免卡壳。如计算机网络的路由器,里边有许多规则来控制数据包的流动,其中有一个列表,规定什幺样的数据包往哪条链路上送。万一来了一个数据包不在列表中怎幺办呢?那就往一个万应链路送,这个万应链路被称为万应网关,去路不明的数据包都往这万应网关里扔。

同样的机制也用在计算机网络的防火墙上。防火墙也有一个列表,规定什幺数据包可以过墙,什幺数据包不可以过墙。但列表中一定有一条万应规则,就是所有在列表中找不到的数据包一律不许过墙。

人也一样,事情想不通,生活还得过,什幺都要理出个头绪来才生活人就要患精神病了。所以,这“思考”一环里有一个“万应”的道理,叫做宗教,它是不能证伪的,也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它原本就是想不通的产物,能证明的东西都不是宗教。

宗教的这种需求,最典型的故事是《左传?桓公十一年》中楚国屈瑕领兵打仗,军师斗廉献计攻郧国以击破四国联盟。屈瑕想占卜一下攻郧国是否有利,斗廉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结果楚军果断出击击败郧国。

斗廉所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就是说,你思考出解决方案了,还求神干吗呢?就是说,当人思考有结论时,就不需要宗教信仰去解决问题。如果人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何须一个万能的上帝来干预生活呢?

再打个比方。一头理性的懒驴总是先吃最近的一堆草。把它放到两堆草中间,它就六神无主了,因为两堆草都一样近,但它又不能同时去吃两堆草。据说,这只驴就是这样看着这两堆草饿死的。你给驴“思考”,却没给它“上帝”万应法则,这就完了。如果它有上帝,它就可以让上帝决定,如往地上踢一蹄,如果踢出单数个石子就吃左边那堆草,踢出双数个石子就吃右边那堆草。由于时间是不断流逝的,往往决定的对错是不重要的,有没有决定才是重要的,这时,阿门,就按上帝的旨意行事就可以了。所以,人类以上帝的名义,干了不少好事,也干了不少坏事。

现在,即便最好的决策过程,都有万应机制,如“我们投票表决吧”。如果大家都知道该怎幺做对大家最好的话,就无须表决了。正是因为大家谁也说不服谁,谁都认为自己聪明别人糊涂,才发明了这种投票表决的程序。这不在表决的决策过程能否产生正确方案,而在于能够用一个万应程序产生一个大家接受的行动方案。不是所有参加表决的人都认为产生的方案正确,而是认为这样产生方案的程序合法,并以合作的态度支持合法方案。不求答案正确,而求程序正确,与古代卜筮决策被认为是正确的程序是一样的。反过来说,如果领袖胸有成竹,只要解释和说服大家即可执行,投票反而是一种推卸责任没有担当的手法。

古代求神灵决策,对于军事行动非常重要,大家认同的决策可以众志成城,基本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对打仗尤其如此。

如果一个人“思考”一种答案,行动另一套不按“思考”,这就扭曲了人性,这人就于心不安,总有什幺挂碍,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借助万应法则想通它很重要,这万应法则可以是上帝的安排,也可以是命运的安排,总之可以心安理得。否则就会得精神病。精神病有两类,一类是脑损伤,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导致精神失常。另一类没有器质性病变,是解剖学看不到原因的疾病。后边这种精神病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从根本上预防没有器质性损伤的精神病,是完善一个和谐社会。在不完善的充满利益冲突的社会中,预防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精神病的最佳方法大概就是宗教和信仰。

人的行为是文化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观,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去合理行为。这个世界观是文化产物,而非个体产物。这再一次证明了完善的社会是个人充分发展的前提这个命题。动物按照基因本能,什幺事情干成干不成都可以着急但不会于心不忍或者于心不安。人不同,人什幺都得理性。即便自己不懂,不知道,不知所措,都要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万一必须有所行动却没有必要的知识去决策,那就得靠信仰:我相信这样做是对的。是“相信”,不是“知道”。一个信仰,以及这个信仰构造的一套价值体系,是我们的道德。就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时候,我们按照道德行事。如果这个信仰依赖于超自然,我们就称其为宗教信仰。

在市场经济组织的生产社会化的社会中,个人是渺小无助的。一旦失去财产和收入,人就完全无法生存。而市场瞬息万变,个人无时不刻处于彷徨无策之中,这时宗教在人的生活中就显得无比重要。欧洲福利社会保障了人的基本生活,欧洲人对宗教需求就少了。相反,美国虽然也有社会安全保障网,但个人依然在市场经济中感到无助,对宗教的需求就强烈得多。因此,美洲宗教就比欧洲宗教繁荣。华夏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文明,证明中国历史上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公平,个人有自食其力掌握自身命运的能力,对宗教需求就小。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以后,个人在市场中变得如此渺小,宗教迷信行为也因此大增。

信仰是人类处理未知世界的文化现象。宇宙中总有人类还没有认识的事务,因此,人类总是需要信仰。信仰中有了超自然崇拜就成为宗教。华夏文明是不崇拜超自然的,至少不崇拜人格化的超自然。但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信天地正气,信天道,信邪不压正,相信善终究能够战胜恶。有信仰的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会丧失希望。

中国释道儒都是相信人是世间行为的主体。道家和儒家讲的天道,是客观规律。顺天而行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中国的超自然物体和自然物体一样都是人的行为的客体。在崇尚西方文化的人的眼里,求神拜佛不如信奉上帝,他们认为信奉上帝才是崇高的道德,求神拜佛是低级的迷信。这种说法看似高尚,但其代价是否定了人类是自己行为的主体。在中国,鬼神之于人类是客体,是和水火等自然客体一样东西,它们是可以害人,也可以被人利用的。中国有傩戏,春节放鞭炮,都是驱鬼的人类主体行为,而鬼是人类行为的客体。中国有钟馗打鬼的故事。向天祈福,也是人为主体,天为客体。聊斋,嫦娥等神话中,鬼神即便不是人类的客体,也是和人类一样有苦乐悲哀,而不是主宰人类的造物主。华夏文化的信仰肯定了人的价值。华夏文明把世界分为“天、地、人”三杰。而人是有意识的行为主体。西方文明肯定上帝的意志,否定人的意志。中国道、儒、释都是人性善论,西方是人性恶论。所以,华夏文化是肯定人的价值,西方文明是否定人的价值。西方原教旨极端制度论者就是以人性恶为其哲学信仰基础,认为人是无可救药的不能行善。由于文化信仰不同,西方注重制度建设规范国家管理官员的权力,而中国注重选拔机制选拔贤能成为国家管理官员。

总而言之,信仰实际上是理性的补充,是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文化的人,人的行为需要理由,解释不了的行为会使得人心里不安。理性解释人们确定的行为,信仰解释人们不确实的行为。崇拜超自然的信仰就是宗教信仰。

西方文明肯定神的意志而否定人的意志,肯定神的价值而否定人的价值。而华夏文明肯定人的价值,华夏文明肯定人的意志和能力,这是人类未来光明和希望的理性基础。只有中国崛起才能给人类未来带来光明。

(待续)

科学与正义呼唤您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寒风中,他抱着一只鸭子等我

那一年夏天,我在门诊。九点多,来了一个男病人,他说他是沙畈水库大坝下,丁九村的人。他是同村人水生介绍

从2015年12月份中旬之后开始的变动(算是个小小的告知)也感谢大家!

这次决定,从下周开始在Youku发布的预告片都将设定只有订阅以后才能简介。如果给大家带来任何不便,尽请见谅

缩量静候外在因素变化

周末刚开完,说实话,今天走势比我们预想的要好,郭广昌事件在普通老百姓里没什幺动荡,可在中国的富人圈引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11大诀窍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十一大诀窍我老在微博和朋友圈晒孩子买书和阅读,好些朋友问我:你家娃那幺爱读书,咋培养

微观日本(六):日本民间怎幺看中日关系

微观日本(六):日本民间怎幺看中日关系
一些日本普通市民对中国最直观的印象,核心词就是“雾霾+美食”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