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闵行推广节能电动自行车每次骑行花费2元钱
伊文 2016-04-13 08:47:10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闵行的居民发现,在小区空地、地铁站边、商场周围突然都多出了一排排绿色的节能电动自行车,使用模式与闵行公共租赁自行车相似,都是点对点的分时租赁,每次骑行花2块钱。记者采访发现,这并非是由政府主导的托底公益项目,提供服务的企业完全走市场化路线,但运营模式实现了居民、企业、政府的三方共赢,秘诀何在?请听报道:SN3我酷网

闵行莘庄园区内的鑫峰苑小区,是这批非常轻巧的绿色电动自行车最先安营扎寨的地方。在附近企业上班的小吴,先拿手机APP扫一下电动自行车上的二维码,再问站点管理员拿上解锁的钥匙,就可以骑上其中一辆去上班,充满电能跑25公里:SN3我酷网

【在你扫码的那一刻计时,还车的话先扫一下二维码,还车成功,计时就结束。你可以还在这里,可以还在那里,只要是站点就可以,鑫峰苑就有三个站点。】SN3我酷网

这项名为“享骑出行”的租赁电动自行车服务,是为了解决居民从轨交、公交站点到小区、商厦、医院、学校的“短距离出行”而推出的公益项目。据该项目负责人苗军辉介绍,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已经在闵行、松江等区域投放了3000辆车,建立了160个租赁站点,每个站点间不超过1公里:SN3我酷网

【APP点开之后,如果我要借车,这里有个定位,你看我附近这么多点,我随便点一个离我最近的,我就可以去借车了,我可以提前看到剩余车辆还有多少,我可以提前预约,预约的话就把车留下来,保留10分钟。】SN3我酷网

尽管这一项目前期的投入不小,但居民使用的成本并不高,在通过APP缴纳299元的押金后,每次使用线上支付2元或是办理60元的包个月服务即可。率先将“享骑出行”项目引入社区的鑫峰苑居民区党委书记高磊说,这一服务还解决了社区内的管理难题,居民自己的助动车由于怕被偷盗,都要停放到自己家中,造成了电梯的超负荷运转:SN3我酷网

【电梯底板都是由于长时间比较重的助动车推进推出,地板都已经全烂掉了。还有的居民为图方便,从十楼拉拖一根接线板下来充电,特别是下雨天,漏电怎么办。是不是能够拓展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引进租赁助动车,我们引导老百姓用这些助动车。】SN3我酷网

在推广的过程中,其实也碰到了许多实际操作的不便,所以在短短一个月内,根据用户反馈,这批绿色电动自行车软硬件已经升级过2次,本月底第三代将面世,操作更为简便。与以往的公益项目还有所不同,“享骑出行”项目并没有向政府去伸手要一分钱。苗军辉说,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是有生存空间的,比如行车路线的大数据采集及运用、商业活动线上对接等等,如果一味躺在政府身上吃“空饷”,反而有可能在“安逸”中消亡:SN3我酷网

【我们的调整一定是依据市民的需求,他的一个体验度来的,它中间肯定会存在问题的,就看一个反应速度,作为服务企业的话是我们的生命线,三天能够解决的事我们尽可能把它压缩到一天。】SN3我酷网

这一智能化的运作将居民出行、社区管理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别看只是一个小项目的引入,其实对于社区管理、政府建设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磊说,这就是居民、企业、政府间的三方共赢:SN3我酷网

【每天的行车轨迹导向,数据是非常精准的,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拿过来,政府你要建公交站点,你要建菜场了,你要建医院了,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数据给你。】SN3我酷网

加上此前运行十分成熟的公共租赁自车项目,在闵行,居民绿色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享骑出行”电动自行车项目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投放6万到10万辆车,建立6000个站点,实现跨区域租赁及归还,突破公共租赁自行车只能在本区使用的壁垒。SN3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推广新模式大塘村增收添亮点

为村民送甲鱼苗。 了解群众所需。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文/图熊欢欢今年26岁,是彭山区民政局优抚安置股的干部。从去年7月开始,他被下派到该区武阳镇大塘村担任第一书记。大塘村是市级贫困村,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摘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成立9个月止付3122万元将在全国推广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记者陈理杰摄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陈小斌 杨洋)网络诈骗、电信诈骗、信用卡诈骗……虚假信息诈骗犹如一颗“毒瘤”,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为了给市民钱袋子上把“安全锁

今后开车不用担心压到下沉的“大圆饼”市政窨井推广防沉降技术

昨天下午,市城管委市政监管中心举行大比武,参赛者是来自上城区、下城区等8个城区和市燃气公司、市水业公司的10个道路养护队伍,比赛内容是看看谁家的市政检查井提升改造技术好。听起来很专业的技术比武,其实跟我们

“瘤王”缠上8岁女孩复发两次花费80万

■能住到广州小家,柯柯与爸爸省下了化疗间歇期的租房费用。■婧珂精神好多了。女孩父亲说:“我们没有放弃她的理由”■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文图: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实习生 詹妙蓉温暖923号●温暖

电动自行车国标17年未修订在售车辆几乎全超标

4月11日,北京10条道路禁止电动自行车行驶的首日,在北京工作的普通白领闫红,上班路上花的时间比以往长了16分钟。从红桥附近的家到位于南三环中路的单位,闫红本来可以“直线”到达,但因为蒲黄榆路禁止电动自行车行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