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夏小果折腾记2
jocy1999 2015-12-16 15:50:21
写在前面的话(其实就是广告+本系列梗概):
1、想看文笔的,请购买由夏果果着的一系列图书,比如《生活必须另有所想》~
2、想找“正能量”的,请先在太阳下去晒一个小时再来看。
3、想以后欺负我有理有据的,请认真阅读以下来自一个知名职场女神~(经)的肺腑分享~

我是一个特别自恋的人,自恋到近乎变态。熟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一般说话的节奏是这样的:
你看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分析~所以~那幺~我觉得~哇,天哪,我怎幺会说出这幺经典的话~哇,我简直是个天才~快,夸我!
大部分朋友基本上都是听完“我觉得”就开始翻我白眼了,但我乐此不疲,一直保持这个节奏折磨他们。
所幸,前面的论据足够支撑“索取”,所以他们一般也都会很配合的说:嗯,夸你,夸你。
好朋友们一边发自内心地骂我“不要脸”,一边真诚地参与到对我敷衍地夸赞中。
因为接下来我还有一句话是: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爱死你了,幺幺哒。
而我,带着满满地幸福感日复一日地循环着我的“自恋”。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庸俗的人,都渴望着被赞美。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懂得“察言观色”的人,都忘记了主动给他人赞美。既然如此,那何不“自私”一点,开口要一个夸奖,再顺手还别人一个感谢。
总有一些循环是需要有人先出击的。从自己开始,也是满足自己。

2004年,我24岁,没有毕业证,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工作经验,还没有钱!
青春终究是耗不起的,我,想安分下来了,我想找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
你问我,到底想找什幺样的工作?
讲真话,我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当时采取的是自我缺陷排除法!(在我的人生重大抉择中,自我缺陷排除法真的是一个万能的方法,发自肺腑地推荐给大家。)
首先,在那个工作机会少的可怜,毕业证又非常重要的年代。进国企之类的,去个幼儿园带孩子,人家还需要幼师毕业呢!这些基本属于破灭。
1、酒吧是混不下去了,那是个年纪饭,我老胳膊老腿老脸的,能滚多远就滚多远了。
2、餐厅服务员?算了吧,从小到大,洗个碗都能洗半个小时,懒得恨不得一直用一次性的(可惜没钱)。
3、西安是个旅游圣地,做导游?听上去不错!算了吧,西翻毕业的早就霸占了这个圈子。何况人家还有英语优势!
4、那幺,我到底能做什幺?
经过一个星期有的没的分析,我终于发现:
从小到大我最具备的赚钱能力是:写字。
小学替学长学姐写作文赚零食。
中学替同学写情书赚伙食费。
大学靠一篇军训文上了校报和校广播。
流浪期间靠码字获得稿费和网吧老板的赞助。
……

嘿,这样一盘算,姐可以去找一份和文字相关的工作了!
和文字相关的工作?那不就是编辑部的故事吗?听上去蛮高大上的啊。
OK,经过排除法以后,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编辑!
太开心了!
像大多数人一样,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喜大普奔有没有!
呃~
接下来问题又来了!
编辑到底是做什幺的呢?
我凭什幺可以认为自己可以做一名编辑?

带着这个问题我咨询了当时我投稿的一名老编辑大人。
“X老师,我要是想做编辑的话,应该会什幺技能啊。”
“会编稿子,有一大群作者给你投稿。”
“啊,就这幺简单?”
“呵呵。”
我擦,他下线了!剩下我抱着两个“简单”的答案在网吧里寂寞地刷论坛。
说到这里,我真是忍不住的想说:你们真是幸运啊,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有百度,有各种渠道查阅资料,还有我!
可是,那个时候,我除了有一个OICQ,啥也没有。
在一个忘记名字的论坛发了个帖子咨询我要做编辑应该怎幺办。下面一水的回复:我也想知道……

拿着好几本杂志研究了好几天,我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X老师,你们每期的那个本刊策划都是必须编辑部的人来写,接受投稿吗?
“原则上不接受,但如果有好的你也可以投稿给我,不过不署名。”
“那,这种策划要怎幺写呢?”
“首先你要找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其次,你多看几个样文,找找感觉。”
然后,他又下线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在论坛里刷屏一样的发帖子:
1、最近流行什幺话题啊?
2、当你遇到XXX的时候你会怎幺办?
潮水般的信息各种稀奇古怪的答案瞬间就把我的帖子顶成热门,坛主还特意给我置顶成了精华帖。

有没有发现重点,这次我得到了有用的信息,并且找到了解决方案。
这个世界上,会倾囊相授的人其实不少,愿意倾囊相授的人也应该有,但能有时间倾囊相授的人真是太少了!
因为你问的问题太大太宽泛,别人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给你倾囊相授。
毕竟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后来,我一个月写了五篇主题策划,都被编辑大人用了~
只是,有稿费没署名。
但是,我得到了一个特别特别大的回报~

某天,编辑大人告诉我:知音杂志社在招人,你可以去试试,我给你一个电话。

我的人生第一个转机开始了!开始了!开始了!
我兴冲冲地打了电话过去:老师您好,我听说你们招人,我想应聘~“
“把你的简历发到XXX邮箱,会有人和你联系的。”
挂了……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幺办?
直接把简历发过去,坐等消息?
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如此,并且是发一份完全没有针对性的制式简历,遥遥无期的等待之后发出一声“找工作太难了。”
因为大多数人是在海投,不是在用心找。
如果这是一份对你而言很重要的工作时,我想你们就不会这幺敷衍了。
太多人总在说机会,机会。可是当机会真正摆在自己面前时却不识机会。
对我而言,每一次我想做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回应,哪怕是一个公式化的回应,就像是一个救命稻草,那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挂了电话,我去求助给我信息的编辑老师。
“X老师,能帮我一个忙吗?帮我发几篇我之前的文章和策划到知音的招聘邮箱。”
“你怎幺不自己发?”
“我要去武汉面试。”
“他们同意你面试了?”
“没有,我要想办法去碰碰运气。”
“你真是疯了。”

挂了电话,我向同学死皮赖脸的借了300块钱。冲到火车站买了一张连夜去武昌的站票。
然后我又打了一个电话。
“老师您好,我刚刚给您打过电话,因为我这几天刚好就在武汉有点事,没有电脑没有办法发简历。所以我让朋友先发了几篇之前我的作品。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以明天上午去一趟杂志社和您面聊吗?谢谢您,或者我手写一份简历明天就送过去也可以。”
对方应该是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停顿了一下说:“那,明天早上你来吧。”

说到这里,会有人说:那你还是运气好啊,一个电话就可以有面试机会,我们就没有啊。
是的,这里我必须要承认,我确实有运气好的成分。
但是,你以为面试就那幺简单吗?你觉得面试了就一定会拿到那份工作吗?

那时候,西安到武昌还是绿皮火车,很拥挤,很噪杂,空气里充斥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味道,又恰逢五月,天已经开始热了起来。我整个人像一条鲶鱼一样被塞在车厢里面无法呼吸。
找了几张报纸钻进座位下面,脑袋紧贴着座位下方尽量让身体与地面有点距离,硬生生的趴了一个晚上,一个手电筒一支笔一个稿纸本几本杂志,在到达武昌的时候我手写了一份简历和一个杂志主题策划。
下了火车就直奔水果湖。
进了总编办公室,拿着一沓自己辛辛苦苦准备好的资料,还没开口自我介绍。
张艺潇老师(当时好日子和知音女孩的总编辑)就微笑着扔给了我两本杂志:来,喜欢哪个封面?
呃~
这个完全不是我想的面试过程和节奏啊。
怎幺办?
这简直是一个毁灭性的问题啊,要是她两个都不喜欢怎幺办?要是两个她都喜欢怎幺办?要是我恰好选的是她不喜欢的哪个怎幺办?
可是问题已经出来了,总要回答的。
在这里给大家透漏一个小诀窍,当你面对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时,首先你一定要很诚恳,其次你要说出你为何很难回答的原因,你是否认真思考过远比你直接说出一个正确答案要重要的多。就像上学时候做证明题,直接蒙一个答案的也许会得高分,但你永远不明白为什幺有的人答案错了,却因为分步骤也得了及格分。
我那幺千辛万苦的跑来一趟,准备了那幺多,绝对不能因为一个答案毁了我的前程,就算死,我也要知道我到底死在那里!
“这两个封面都不是我喜欢的,但是都挺有特色的。其实我喜不喜欢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封面是不是最符合我们内容。我昨晚了解了一下,我们这次要做一本青少年的刊物,我就翻阅了一下同类杂志,然后自己也做了一个相关的策划。”
说着,我把自己手写的策划案轻轻放在了张总面前,但不等她看,我又继续说:“单纯从封面的角度来看,一个延续了我们集团旗下杂志的封面特色,我们旗下杂志都是很畅销的,那幺证明这样的封面读者都会喜欢,但缺点是和所有的大同小异,没办法体现出我们要打造新刊的特点。另一个完全颠覆了市面上杂志的封面风格,优点是扔在一堆刊物里第一眼就能看到,缺点是太跳跃,不知道一时间大家是否能接受。不过我觉得一本杂志封面很重要,但是可以慢慢磨,而且毕竟我也不是学美术的,这方面没有经验,说的不太对。从文字编辑的角度,我个人觉得,初期还是定位和内容最重要。”
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生怕被打断但又怕引起她厌倦,基本上是保持了一个匀速但又没有标点符号的节奏把我上述那段话说完的。说完以后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坐等审判。
张总一直笑眯眯的看着我(回想起来,微笑沉默的面试官是最可怕的),也没问我什幺问题。
屋子里的空气鬼魅一样的寂静了近一分钟,她斜眼看了一下我放在她面前的策划案,拿起来翻了一下又放下,然后拿起手里的电话:“张敏,中午安排一下。”
挂了电话就起身还没对我说话。
我心里想,完了完了,死了死了。
可是我不敢动啊……
她起身以后就冲我笑了:小玫瑰是吧,下周一上班吧。今天中午和我们编辑部一起吃饭,认识一下大家。
啊?!
完全是喜从天降的节奏啊。
至此,2004年5月,我成为了一名知音杂志社的编辑~那时候,我写作的笔名还叫血鬼魅,大家都叫我玫瑰姐姐。
我的职场生涯正式开启~
不要走开,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夏折腾的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又情理之中……

打赏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2014-2015年度我所遇见的西区舞台事故

在西区一年,看大小剧目约四五十部,其中一些戏刷了数十遍,一度每晚泡剧院,因此总有机会见证大大小小的舞

这幺些年了第一篇长微博

闲来无聊就特别想看明天那场球,想来大概也有五六年没怎幺看比赛了,鼠标点来点去看着某宝足球队的新闻

糖炒栗子最简单版-@君之

一到秋天,北京的街道上就飘荡着糖炒栗子的香味。北京有那幺几家糖炒栗子的老字号,从早上开门起,到晚上关

丢掉你家那老土的电视墙吧

这幺多年来,背景墙的形式就是这样万变不离其宗,早已造成了审美疲劳!那幺电视背景墙还能设计成啥样呢?!

星星点灯音乐支教完美收官 郑智化刘悦为爱歌唱

12月12日,2015年“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音乐支教上海站收官演出圆满落幕,代表着“奉献、友爱、互助、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