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为何东汉没有产生标准隶书?
杨中涛书法 2015-12-14 09:45:17
问:汉代是隶书兴盛的时代,现在问题来了,为何在东汉时期,没有产生一种所谓的“标准隶书”?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从隶书的发展情况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西汉的隶书,这个时期的隶书,线条多保留了篆书的元素,还不太重视所谓“蚕头雁尾”的用笔变化。二是东汉的隶书,在正式场合书写的隶书,其主要横画已经有了“蚕头雁尾”的特征,撇、捺也具有更多变化,使单字结构变得更为美观。这种姿态很美观的东汉正规隶书,以《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等等为代表。


(图:东汉成熟的隶书《礼器碑》,几乎可视为当时的标准隶书)

问:这些隶书碑刻,虽然有着一些共同特征,但也各自不同,而没有产生像唐楷那样的“欧体”、“褚体”、“颜体”和“柳体”等等。

答:确实是这幺一种情况。按理说呢,在东汉时期,本来应该出现一种比较“标准化”的隶书。从《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等诸多隶书碑刻的情况看,当时由国家制定统一标准隶书的时机已经成熟。然而,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历史进入到魏、蜀、吴三国时期,虽然后来有西晋的短暂统一,但再往后,又进入到南北朝时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原本应该在东汉时期得以“标准化”的隶书,却没有完成其相应工作,就继续向楷书演变了。经过南北朝的演变,到隋朝重新统一中国,楷书也基本上被定型,到了唐代,欧体、褚体、颜体和柳体等标准化楷书字体得以确立。

问:那隶书后来就消失了?

答:也不是的。自东汉到清代,历朝历代,一直都有隶书的碑刻传世,只不过不再显得那幺主流罢了。在此过程中,这些不同朝代的隶书,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楷书结字、用笔的影响,因此这些朝代的绝大多数隶书碑刻,就呈现出半隶半楷的特征。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还是两汉尤其是东汉隶书“味道最正宗”,这也是两汉隶书一直为后世所取法的原因所在。

问:那我们今天电脑上的隶书字体,又是怎幺来的?

答:这种非常标准化的隶书字体,更多应该归于清代碑学的兴起。清代碑学兴起后,直接学习篆、隶的人很多,因此在篆书和隶书的研究上,又相当于掀起了一个新高潮。而我们现在电脑字库中的标准隶书,基本上就是清代碑学对于隶书加以标准化后而得出。

问:那我在学习隶书时,能不能直接学习电脑字库中的这种标准化隶书?

答:不建议这样做,最好还是直接学两汉的隶书。如果初学时感觉无法下手,也可先学习一下清代碑学书家的隶书,以此为桥梁,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两汉隶书。

2015年12月14日 杨中涛

绝对是原创,喜欢请打赏。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

江苏省气象台2015年12月14日9时04分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目前徐州、宿迁、淮安和连云港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

付费2015/12/14盘前提示

【大盘策略】 本周三买联储敲定是否加息,上周五外盘普跌,预计对A股有联动作用,加之打新抽血的影响,今日

汪束 SNH4 第二届总选拉票会演讲 ~ 想过要润色,但还是觉得就这样更好吧~

第一次站上舞台上,是在两年前。当时,就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加入了本地的一个,就是,也是48系的COSPLAY的

#紧急招募#大山娃娃2015秋季支教招募(2人)

组织简介:1、大山娃娃幼儿园位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康普乡,由几位有过多年支教经验的志愿者老师自发组织筹

鹰总谈股票:一根均线打天下(白金版)

均线的用法,经典鼻祖来自于美国的格兰维尔,他创造了买卖八大法则,具体用法参照:http://weibo.com/p/100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