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这位90岁老人身价千亿 [生活]
露露 2017-04-16 23:02:15

(原标题:90岁老人身价千亿却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或许我们都欠他一句谢谢)s2b我酷网

在清华园里,曾经还能看到年近九旬的潘老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年过八旬的李老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兜风。人们纷纷感叹,这不就是神仙眷侣的样子吗?s2b我酷网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曾在从东京开往京都的新干线上对记者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s2b我酷网

40年沧海桑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高铁大国。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高铁运量最多、高铁等级最高……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无数的成就和每年超过10亿人次选择乘坐高铁,在我们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心血付出。但他们的名字,我们往往无从知晓,更没有办法感谢。s2b我酷网

昨晚的《朗读者》节目中,董卿就邀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潘际銮。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他是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学术权威,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创始人。他参与解决了我国众多重大工程问题,我国第一条高铁、第一座自行建设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他的功劳。他开创了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为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他担任了秦山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s2b我酷网

时至今日,中国高铁不仅遍布全国,更开始走向世界。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中国高铁上立硬币能始终竖立不倒的传说曾惊艳全球,国外网友在体验了中国高铁后更是纷纷表白。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这一切,潘老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自豪地说:“中国已经在高铁和核电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焊接技术过硬。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超过欧洲,超过日本,超过美国。”s2b我酷网

而潘老,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焊接第一人。s2b我酷网

潘老今年90岁了,他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投身科学,用知识救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里,为我们建设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s2b我酷网

他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传奇。s2b我酷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s2b我酷网

10岁那年,七七事变爆发,潘老在江西九江的老家被日本人炸平。他一边逃难一边坚持学习,在6年时间里念了6所中学,16岁那年以云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取了西南联大,攻读工科机械系。s2b我酷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潘老青年时代最好的写照。s2b我酷网

《朗读者》现场的清华学子们s2b我酷网

在《朗读者》节目中,节目组和潘老特意选择的便是当年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写的那篇著名的檄文——《告全国民众书》。s2b我酷网

节目组除了请来近十位清华校友与潘老共同朗读这篇血泪檄文,还邀请了十多位当年西南联大的清华老校友:91岁的音乐家茅沅、95岁的历史学者胡邦定、97岁的诗人郑敏、91岁的航天科学家林宗棠等等在场外一同朗诵。s2b我酷网

老人们的总年龄加起来有1200岁,但当他们读起这一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时,依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心潮澎湃,群情激愤。s2b我酷网

是啊!没有国,哪有家?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潘老在节目中透露: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s2b我酷网

他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或许根本无法体会当年人们的心情。s2b我酷网

回首往事,潘老依然感慨万千:“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那时根本没有想过。”s2b我酷网

国难当头,青年学子必然挺身而出。潘老和无数爱国青年就这样把满腔热血投入到了救国报国的滚滚大潮之中。s2b我酷网

留取丹心照汗青s2b我酷网

抗战结束后,中国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回到清华园的潘老,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s2b我酷网

他立下宏愿,要把中国的焊接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s2b我酷网

潘老在工程现场s2b我酷网

20世纪50年代末,他试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s2b我酷网

60年代初,他成功完成了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s2b我酷网

70年代末,他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s2b我酷网

80年代,他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s2b我酷网

再后来,他成了秦山核电站唯一的焊接顾问。s2b我酷网

进入21世纪,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潘老还在为中国的高铁事业披荆斩棘,保驾护航……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不管社会如何浮躁,不论名利多么诱人,潘老的研究从未停歇过。s2b我酷网

科技不断腾飞的今天,我们又有几人知道潘老的大名呢?s2b我酷网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s2b我酷网

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s2b我酷网

潘老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学术研究,多亏了他的这位贤内助——北大才女李世豫。s2b我酷网

年轻时的潘际銮与李世豫s2b我酷网

两人的爱情故事简单却温馨,相识三个月,异地恋五年,后来的几十年里,就再也没有分开过。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婚后,李世豫一直默默支持潘际銮埋头搞技术,自己忙完工作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事,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三个孩子。s2b我酷网

说起老伴,潘老的脸上就笑开了花:“她跟了我,就跟了我,从没有怨过,就算我因为大项目而错过孩子出生的时刻也没埋怨。六十多年来,我的每个决定,她都支持,从没拌过嘴。”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而李老说起自己的老伴,则是一脸的骄傲。她经常说起第一次坐上高铁的经历,高铁验收的时候,她坐到高铁司机旁边,心里无比激动:“我心里高兴死了,又很害怕,那真快,我们从来没坐过这么快的火车。当时我想一想这都是我老伴的功劳。”s2b我酷网

两人恩恩爱爱,相互扶持,一直走到了今天。潘老打从年轻时爱带着李老师“遛弯儿”的习惯还保持着,而且有所升级。s2b我酷网

潘老载着李老在清华兜风s2b我酷网

在清华园里,曾经还能看到年近九旬的潘老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年过八旬的李老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兜风。两位老人精神矍铄,笑容灿烂,李老的脸上甚至还浮现出少女的神情。人们纷纷感叹,这不就是神仙眷侣的样子吗?s2b我酷网

潘老打趣说:“现在不骑了,因为被撞翻在地过几次之后,朋友们学生们都很担心。但只要有时间,还是喜欢在清华园里,到处走一走,看一看。”s2b我酷网

李老则说:“我是可以跳上去,也可以跳下来的呢!”s2b我酷网

后来,为了怕老伴摔着,潘老便把前后座改成了手牵手。s2b我酷网

在学生时代认识他,年轻时,就骑车,你前座,我后座;毕业了,还牵着,风雨大,一块走;等老了,轧马路,你左手,我右手。s2b我酷网

和你在一起时,我从未羡慕过别人。这大概就是他们爱情最好的写照。s2b我酷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s2b我酷网

如今,潘老研究成果价值早已超过千亿,可他却依然朴实得像个还在奋斗的青年人。90高龄的他,每天还骑着自行车到研究室上班。s2b我酷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s2b我酷网

在潘老与同侪们的共同奋斗下,当初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已经雄起于世界的东方,让整个世界为之瞩目。s2b我酷网

s2b我酷网

当年那个立志要救国报国的少年,已经实现了他的诺言,却仍然精益求精,终身奋斗。s2b我酷网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时代的丰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s2b我酷网

我们终于告别了吭哧吭哧的绿皮车,乘坐着平稳舒适的高铁一日千里;我们终于不再担心临时停电,能坐在凉爽的空调房里惬意地工作生活;当我们由衷地感叹“中国,牛!”为祖国自豪的时候……s2b我酷网

别忘了我们的英雄!s2b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跨越三个世纪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 [生活]

(原标题:跨越三个世纪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2016年11月29日是意大利妇女埃玛·莫拉诺的117岁生日,老人在寓所内与前来探望的巴瓦医生交谈。(新华/美联)新华社北京4月1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闫洁)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老人家有这些症状 恐是水脑症上身速就医

(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道)80岁邱女士日前因昏迷被送往台南市立医院急诊,家属表示患者两天前突然无法言语、食欲不佳、人越来越虚弱,甚至站不住;经详细诊察与电脑断层扫描,发现脑室內出血及水脑症。该院神经外

最长寿老人逝世 [热点]

实时热点 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世界上最年长的老人艾玛·莫拉诺15号在其位于意大利北部小城韦尔巴尼亚的家中逝世,享年117岁。艾玛·莫拉诺出生于1899年11月29日,她...世界最长寿的老人大川美佐绪,于今天早上去世了

世界最长寿老人意大利逝世 [生活]

(原标题:世界最长寿老人在意大利逝世享117岁高龄)图片来自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网站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世界上最年长的老人艾玛·莫拉诺15号在其位于意大利北部小城韦尔巴尼亚的家中逝世,享年117岁。艾玛·莫拉诺出

世界最长寿老人在意大利逝世 [生活]

据意大利安莎社报道,世界上最年长的老人艾玛·莫拉诺15号在其位于意大利北部小城韦尔巴尼亚的家中逝世,享年117岁。世界最长寿老人在意大利逝世艾玛·莫拉诺出生于1899年11月29日,她生前是世界上出生于19世纪且仍健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