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社会
两个哺乳类新物种 也吃一些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
2020-03-10 19:24:32

该项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动物分类学报英文版《ZoologicalSystematics》2019年第4期和2020年第1期上发表。DtU我酷网

黄山小麝:头小;鼻长;须长至耳底;眼小;耳圆,耳壳上有明显的底毛;皮毛灰褐色,背部稍黑;四肢纤细,前后足具五指(趾),脚上有小而多肉的隆突,指背、趾底粉红色,半裸,脚踝具稀疏的棕色毛;尾长约头体长的76%,颜色与皮毛相似,几乎裸露,具极少量长刚毛。头盖骨长而平,无颧弓,额骨第一对门牙弯曲状、发达,人字脊明显。样本(5只)重4.35-7.77g,头体长50.45-61.97mm,尾长39.64-45.03mm,前足长6.99-8.33mm,后足长11.84-13.82mm,耳长7.86-8.70mm,颅全长16.88-17.90mm。DtU我酷网

安徽麝:眼小;圆耳;背部皮毛灰棕色偏黑,腹部淡于背部;尾与皮毛颜色相近,长仅为头体长的76%,尾近半裸露,近半具稀疏短刚毛,靠近尾部皮毛逐渐变短,尾尖具突出毛刷状毛束;四肢半裸,呈粉色,踝关节处着生稀疏短毛。头盖骨长而窄,额骨第一对门牙发达,人字脊较明显。样本(6只)重10.52-13.51g,头体长60.88-78.10mm,尾长48.34-59.24mm,前足长9.20-9.87,后足长13.52-14.83mm,耳长7.74-9.24mm,颅全长20.81-22.38mm。DtU我酷网

DtU我酷网

项目组通过综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确认了采集于黄山风景区浮溪猴谷的麝属物种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安徽麝”(Crociduraanhuiensis)和“黄山小麝”(Crocidurahuangshanensis)。DtU我酷网

研究人员介绍,麝为劳亚食虫目space科麝属动物,该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大多数物种集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栖息于森林、平原、丘陵和山地,主要以土壤昆虫为食,也吃一些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麝形似老鼠,体型包含大、中、小3种类型。DtU我酷网

看图片,不少网友说它像老鼠DtU我酷网

安徽麝DtU我酷网

科研人员近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的麝(qú)属物种,经研究确认,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DtU我酷网

由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安徽大学三方合作开展的“黄山风景区野生动物观测合作项目”,近期在麝属分类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DtU我酷网

黄山小麝DtU我酷网

研究人员认为,此次黄山景区发现的两种新种均属于中等体型麝。安徽麝和黄山小麝两种新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黄山风景区哺乳类动物尤其是兽类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填补了景区麝属研究的空白。DtU我酷网

DtU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安徽黄山发现两个哺乳类新物种 多数对农业有害

科研人员近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的麝(qú)属物种,经研究确认,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安徽麝”和“黄山小麝”。 公开资料显示,麝,食虫动物,常被误认为鼠类。雄的有分泌芳香物质的腺体,生活在

安徽黄山发现两个哺乳类新物种 麝形似老鼠

科研人员近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的麝(qú)属物种,经研究确认,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安徽麝”和“黄山小麝”。研究人员介绍,麝为劳亚食虫目space科麝属动物,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大多数物种

黄山发现两个哺乳类新物种 科研人员近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的麝(qú)属物种

项目组通过综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确认了采集于黄山风景区浮溪猴谷的麝属物种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安徽麝”(Crociduraanhuiensis)和“黄山小麝”(Crocidurahuangshanensis)。 科研人员近日

天冷咳嗽的食疗方法 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1、蜂蜜生姜萝卜: 适用于风热咳嗽和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罗汉果性味甘凉,具有止咳定喘、清凉解暑的功效,与清热养胃、滋阴润肺的雪梨配在一起,养阴清热止咳的作用更强。将干净的罗汉果一个、雪梨两个放进砂

歙县毛豆腐怎么做 除此之外

 下一页 尾页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