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星际大战如何征服华人世界?
许剑虹 2015-12-11 20:10:04
星际大战一到六部曲大海报 从1977年到2005年,乔治.卢卡斯共推出了六部星战电影。(网路照片)

随着【星际大战第七部曲:原力觉醒】(Star Wars Episode VII: The Force Awaken)即将于下星期在全球上映,华人世界也再度颳起了星际大战的风潮。台湾的高宝出版社顺势翻译出版了由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写的《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How Star Wars Conquered the World)一书,向中文世界的读者详细介绍了《星际大战》的历史,还有其对世界流行文化的影响。

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 高宝出版社翻译出版,由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撰写的《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是目前华人世界里最详尽介绍《星际大战》历史的书籍。(高宝提供)

无远弗届的星际大战文化

在台湾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星际大战》所代表的概念可能只是一部,或者是一系列的六部电影,但是对于美国还有在全球各地的所谓星战迷而言,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绝对不是能够用电影、动画、小说、漫画、音乐、玩具与电玩等次世代娱乐观念所可以简单涵盖的。因为许多最狂热的星战迷,也就是俗称的铁粉本身就是众多《星际大战》外传故事的创作者。

由于【星际大战】背后所代表的世界观实在是过于太庞大,整个剧情不可能以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所亲自主导的六部电影简单的交代过去,因此许多的影迷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以外传故事为主题的「延伸宇宙」(Expanded Universe)。这些外传故事,后来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卢卡斯影业(Lucasfilm)的承认,被纳入了故事的主线当中。

对此,就连卢卡斯本人都承认自己其实只负责了《星际大战》系列故事的三分之一而已。根据泰勒一书的纪载,卢卡斯曾经在2008年做出过这样的论点:「在这个《星际大战》电影世界,也就是电影娱乐、电视影剧的部分,我是父亲,我创造了这些,训练了这些人,一一将他们完成。接着我们有了商品授权团体,他们负责游戏、玩具,其他那些东西等等,我称之为儿子。」

提到外传作品们的众多作者与数量更为庞大,遍布于全世界的星战迷们,海纳百川的卢卡斯也没有放弃对外展现自己包容性的机会,做出了以下令人所料想不到的补充说明:「接着又有了第三个团体,也就是『圣灵』,就是部落客与粉丝等等,他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我只要担心父亲的世界就好,儿子和圣灵会走自己的路。」

这些由圣灵们所创造出的外传作品,显然赋予了《星际大战》更多的灵魂与故事。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读书的时候,看完了经典三部曲与前传三部曲后意犹未尽的笔者,消遣无聊的方式就是到学校对面的漫画店去购买由黑马漫画(Dark Horse Comics)出版的一系列外传作品。除了对整个故事的剧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外,笔者对许多国际事务的了解,其实也都是来自于这些漫画。

尤其是当时正值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时刻,故事背景设定在电影第二集与第三集之间的《複製人战争大冒险》(The Clone Wars Adventure),还有《星际大战:共和国》(Star Wars: The Republic)系列漫画,又有许多内容设定是以中东的战争为背景所改编,因此透过这些作品,笔者对现实世界的政治局势与国际战略也有了许多新的灵感与体悟。

然而,身为一个资深的星战迷,笔者在欣赏《星际大战》系列作品时,也遇到过许多其他铁粉所遇到过的问题,那就是大家对以第四集到第六集为主的经典三部曲还有以第一集到第三集为主的前传三部曲各有不同的爱好。儘管最早接触到的《星际大战》系列作品是1997年重製的经典三部曲系列,但是从笔者的年龄层还有阅读《複製人战争》外传作品的喜好来看,我确实是较偏爱前传三部曲。

而根据泰勒在书中的描述,在许多《星际大战》的相关聚会活动中,就常常有年长的经典三部曲影迷对年龄层较低的前传三部曲影迷指指点点,甚至于怒吼咆啸的事情发生。这样的情况,让将第一集到第六集的故事都视为自己孩子的卢卡斯看不过去,要求前传三部曲,也就是三十岁以下的孩子们站出来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力。

当然,星际大战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星际大战第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The Revenge of the Sith)的上映而告终。在这短短的十年内里面,卢卡斯影业又打造了【複製人之战】(The Clone Wars)与【反抗军起义】(Star Wars Rebels)两部动画作品,让《星际大战》系列的作品得以在更年轻的族群中延续下去。

也因此,很多根本没有看过经典三部曲与前传三部曲的小孩子,可能在简介【複製人之战】动画的时候,不知道英勇的複製人士兵最后会举枪射杀自己的绝地武士上级,对于和蔼的共和国议长白卜庭(Sheev Palpatine)才是在幕后操控一切的大反派一事感到震惊无比。或许,这种不同世代的粉丝简介《星际大战》作品时出现的反差,才是卢卡斯与外传作者们愿意不断创作新作品的最大动力。

迪士尼在2012年买下了《星际大战》以后,将除了【複製人之战】之战以外所有的外传故事都从正史中删除,一度让许多铁粉对此感到非常的失望。不过若要是仔细简介【複製人之战】,还有以【複製人之战】为蓝本延伸设计的【反抗军起义】两部被列为正史的作品,我们却不难发现许多原本属于外传作品中的设计被保留了下来。

以原本的六部作品加上【複製人之战】与【反抗军起义】为基础,迪士尼于今年準备推出【星际大战第七部曲:原力觉醒】,并準备在未来继续推出第八与第九部作品,其目的无疑都是希望以大破大立的风格,让整个故事的发展得以继续延续下去。这也正是为什幺在许多部第七集的电视广告上,迪士尼都不断强调一个口号,那就是「每个世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际大战》」。

对于像笔者这样一个只懂得去欣赏《星际大战》作品的铁粉而言,我其实并不在乎经典三部曲还是前传三部曲究竟哪个比较好看,当然我也不会以前辈的身分去教训未来后传三部曲世代的人该怎幺样去当一个《星际大战》的影迷。在我来看,当一个《星际大战》铁粉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抱持一个随时想要拿起玩具光剑来挥舞一下,或者穿着一身华丽帝国风暴兵的衣服上街趴趴走就可以了。

反抗军起义三位女主角 除了曾被质疑忽略亚裔与非裔角色之外,《星际大战》故事最为人攻击之处就是女性角色的缺乏,因此迪士尼刻意在【反抗军起义】中加入了三位女主角。从左到右分别为赏金猎人萨缤(Sabine Wren)、飞行员希娜 仙杜拉(Hera Syndulla)与【複製人】亚苏卡.谭诺(Ashoka Tano)。(网路照片)

为何没有办法在华人世界火红?

然而,身为来自台湾的《星际大战》铁粉,笔者所最关心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于为什幺《星际大战》的故事没有办法长久走红于华人世界?事实上,从【星际大战第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结束,到【星际大战第七部曲:原力觉醒】上映前这超过十年的时间,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星际大战》在台湾得到的关注远远比不上美国、欧洲甚至于日本等先进国家。

即便【複製人之战】与【反抗军起义】两部动画,都曾经先后由卡通频道与迪士尼频道在台湾推出,但是热潮始终还是炒不起来。在美国上演了六季的【複製人之战】,在台湾似乎只上了三季,至于在美国目前已经拨到第二季的【反抗军起义】,在台湾只有拨出一季。当第二季的【反抗军起义】在美国已经拨出一半的时候,台湾连是否会引进的消息都还没有正式公布。

哪怕是随着《星际大战》的热潮,因为【星际大战第七部曲:原力觉醒】的上映而再度席捲台湾,简介【複製人之战】与【反抗军起义】的观众还是不多。由此可见,对于绝大多数的台湾,甚至于整个华人世界的人而言,《星际大战》的意义就只是电影而已,那怕这两部作品是获得迪士尼承认的正传故事,而且与从第二集到第四集的故事之间有密切联繫,也都改变不了这个趋势。

当然,在台湾也是有一群死忠的《星际大战》影迷存在,比方说专门扮演风暴兵的帝国501师台湾驻队,还有专门为客户打造仿真光剑的马可多先生等等。总体而论,台湾的《星际大战》铁粉的年龄层还是偏高,基本上都是以四十岁以上,简介经典三部曲世代者为主。这些人许多对前传三部曲的故事本身就有先天的排斥,更不会放下身段去看以这三集故事为基础改变而成的动画故事。

至于本来有潜力可以发展为【複製人之战】与【反抗军起义】支持者的年轻一代影迷,则基本上已经完全被日本动画或者漫画所攻陷。相较于走可爱「萌系」风格,随处可见大眼美少女的日本动画与漫画,《星际大战》的内容对于年轻世代的台湾影迷而言可能还是太过于深奥。所以《星际大战》在华人年轻族群中的地位,恐怕还远远不如日本《舰队收藏》里的「舰娘」。

《星际大战》在台湾,甚至于整个中文世界所遭遇到的一个最大困境可能还是在于作品里面出现的主要华人角色过于稀少,甚至是完全没有。为了打入华人市场,乔治.卢卡斯曾经邀请大陆女星白灵在【星际大战第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中扮演反抗白卜庭的民主派议员。然而,白灵在《星际大战》里的所有画面,都因为她登上《花花公子》杂誌的封面而被愤怒的卢卡斯下令删除。

过去在拍摄经典三部曲的时代里,大陆还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斗争阶段,卢卡斯并不用去太过度的在乎只有台湾与香港两个小小市场的华人世界,去刻意突出中国人的角色。在经典三部曲里面,不要说亚裔,就连非洲裔美国人出现的频率都不算太高。不过当拍摄前传三部曲的时候,卢卡斯已经开始将港台武侠片中常出现的剑术风格,纳入了绝地与西斯之间的光剑决斗之中。

另外一个《星际大战》比较为人逅病的问题,则是在于主要女性角色太过于稀少。前传三部曲与经典三部曲中,也只有派米.艾米达拉(Padme Amidala)与莉亚.欧嘉纳(Leia Organa)母女分别担纲女主角的任务。除了这两人外,《星际大战》的主线故事中再也没有其他的重要女角。因此,《星际大战》的剧情也常常被批评有白种人大男人主义的倾向。

为了扭转这样的负面形象,卢卡斯影业在製作【複製人之战】的过程中,特别设计了亚苏卡.谭诺这位「托古塔族」(Togruta)的绝地女学徒,以扭转长期累积而来的负面形象。身为由阿纳金.天行者(Anakin Skywalker)所亲手训练的学生,谭诺不只是一位性格坚强又独立的女性,同时身为外星种族的她,本身也没有白种人、黑种人与黄种人谁更为优秀的问题。

迪士尼购买了《星际大战》的版权后,则是更积极的在【反抗军起义】内安排了包括谭诺在内的三个女主角同时出线,好让故事的剧情能够与大男人主义的标籤彻底脱钩。从目前公布的几部第七集预告来看,黛西.莱利(Daisy Ridley)饰演,可能具为路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与莉亚公主后人身分的芮(Rey)也必然将在故事里担当重任。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导演J.J.亚伯拉罕(J. J. Abrams)在第七集的故事里安插华人角色,而他本人或者是未来的其他导演又会不会在第八集与第九集中有这样的安排,但是一个肯定的消息是靠主演【叶问】系列电影走红的香港武打明星甄子丹,将出演背景设在第三集与第四集之间的外传电视影集《星际大战:侠盗一号》(Star Wars: Rouge One)。

出于打入大陆市场的目的,迪士尼甚至还安排了五百名打扮成帝国风暴兵的临时演员攻佔了万里长城居庸关。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发现,迪士尼向华人世界重新推销《星际大战》的企图心十分强烈,这一次,《星际大战》在台湾颳起的旋风,是否能够超越经典与前传三部曲,成为一部真正超越电影的奇蹟,就要看迪士尼对市场掌握的程度,能否超越昔日的卢卡斯影业。

80年代台湾翻译自日本的星战漫画作品 台湾在80年代左右翻译自日本的《星际大战》第五集漫画作品,可以看出当年的政府确实有利用该故事向年轻人置入性行销爱国意识。(摘自Tatooine星际大战网)

可尝试与两岸近代史元素相融合

泰勒的《星际大战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一书,还分析了《星际大战》这一系列让人质疑有大男人主义与白人优越意识的电影,能够打破种族、文化、历史以及语言之间的隔阂,在全世界数度引起风潮的原因:「冒险、刺激、善良对抗邪恶、一个虽然与现在时空完全脱节但所根据的主题和神话大从小异的幻想故事。」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泰勒就描述了《星际大战》在2013年首次以美洲原住民族纳瓦侯语(Navajo language)上映时大获印地安人欢迎的情况。泰勒在询问纳瓦侯部族博物馆(Navajo Nation Museum)馆长曼纽里托.惠勒(Manuelito Wheeler)关于《星际大战》到底有没有给人白人帝国主义征服印地安人的种族主义形象时,对方认为这样的指控根本是无稽之谈。

惠勒刻意将风暴兵与越战时的美军陆战队、白卜庭皇帝与尼克森总统还有在第六集故事中协助反抗军击败帝国的伊沃克族人(Ewok)与越共相提并论,指出《星际大战》根本是一个反对好莱屋与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电影。对于这样的文化,泰勒则尴尬的指出:「这个故事的善良本质足以掩盖那些事实,如今地球上每一个文化不管够不够资格都自认为是反抗军联盟。」

这一段描述,笔者认为非常贴切,因为《星际大战》经典三部曲的故事,能够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被允许在台湾上映,甚至于得到广大影迷认同的原因,必然与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所面临的艰难内外处境有密切的关係。当时的中华民国不仅失去了联合国的席位还有美国、日本等传统盟邦的外交席位,其在岛内的正统地位,也遭遇到所谓党外势力的疯狂挑战。

为了巩固中华民国政府的正当性,并凝聚台澎金马自由地区民众对政府的支持,拨出类似于像《星际大战》这种弱小击败强大,正义战胜邪恶剧情的电影是非常有帮助的。或许以路克.天行者、韩.苏洛(Han Solo)以及莉亚公主为代表的反抗军联盟,真的让退守台湾,渴望从中共手中夺回大陆失土的老一代国民党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共鸣。

假若再把前传三部曲的剧情也加入,我们简直可以发现《星际大战》故事中的许多内容,其实与中华民国成立这一百多来发生的历史事件有高度的雷同性。尤其是银河共和国如何由一个实施民主自由政治制度,统治整个银河系的正统政权萎缩到成为一支小小反抗军的过程,根本上就是描述中华民国当年如何失去大陆统治权的翻版。

当然,如果从统治大陆的中国共产党角度来看,可能帝国这个角色又要由1927年到1949年之间做为执政者的国民政府扮演,靠所谓小米加步枪打天下的他们又更像是经典三部曲里面的反抗军联盟了。或许也因为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未来《星际大战》想要在华人社会里重新凝聚起支持者,本身并不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在于华人社会里面能否出现一批新的「圣灵」,在获得迪士尼的支持下从两岸过去的历史发展与经验中,替《星际大战》创造出更有趣的故事。假若能够做到这一点,未来想要在海峡两岸推广与行销《星际大战》文化者,也就未必一定要等到有正式的电影上映时才能够掀起一阵短暂的热潮而已了。

只有真的让《星际大战》结合并融入华人的历史与文化,卢卡斯在西方世界创造的奇蹟,才有可能可长可久的在台湾、港澳与大陆地区扎根。近年来已经有相当多考据《星际大战》剧情与人类真实历史典故的书籍在欧美上市。或许哪一天,也会有既懂中国历史,又热爱《星际大战》故事的人能够创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出色作品。

(中时电子报)

出版编辑:许剑虹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路克天行者公仔 收藏37年价涨6000倍

收藏家秀出1978年路克天行者公仔。 收藏家秀出1985年「Power of the Force」硬币组。 《STAR WARS:原力

《星际大战》尬《星际迷航》 乡村音乐协会奖开战

《星际迷航》的演员威廉薛特纳打扮成《星际大战》中的帝国风暴兵,令人莞尔。(翻拍自英国每日邮报) 主持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