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社会
河北弹棉花老人,潜伏东陵十余年,用钢板做钥匙,几乎把皇陵搬空
baidu 2022-03-13 13:24:01
  原标题:河北弹棉花老人,潜伏东陵十余年,用钢板做钥匙,几乎把皇陵搬空   近年来随着悬疑类电影、电视剧的火爆,盗墓这一封建社会的陋习,经过层层包装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   不过实际上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倒也不在少数,例如人们最熟悉的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清末臭名昭著偷盗慈禧皇陵的''盗墓军阀''孙殿英等等。就连写出''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起事成功之后还先后三次率领队伍前往乾陵盗墓。   相比于这些军阀式的大规模盗墓,那些零星的小盗墓贼则显得低调很多,不过他们造成的危害可一点也不比军阀们低。   在我国近代史上就有一个盗墓贼,名字叫做王绍义,他利用弹棉花做掩护,潜伏于清东陵,在前后十余年的时间内,王绍义利用钢板做成的钥匙打开皇陵的钥匙,几乎差点将皇陵内的所有东西搬空,这其中又蕴含着哪些故事呢?   王绍义的出身   俗话说的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意思就是身逢乱世,孤苦无依随时可能冻饿而死,过得还不如太平年代的一条狗。恰巧王绍义就生活在了乱世之中,王绍义是山东临淄人,出生于清朝末年,在王绍义8岁的时候,他的家乡发了大水,他的父母只能带着他前往外地逃荒要饭,几经周折才从山东流落到了河北。   可是在那个乱世,想安定的生活谈何容易?何况王绍义一家还是逃荒过来的,幸运的是他们王家有一份祖传的好手艺——弹棉花。在那个年代,纺织工艺不发达,普通百姓想要做衣服、做被褥,都必须要把棉花弹开、弹蓬松,所以弹棉花的手艺人在当时是比较吃香的。   靠着这份手艺王绍义一家总算是站住了脚,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够一家人的生活,年幼的王绍义还是要和父母一起去下地干活,去给地主家放牛,以贴补家用。农闲的时候王绍义也会和父亲一起,走乡串镇的去给百姓们弹棉花招揽生意。   等到王绍义18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由于常年的积劳成疾,先后离世了,再没有管束的王绍义,根本吃不了整日泡在庄稼地里的那份苦,也不愿意整天的去给别人弹棉花,几番思量之下,王绍义决定去当兵。   接触盗墓活动   王绍义选择参军的部队是当时驻扎在河北的一个军阀,名字叫做马福田。不过马福田只是民国乱世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军阀,地盘又小兵力又少,没过几年就被孙殿英率领的部队击败,马福田兵败被杀,他手下的部队也被孙殿英所收编。   就这样王绍义又变成了孙殿英手下的兵,其实在那个乱世里,军阀手下的部队都差不多,平时基本没什么训练,整日里就是敲诈百姓、勒索钱财。不过在孙殿英这里,王绍义第一次接触到了和别的军阀不一样的东西——盗墓。   孙殿英早年间就接触过盗墓,还曾经将自己盗出来的东西送给上级以求晋升,后来升任军官后就把盗墓的行当抛下了。如今几场仗打下来后,孙殿英的人马增加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他需要更多的军饷。   不过这件事对孙殿英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声也因为这件事被搞臭,不久后就在众人的讨伐声中,被其他军阀所击败,孙殿英也兵败被杀,不过他手下的士兵因为之前盗墓的名声太大,没人愿意接收,所以很多士兵都变成了流民,王绍义也是其中的一员。   搬空清东陵   成为流民后的王绍义四处游荡,好在他还会弹棉花的手艺,所以还能混口饭吃。一年后王绍义流落到了河北唐山附近,在四处弹棉花的过程中,王绍义发现在唐山远郊的清东陵,四下的防卫非常松懈,而且当时''张勋复辟''的丑剧刚刚闹完,满清皇族们还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清朝皇族的皇子皇孙们为了避乱,都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所以对于清皇陵的关注也就降了下来。   王绍义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白天他利用弹棉花作掩护,到处勘探地形,寻找方位,晚上则悄悄地实施盗墓活动。后来王绍义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利用盗出的物品换来钱财,贿赂清东陵看守的士兵,甚至劝说那些士兵和自己一起干,在巨大的财富面前,本就是兵痞流氓的看守士兵自然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份工作,成为了王绍义的手下。   人手充足的情况下,王绍义盗墓的进程加快了不少,后来为了能更快地打开陵墓的大门,王绍义潜心研究很长时间,最终用改造后的钢板做成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帮助他们不使用暴力手段,快速打开皇陵入口,凭借着类似的种种工具,王绍义和他的手下在十余年的时间内,几乎将整个皇陵搬空。   总结   其实王绍义最终的结局在他决定盗墓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我国自古以来对于盗墓活动就非常痛恨,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斯者已逝,然安陵重墓,周礼之陈规,人伦之旧礼,岂敢废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