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走访四川阿坝藏区:非遗传承带来一技之长
露露 2017-03-13 19:41:01

中新网阿坝3月13日电题:走访四川阿坝藏区:非遗传承带来一技之长NOo我酷网

作者王鹏NOo我酷网

三月,位于川西高原的查理寺积雪尚未消融,大风灌进山谷时,颇为寒冷。NOo我酷网

查理寺“心之浪”艺术画院内,22岁的那让甲和十多名唐卡学员坐在自己的唐卡作品前,一笔一划地勾勒着。NOo我酷网

NOo我酷网

查理寺“心之浪”艺术画院内,学员们聚精会神地为唐卡上色。安源摄NOo我酷网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NOo我酷网

查理寺“心之浪”艺术画院坐落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查理寺乡,属“勉唐”画派。1998年,谢拉措尼从青海学成归来开始招收学员并创办画院,第四世安曲活佛为画院赐名——“心之浪”。NOo我酷网

从画院创办到如今,谢拉措尼已经教授了300多名学生,忆及当年创办画院的初衷,他告诉记者,“让孩子们来学习这门技艺,不仅仅是传承藏族传统文化,更让他们有一技之长。”48岁的谢拉措尼说,他的很多学生如今都已是成熟的唐卡画师,为家庭带来了不少收入。NOo我酷网

来自红原县安曲镇的那让甲是牧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已经在“心之浪”艺术画院学习了两年多。他告诉记者,在画院学习,“吃住和学习不用交一分钱,(谢拉措尼)老师说藏族文化传统需要传承下去,我也这么想。”同时,那让甲也期待着学成后能为家里带来一份固定收入。NOo我酷网

从“心之浪”画院驱车数十公里,便来到了位于各莫乡的甲勒桑民族传统裁缝技艺传习基地。该基地由60岁的甲巴老人于2012年创建,由于家境贫寒,他从17岁就开始向当地的两位老师傅学习手艺,直到28岁才学成,随后开始独立制作藏式服饰。NOo我酷网

在藏族服装发展过程中,许多艺人不断创新服装样式,丰富服饰元素,出现了大量不同的制作方法,甲勒桑民族传统裁缝技艺就是其发展代表之一,它以艺人纯手工为特点,缝制传统藏袍。NOo我酷网

谈及创办传习基地的初衷,甲巴老人的说法与谢拉措尼如出一辙,“既帮助当地的穷人,又能传承这门手艺”,甲巴老人说,在这里学习不需要花一分钱,而且考虑到孩子们可能要帮家里去挖药材,所以时间也不固定,随时都可以来学习。NOo我酷网

今年19岁的昂金措已经在传习基地学习了五年,父亲早早去世的她,初中毕业后开始跟甲巴老人学习,如今会制作帐篷和藏装。昂金措的梦想,是在学成后开一个自己的裁缝店,“既减轻妈妈的负担,也可以教别人,把这个手艺继续传承下去。”NOo我酷网

位于川西高原的阿坝州,民族文化异常丰富,全州有国家级非遗19个,省级非遗66个。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心之浪”艺术画院和甲勒桑民族传统裁缝技艺传习基地一样的非遗传习所,既传承文化又为农牧民带来“一技之长”和收入,正成为这片雪域高原上的独特风景。(完)NOo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四川阿坝州女主播比基尼雪山秀视频完整版 [非常娱乐]

12月19日,四川阿坝州,十名网红女主播在海拔近5000米雪山上,集体身着比基尼,冒着零下5度低温,一边堆着雪人一边进行着直播,引来游客们的围观,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等进行拍摄。网红身着比基尼,一边堆着雪人一边进行

阿坝松潘草原骑警 [热点]

实时热点 华西都市报记者跟随松潘(微博)骑警巡逻毛尔盖草原 夕阳的余晖,给毛尔盖草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山坳平地之间,有一串长长的马蹄印,这是松潘骑警...骑警们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生存手册。 1、吃什么? 行走

阿坝松潘草原骑警 有意思

导读:9月20日,松潘县毛尔盖地区,山间沟壑纵横,这里活跃着一支骑警队伍,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9月20日,松潘县毛尔盖地区,山间沟壑纵横,这里活跃着一支骑警队伍,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夕阳的余晖,给毛尔盖

2016年四川阿坝州黑水达古冰山迎初雪组图 [非常娱乐]

2016年四川阿坝州黑水达古冰山迎初雪组图 [非常娱乐]2016年秋的第一场雪,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今年8月以来,成都日最高气温普遍维持在30℃以上。是的,当你还挣扎在高温酷暑之下,四川阿坝州黑水达古冰山纷纷扬

阿坝州扎实督导寺庙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4月6日至7日,阿坝州司法局派出工作组,对阿坝县的寺庙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督导组查阅查看了法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