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哈尔滨大剧院落成,马岩松做了一个城市新地标
佚名 2015-12-17 12:30:11

在 2010 年赢得“哈尔滨文化岛”设计国际竞赛后,历时 6 年,MAD 建筑事务所在北国冰城设计的哈尔滨大剧院近日竣工,并对市民文化中心和剧院周围景观作出整体规划设计。

就像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的文化地标身份,MAD 团队也希望落成后的哈尔滨大剧院能够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整个剧院总建筑面积达 7.9 万平方米,由包含 1600 座的大剧场及 400 座的小剧场组成。

主立面天窗

小剧院远景

它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江畔,设计灵感也恰是源自周围的湿地自然风光与北国冰封的地貌特征,建筑外立面采用白色铝质板包裹在与周边自然景观协调的建筑形体上,远远望去,张力十足的曲线结构看上去像极了雪峰,似是要与这北国风光默契呼应。

白色铝板细节

整体建筑不仅要在外形上贴合周边城市景观,更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与这座城市接触,成为一处人们愿意来此休闲玩乐的公共空间。它在设计路径上允许市民能够从四面八方自由抵达,在这里休憩或是运动,而不仅仅是来这里看一场话剧或是听一场音乐会。

除了广场休闲空间之外,市民甚至能通过大剧院外立面上的通道,在建筑上进行攀爬,仿若在等雪峰,抵达顶部的露天剧场和观景平台,还可以一览哈尔滨城市远景。

屋顶平台

MAD 的创始人马岩松表示:“我们希望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的哈尔滨大剧院,在拥有巨大表演艺术空场地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成为一处人文,艺术,自然相互融合的大地景观。”

这一设计思路与 MAD 为《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设计的芝加哥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方案颇有几分相似,后者的整体外型呈现出山峦起伏的样子,白色的外立面自下延伸至附近的水面,往上则向天际延伸,在周围高楼林立的块状天际线的包裹下,柔和的外部曲线给人流动的感觉,仿佛是高楼丛林中一座低矮的小山,将周围的城市空间与环境融为一体。

芝加哥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

来到哈尔滨大剧院内部,大堂顶部巨大的天窗成为焦点,阳光通过天窗上金字塔般的结晶幕墙单元倾泻而入,洒满整个大堂。

而考虑到剧院本身所需要的声学效果,MAD 团队选择了质感温暖的水曲柳木材,做成环绕大剧场室内外的曲面墙体,兼顾美观与功能。

大剧场主舞台

大剧场座位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剧场的舞台后方,是一片巨大的隔音玻璃幕墙,使其能够以自然为背景,成为室外环境延伸的一部分。

小剧场

小剧场大厅

图片来自 Archdaily 摄影:Hufton+Crow, Adam Mørk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酸汤鱼经济学」为什么企业高管里女性比例那么少

在现代职场中,男性相对于女性有工作能力上的优势吗?说实话,从自身的感受来说,我是感受不到这种差别的。

盖茨又来荐书了,今年他推荐的是哪几本?

比尔·盖茨简直是“荐书界”的勤奋选手啊,最近,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2015年读过的好书,这已经是

还记得鹿特丹那个玻璃盖的街区吗?这里有更多细节

本文由 Coolhunting 授权《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荷兰城市鹿特丹可以算作建筑师探

这个圣诞橱窗有点沉重,它想唤起你对家暴的重视

在喜气洋洋的红色占领了全球各地的圣诞节橱窗布置时,加拿大的一个橱窗布置,却让路过的人们有种意外的沉重

推荐几个H5页面制作工具,自己选一下吧

自从用H5做出的微场景风靡朋友圈,各类H5页面制作工具层出不穷。有了精美的H5展示,微信等新媒体更进一步地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