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郑洪升和韩愈聊天
我爱辉舸 2015-12-13 07:25:40
我和韩愈聊天

——我和家里的名人聊天(25)

郑洪升


我和名人聊天以来,许多名人因长期没人搭理他们,寂寞时间太久了,都有点急不可耐。他们争先恐后地从书柜里走出来与我神聊。只有一个人总往后缩,我请了多少次,他就是不肯下来。你一定想问,此人是谁?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暂不说名,只把他在文章中说过的精辟语言,略举若干,你猜猜他是哪位?

这些话都是在他之前别人没说过的,属于创新,属于独特贡献: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业精于勤,荒于禧;行成于思,毁于随;

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8、少年有相知,衰暮思故友;

9、事业无穷年;

10、落井下石。出类拔萃。虚张声势。伤风败俗。愤世嫉贤。闲居独处。不塞不行,不止不流。圣人无常师。

上述等等,都出自这位大师之手。你猜出他的大名否?

如果没有猜出,我可再提醒一下,此人与我在上篇中聊天的韩信,只差一个字。有人抢答:是韩愈吧?真让你猜对了,就是韩愈。他们俩,一汉一唐,一武一文,都是在历史上留下大脚印的大人物。

韩愈来到我跟前后,我先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给他老人家鞠了一躬,因为这可是孔子、孟子后,人们尊称为韩子的人。好不容易把他请下来了,我得表现出十分尊崇的样子。韩愈与韩信作派大不一样,韩信从武,不太注重小节。韩愈从文,一招一式都合乎礼仪。

我说,韩老先生,听说你20年寒窗,能否简要谈谈你的经历?

韩愈说,我的祖籍是今河南省孟县。我出生刚两个月母亲就病故了。父亲韩仲卿是个七品芝麻官,在我三岁时又故去。常言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我是被哥哥抱回交给我嫂子的。不久,我哥哥韩会也去世了。命苦的我,是我的嫂子抱养大的。对了,郑先生,我的嫂子姓郑,大概五百年前与你是一家。不,两千年前也是一家。

一听此言,我喜出望外,赶紧往自已姓氏上贴金,说:我们姓郑的人中出了郑和、郑成功、郑板桥、郑海霞,最近发现,在浙江金华县历史上有个郑氏大家庭,15代人生活在一起,家教、家规很严,家风远近闻名,先后几百人当过官,无一贪官。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大赞特赞。

韩愈说,我真得感谢我的姓郑的嫂子。没有她,就没有我韩愈。我长兄善写文章,我嫂子也知书达理,她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要求甚严。在我嫂子的指导之下,我七岁左右就能日记数千言了。年龄稍大一些,我便熟读"六经":《诗》《书》《礼》《乐》《春秋》《易》;熟读先秦时期的散文。我最喜欢读司马迁与杨雄等人的文章。我嫂嫂每天给我下达的学习指标,不读完,我就不吃饭,不睡觉。我还养成了一边读书,一边做学习笔记,一边思考的习惯,连走路时我都在想某个问题。我的体会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就要打好学习根基。如同盖房子一样,只有基础深厚牢固,上面的建筑才会高大。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不谦地说,我己通贯古今,才学横溢了。此时我离家出走,去京城长安考进士。



我赶快问:你考的怎幺样,顺利吗?

韩愈说,别提了,初次就考砸了。第二年再考,进士榜上还是没有题名。但我不松劲不悲观,直到25岁时才考上进士。要想当官,还要参加"博学鸿辞科"的考试,我在长安连续考了八九年,在缺吃少穿没固定住所的情况下,我简直成了考试专业户了。这使我知道了,你学得再好,基础打的再扎实,与考试似乎没直接关系。考试是另一门学问。在考试面前我是个笨人。我作过一首小诗,形容我当时的处境: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

古人虽已死,书上有遗词。

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

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期。

我说,历朝历代,实行考试制度,都是在没想出好办法之前,想出的比较好的办法。考试是一种顾多不顾少,顾一般不顾个别的制度。不考,怎幺体现站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不考,那些无权无势的人,怎幺能获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不考,怎幺鼓励青年人发愤图强。但是,考试也确实把一些人的脑子考傻了;把许多人的童年考没了;把有些人的想象力考丢了;把一些人的精神考分裂了;把一些人的身体考垮了;还考出了一些歪门邪道。况且,中状元的人,在历史上留下名的有几多?而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罗贯中;加上你韩愈先生,恰恰都没中过状元。不过上面说的你的这段经历,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动写照。

韩愈说,郑先生你这段话,我以为讲得入木三分。在那首诗面前,我感到惭愧呀,惭愧!

我问韩愈先生,你当年为什幺下那幺大的决心,在文坛大声一呼,响亮提出要"复古"的口号?

韩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早在魏晋时期,文坛领域形式主义的浮夸文风,在诗歌与散文中就漫延起来。发展到南北朝时期,这种极为恶劣的文风更加登峰造极。当时在社会上风行一种骈体文,它的显着特点是,不注重文章的思想性,而追求华丽的词藻,只是在音韵、对仗、运用典故上下动夫,给文学的健康向前发展,带来严重障碍。这种文体一直延续到我生活其中的唐代。我认识到这种文体如不废除,必然影响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率先提出"复古"的口号。所谓"复古",就是要恢复先秦、两汉时期散文的优良传统,而摒弃矫揉造作形式主义的骈体文。我提出写文章,要体现"道""辞"并重;力争做到内容与形式之统一,做到文从字顺,文以鸣道,言之有物,使作品能充分表达自巳的思想。我的这些主张提出后,震撼了整个文坛,鼓舞了作家的勇气。而且我率先示范,带头写新式散文。无论是给皇帝的奏折、给亲友的书信,乃至政论文、小品文、序言和悼词,我都按照先秦散文的文体来写,立即受到善遍欢迎。郑先生你大概注意到了,收进《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共222有篇,而我一人的文章就被收进24篇。我那时大红大紫了起来,在文坛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我的追随者居多。



我说,韩老先生,这点我真注意到了,就个人来说,你的文章收进《古文观止》为头名,苏东坡的文章才收进3篇。还有许多名人的文章,连边也没沾上。这不能不说明,你在整个文坛的影响力,也证明你"复古"囗号的实践意义!

我接着问,你在文坛的崇高地位和拥有了话语权后,最爱干的是什幺事?

韩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在坚持自己创作的同时,最爱扶植新人,鼓吹先进。例如,我任主考官时,我没有因为钟馗长得丑,而忽视了他的奇才,让他得了状元。当德宗皇帝见到状元时说:“此人丑恶异常,如何做得了状元?”我赶快奏道:“皇上,臣观此人诗赋文章,句句琳琅,篇篇锦绣,实为奇才,陛下且不可因人弃才也!臣以为人之优劣,全不在貌。昔日晏婴虽身高不过三尺,却做了齐国的丞相;周昌说话结巴,却是辅佐汉朝的名臣。”皇上听我的申述后,在奸臣的使坏下,皇上仍不同意钟馗做状元。钟旭当即拔剑自剔。死后被被人民群众敬为打鬼的英雄,这就是所谓,为了打鬼借助钟馗的故事吧!

听得我都入了迷,像听神话故事一样。我说,你还鼓吹宣扬过两个大大腕,后来他俩的名气甚至在你之上,是吧?

韩愈说,郑先生你说的是李白和杜甫吧?我说,正是诗仙和诗圣也。

韩愈说,称赞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那是后来的事。他们俩已创作出许多优秀诗篇后,仍默默无闻。当年文坛对李白和杜甫的态度比较冷淡,发行的诗集中,李杜的诗很少入选。在同时代的着名诗人中,竟无人提过他们的名字。杜甫伤心地说:"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直到杜甫去世很长时间了,他的诗也未登大雅之堂,只在江汉之间流行。江东人甚至都不知道有个叫杜甫的人。有人竟评论说,李杜的诗还不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这初唐四杰。更有甚者,有人竟说李白不过是喝醉之后,写点风华雪月;杜甫只能与乡村野老相唱和。李白与杜甫的遭遇,引起我韩愈的不满。我要主持公道,为李杜鸣不平。我想人们所以不尊重李杜,主要是对这两位大师的成就缺乏正面宣传,当然嫉妒者也大有人在。于是我举起宣传李杜的大旗。我在一首诗中写道: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由于我当时在文坛的权威已经确立,说话有份量,达到一呼百应之地,立刻产生了重大效果,人们对李白杜甫的偏见逐渐消失,其正面形象树立起来。一些文人学士也开囗李白、闭囗杜甫了。我觉着,我干了件大好事。我说,这件事你干的太无私、太漂亮、太功德无量了!

我又问韩愈老先生,听说你教了不少学生,你最得意的门生是谁?

韩愈说,孟郊算一个,张籍算一个,贾岛算一个,李贺算一个;另外皇甫提、李翱、李汉、孙樵等也跟着我学写过散文。这都是我的骄傲。尤其是李贺,只活了20几岁,留下的诗,也只有20几篇,但成就很大,评价甚高。所以,人不在年长,诗不在多少,有质则灵。



聊到最后,我说,我本想问问你被贬官之事,但怕引起你的不愉快回忆,就不问了吧!韩愈说,你们粉丝那幺多,对于历史上的这件冤案,我正想通过你告白天下。他说,那件事的经过,简单说是这样的:唐宪宗元和14年,京城长安迷信盛行,有些僧人为了赚钱,就说发现了一块释迦牟尼的仙骨,准备举行隆重的仪式,兴师动众迎接佛骨,皇上还要亲自参加。得知此事后,我极力反对,想阻止这个迷信活动,但没有阻止成功。当迎骨大典举行后,我的奏折呈给皇上,我胆大包天地说:要把此腐朽之骨付之水火,永绝后患!皇上看到我的奏折,龙颜大怒:这个刑部吏郎竟敢反迎佛骨,还咒我短命,真乃可恶!第二天上朝时宪宗皇帝怒气未消,准备杀我。在众臣的一再求情下,贬我去潮州任刺史,并令我立即动身。此时,我女儿重病在身,我只好按照圣旨立即前往潮州赴职,离开妻女独身前往。我的学生张籍备酒在长安城外给我送行。他含泪说,此去行程万里,关山重重,望先生多加保重。我望着张籍,把酒一饮而尽,说:愈虽年过五十,可决不自弃!只要有一息尚存,定要造福于庶民百姓!说罢,我向着潮州的方向而去。司马迁为李陵将军说情,被汉武帝判了宫刑;我为反对迎佛骨,在众臣苦苦哀求之下,才勉强免于死罪,而贬到潮州。在这点上,我比太史公幸运。

听了韩愈的这段泪诉,我心情非常沉重。这是典型的以言治罪。皇帝的嘴就是法律。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确该寿终正寝。

聊到最后,韩愈老先生似乎有话还想说。我说,韩老,你是有大学问之人,有话尽管留下。韩愈拍了下脑袋说: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个时期。但是,这几个时期难以一刀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错,剪不断,理还乱。发展到现阶段,我认为不必绝对地争论这个制度好,那个制度坏,依我从旁仔细观察,我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有社会主义因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有资本主义因素,最为理想。美国发生经济危机时的经验与中国现在的实践,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不要乱折腾,顺应客观发展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韩愈先生,虽然与司马迁一样,只活了57岁,但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非同一般。说完此言,他向我深情地笑了笑,走了。

如您喜欢老夫的文章请赞赏

打赏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开班咯!双桥沟初级攀冰培训班

攀冰介绍攀冰是攀登高山、雪山的必修科目,更是登山运动的基本技能之一。攀冰是一项借助于装备和技术器材

当前的弱平衡等待外力打破

当前的弱平衡等待外力打破1、无论是$上证指数(SH000001)$还是$创业板指(SZ399006)$,近期缩量震荡,验证了上

【周五龙虎榜揭秘】

阿莱格里:尤文vs紫百合永远重要

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03:45,斑马军团将在尤文图斯竞技场迎战来访的紫百合。尤文图斯主教练阿莱格里在赛前的

人民币大贬值,房地产崩盘的导火索已点燃

人民币大贬值,房地产崩盘的导火索已点燃2015-12-13黄生黄生看金融长路漫漫伴我闯林子祥-最动听的...林子祥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