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游戏
三国时代规模最大的一战,来了
baidu 2022-03-08 17:34:45
  作者:握中悬璧(公号同名),授权读史发布。点击此处可查看上一篇文章   淮南三叛的寿春之战,是整个三国时期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场战役。其中魏军多达二十六万,淮南军接近二十万,而东吴援军也达到十万有余,三方总兵力超过五十万。   大战旷日持久,前后进行了足足十个月之久。因此无论从投入兵力角度,还是持续时间角度,都已经超过了后来晋灭吴的战役。   诸葛诞257年5月起兵后,消息很快传到洛阳,司马昭和他的智囊团们立刻开始制定策略。   对于诸葛诞的叛乱,其实司马昭早有心理准备,在朝廷下诏征诸葛诞入朝的时候,这个结局就是注定的了。   或者说这很可能是司马昭故意逼反诸葛诞,目前诸葛诞在淮南时间还不算长,根基还不够深,若是拖得久了被他站稳脚跟则危害更大,这叫两害相权取其轻。   前一年邓艾在段谷之战大破姜维,一扫洮西大败的颓势,曹魏西线基本已经没有大碍了,司马昭可以投入全部力量解决淮南问题。   经过一番评估,司马昭认为:以他对诸葛诞的了解,对方一定会吸取当初毌丘俭的教训,不再深入冒进,而是会固守淮南,等待东吴援军,进行长期抵抗。   从实力来看,诸葛诞这几年招兵买马,拥兵近二十万,再加上东吴的援助,总体实力是当初毌丘俭的三倍以上。   兵力有差异,客观环境有差异,自然打法也有差异。毌丘俭只有六万军队,而且没有外援,一旦打起持久战就是死路一条,而这正是司马师对付他的办法。所以毌丘俭除了孤军深入,速战速决以外没有其他选择,他当时的处境是非常被动的。   而诸葛诞就主动多了,他兵力更强,也有外援,和朝廷的实力差距要小得多,他有资本打得更保守一些,因为他有长期作战的本钱。   在这种背景下,诸葛诞要是像毌丘俭一样迅速北进中原,反而不利。因为如果出兵少了就会步了毌丘俭的后尘,而出兵多了则会拉长补给线给对手可趁之机,无论哪样都不是个好方案。   因此,不如依托寿春坚城主场作战,并且打持久战,把上面那个难题留给司马昭。   司马昭虽然准确地判断出了诸葛诞的意图,但这并不能对解决问题起到太多帮助。对于一个实力差异不大,且战术上注重求稳的对手,那就只有硬碰硬一条路了。   之前毌丘俭是“寡而速”,司马师面对的困境是眼前的,因此邓艾第一时间堵住乐嘉并拖慢节奏,是整场战争的点睛之笔;而诸葛诞是“多而缓”, 司马昭面对的困境是长期的,好处就是眼下并没有太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可以从容应对,他有充足的时间征调一支在整个三国史上规模空前的庞大军队。   但在司马昭完成集结之前,平叛大军的先头部队就已经出发了,主将正是在淮南二叛中立下大功的王基。   当时王基已经因功升任镇南将军领豫州刺史,都督豫州诸军事,成为地方上的实权将领。   在淮南二叛中,王基所部驻扎的地点南顿就是最接近淮南军大本营项县的,而这次他又成了急先锋,很快就进军到寿春城下,开始四面合围。   当时司马昭的大军驻扎在项县,还没赶赴前线,因为怕王基在寿春的先头部队有闪失,于是命令他坚守不战。   不过王基属于战术比较激进的那种将领,之前淮南二叛时,他的进军位置就比司马师要求的更靠前,打得也更加主动,这次他同样想给自己加点戏,多次请求主动进攻。   当时从兵力角度来看,王基明显是少于诸葛诞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包围了对手,并且打算主动发起进攻,这明显违背了兵家之道。   王基当然不是失心疯了,因为他抓住了诸葛诞在心理上的弱点。   从战争的开局来看,诸葛诞做得算是相当不错了,他提前积蓄了实力,也肃清了内部,又找到了外援。在准备工作方面,他做得比王凌和丘俭都要好,他对整场战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制定了比较合理的策略,这也是他能坚持得更久的原因。   但随着战局的发展,诸葛诞就开始犯糊涂了。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任何一个作战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虽说最初的计划是依托寿春坚城做长期抵抗,但是目前王基孤军深入,这是一个凭借优势兵力取得开门红的好机会。   但是诸葛诞竟然错过了这个机会,依旧抱着原定计划不放,眼睁睁看着王基完成了包围圈。或许是他对新招募的军队的战斗力信心不足,但是居然连尝试一下都不愿意,这也有点保守得过头了吧。   那么王基又是出于什么考虑,敢于主动发起进攻呢?我认为他是打算用更加主动的姿态来震慑诸葛诞。   当初我们在分析司马懿平孟达时曾介绍过,司马懿仅用了十几天就从宛城到达上庸,狂奔千余里,因此到达的必然只是先头部队,在没有完成主力集结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孟达出城迎战,他没有休整而是立刻发兵攻城,从而震慑住对手,给自己争取了时间。王基应该也是用的这个套路。   另一个原因就是粮食问题,诸葛诞在寿春囤积了大量粮草,足以支撑一年,而当初的孟达也是拥有一年的粮草。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助长他们的保守心理,因为粮多而有恃无恐,不急于交战。   所以说王基也是个心战高手,他准确地抓住了对手心理上的弱点,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成功争取了时间。   不过王基还没来得及取得进攻的授权,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东吴的援军赶到了。   当时东吴的执政者是孙綝,要知道他并非是通过功勋和资历取得的这个位置,而是兄长孙峻把权位传给他的。而孙綝又太年轻,威信根本就不够。从他上位后立刻有人起兵反对他这一点就能看出。   所以说孙綝目前最渴望的就是建立功勋提升威望,而诸葛诞在这个时候遣使来降,对他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于是孙綝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意思基本就是允诺在击退魏军后,他依旧是寿春的主人。   与此同时,孙綝命文钦、全怿、全端、唐咨、王祚众将,率领第一批援军三万人先行出发。   王基虽然包围了寿春城,但是他毕竟兵力少一些,包围圈没有那么严密。而寿春城北的八公山正是王基包围圈的薄弱之处。   在扬州混了多年的老油条文钦注意到了这一点,趁机带队翻山越岭进入了寿春城,和诸葛诞会合。   其实我认为王基大概率是有意为之,就是要放东吴援军进城的,理由就是这支援军在城外的威胁反而要更大。   这三万人虽然不多,但它始终在周围虎视眈眈的话,对王基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   而放这批人进城就不一样了,首先会免除外界的威胁,其次也加速了寿春城粮草的消耗。本来够二十万人吃一年的粮草,现在只够二十三万人吃十个半月了。而且这场战争也恰好进行了十个月左右。   最后一点也就是最关键的,因为东吴出兵太过仓促,第一批援军只是少量部队,而后面的援军还在路上,等它们会合之后,那就很难对付了。   现在把第一批援军放进城,让吴军两部分兵力分开,到时候等朝廷大军赶到,就可以专心对付后面的援军了。我认为以王基的眼光和智慧,做出这种部署是很正常的。   这时候东吴将领朱异率领的第二批援军即将到来,兵力约为三万人,已经抵达寿春以南约一百里的安丰城。而王基传记作安城,应该是同一地点。   或许司马昭考虑之前文钦的援军能翻越八公山进入寿春城,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他下令让王基将军队调往八公山防守。   这个命令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司马昭的战术水平,跟他大哥相比实在差得很远。本来王基已经布置好了防线,也完成了包围圈,诸葛诞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种局面下胡乱调动军队,一旦让诸葛诞看出问题,和东吴里外夹击,王基可就凶多吉少了。诸葛诞和文钦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大将,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王基接到命令也是感觉头大,立刻上书解释,好在司马昭头脑还算清醒,取消了这个荒唐的军令。   这时候司马昭大军的集结也完成了,顺利抵达前线和王基会合。至此魏军的总兵力已经多达二十六万人,在实力上超过了对手。而诸葛诞也为他的保守付出了代价,现在他除了祈祷老天保佑外,已经没有取胜的机会了。   司马昭本人坐镇距离前线不远的丘头。此时他的心中感慨万千,因为丘头对于司马家来说是个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当年司马懿就是在这里逼降了王凌。如今自己统帅大军,沿着父亲的脚步,即将彻底平定淮南,在功业上也将超越父兄。想到这里,他更加意气风发。   但新传来的情报却破坏了他的好心情,两名将领李广和常时不肯出战。   “到这个时候朝中竟然还有魏室的同情者敢跳出来?看来不下重手是难以震慑这群人了。”   司马昭下定决心,立刻传令将此二人斩首示众。   另一方面,对于突出典型也要加以褒奖,这就叫赏罚分明。比如庞会和路蕃二人,本是诸葛诞的下属官员,但是没有受他胁迫,而是突围出来回归朝廷,因此进封庞会为乡侯,路蕃为亭侯。   一番操作过后,军心也稳定了下来。   这一次司马昭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是带着皇帝和太后一起来的,不给曹髦一点操作空间。而且他的理由也很充分:汉高祖平英布,光武帝平隗嚣,魏明帝亲临长安对抗诸葛亮,都取得了成功。因为天子亲临前线,可以激发士气。   虽然魏明帝那个例子有点牵强,但这些大体上也都是事实,所以曹髦虽然聪明,但是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驳,只好乖乖跟他出征。   包围网已经彻底完成,魏军也修筑了坚固的防守阵地,寿春城内的淮南军在错失了战机后已成为瓮中之鳖,除了狗急跳墙拼死突围之外,能做的事情确实不多了。   但由于魏军大部分兵力都在围城,可以自由调动的机动兵力就不多了,因此战局到了现在这一步,威胁最大的反而是城外的东吴援军了   东吴援军主将朱异并非泛泛之辈,当初他跟随朱然攻破樊城外围,又在庐江击败过文钦,也算是江东名将了,但是这次他遇上了一个硬茬子——石苞。   石苞是正始年间司马师担任中护军时期被提拔起来的。最开始由于此人喜好女色且品行不端,司马懿对其意见很大,但是司马师却认为与他的才干相比,这都是旁枝末节,因此坚持要重用他,而且逐渐引为心腹。   其实石苞之前在战场上已经露过一次脸了,他曾在东兴之战中表现出色。此战魏军惨败,只有石苞所部全军而退。战后主帅司马昭也是对他大加称赞。   或许是当时石苞给司马昭留下的印象太深,因此这一次司马昭便把最艰巨的打援任务留给了他。   得知东吴第二批援军即将赶到后,司马昭立即做出了相应部署,命石苞领兵负责打援。   这时东吴第二批援军的主帅朱异率三万人,已经抵达寿春以南约一百里的安丰城(今安徽淮南市安丰镇一带)。   虽然朱异也是个不错的将领,可惜与石苞相比完全不够看。   司马昭军队虽多,但是要包围数量不相上下的淮南军,任务却也很繁重,所以无法抽掉太多兵力与朱异交战,于是只能挑选少量精兵分配给石苞,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之后朱异继续进兵阳渊。关于阳渊我们有必要做个详细说明,因为这关系着吴军的前进线路问题。   今天寿县以南有一大一小两个湖泊,大一些的叫瓦埠湖,小一些的叫安丰塘,但是在古代,西起沘水东至淝水的广大区域之间,有一片大湖,称为芍陂。   芍陂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蓄水灌溉工程,对楚国郢都周边的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虽然在汉代以后由于地质变化以及人工围垦等因素,水域面积有所减小,但也远比今天要大。   而关于阳渊,一种说法认为阳渊在安徽霍邱县东北,也就是寿春以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吴军走的路线就应该是芍陂西岸。   这种说法我认为应该是不准确的。首先渊这个字,顾名思义就是水潭,比如著名的澶渊之盟发生的地点澶渊,就是河南濮阳市境内的一片小湖,而寿春以西并没有这样的地方。   另一种说法认为阳渊是芍陂东南方的一片小湖,这是比较有道理的。   根据《水经注》记载,施水(今南淝河)由西北方注入巢湖(彭蠡泽)。而施水在注入巢湖之前分流,另一条名为枝水,向北注入阳渊,也叫阳湖。   施水又东,分为二水,枝水北出焉,下注阳渊。(水经注)   东吴若是走的这条路线,那就是芍陂以东。这不仅与《水经注》记载相吻合,还与常规的军事理念一致,因为这样可以水陆并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诸葛诞已经降吴,之前合肥一带的防御肯定会向东吴开放。那么吴军就可以从长江一线进入濡须水,过巢湖后进入施水,最后经枝水到达阳渊。   石苞命兖州刺史州泰前去阻击,这位州泰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的资历比石苞更老,是当初司马懿在荆州时期提拔起来的。   州泰的军事履历也非常丰富,早在征讨孟达时他就担任先锋,后来在新城太守期间也有过大胜东吴的经历。遇到了他,朱异注定讨不了好。   朱异本想拿个头功,没想到却挨了当头一棒,被打得大败。州泰乘胜追击,吴军损兵两千。   孙綝本是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态来的,听闻败讯后大怒,亲率大军进兵镬里(今安徽巢湖北岸),令朱异督丁奉、黎斐等,领五万兵马再次出击。   其实对比当时双方的形势,淮南军和东吴一方的劣势并不大,他们不仅总兵力更多,而且吴军近十万的主力在外,威胁性是很大的,因为围城的魏军也不知道东吴援军什么时候出现。   可是淮南军和东吴这两股势力的主帅一个接一个地犯糊涂,诸葛诞是在优势期先当了怂包,痛失好局;孙綝则是太过冲动也太过急躁,使用添油战术这种昏招。   仅从主帅角度看,淮南三叛就是一场比较烂的战争,而军事能力平平的司马昭竟然更胜一筹。   朱异的五万人马这次还是走芍陂以东的水路北上。   芍陂以北有一条河流名为黎浆水,黎浆水注入淮水的支流淝水。在黎浆水以南有黎浆亭,朱异的五万大军就屯驻在这里。   淝水还有一条支流名为阎润水,这条河正好和施水的支流枝水交于阳渊(阳湖),这就是朱异的行进路线。   这样一来长江与淮河的水道就彻底连上了,如果合肥放开口子的话,东吴水军可以直趋寿春城下。   不过要想达到直逼寿春的目的,就必须突破寿春以南最后一道防线黎浆水,而石苞不可能让吴军轻易得逞,这注定是一场硬仗。   目前东吴兵多,石苞没有急于交战。毕竟对方是五万人马,在己方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想要一口气击溃敌军还是很难的。   石苞决定诱敌深入,分而击之。   朱异果然中计,命任度、张震二人挑选六千人组成敢死队,在黎浆亭以西六里处架设浮桥,趁夜色渡过黎浆水,并修筑营垒,准备做滩头阵地。   石苞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之前你有五万人我或许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只有六千人却敢前来送死?   石苞统率的都是仔细挑选出来的精兵,战斗力不容小觑。在他和州泰的奋战下,东吴前部兵马大败。朱异见形势不妙,只好先撤到一座高地上休整。   见无法速战速决,朱异打算先拿下一座据点以便长期作战,目标就选择了五木城。五木城具体地点无法考证,姑且就认为是寿春南部的一座小城。   为了攻下五木城,朱异命人制作箱式战车并围城,估计是为了抵挡弓弩的射击。   但或许是战车机动性太差,石苞和州泰发动了一次突击,朱异又吃到一场大败。   吴军连败两阵,士气受挫,但很快一个更大的打击就将袭来。   之前朱异大军驻扎黎浆亭,而粮草辎重则囤积在都陆——东吴大军驻地黎浆亭以南不远处。   这个安排本身倒没什么问题,但是东吴毕竟长期被阻挡在合肥以南,对寿春一带的山川地理形势不甚了解,而唯一熟悉地形的文钦还不在跟前,因此被魏军抓住了漏洞。   之前泰山太守常时被司马昭斩首,胡烈接替了他的职位。   胡烈和胡奋一样都是车骑将军胡遵之子,当初胡遵在东兴大败,这下胡烈有机会替父亲报仇了。   胡烈率五千人为奇兵,经过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迂回到吴军背后,对都陆发动奇袭,将粮草辎重焚烧殆尽。   这下朱异是彻底没戏唱了,只好返回镬里,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当时孙綝又让朱异领兵三万出战。   这个命令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不可理解的,吴军已经连败四场,士气低迷,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应该尽快止损班师了,就算要继续打,那也得孙綝亲自带队全军出击才有一点机会。   可是之前五万人都战败了,这次派三万人顶什么用呢,这不是去送死吗?孙綝虽然军事能力不高,但也没理由做这样的蠢事。   因此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孙綝其实已经放弃寿春了,他真正要的是朱异的命。   当初孙峻让文钦、吕据、刘纂、朱异、唐咨几人领兵北伐,结果因为孙峻猝死而中止。但在随后发生的吕据叛乱事件中,这几个领兵大将里,只有朱异没有站队,而其他人都支持了孙綝,特立独行的朱异必然招致了孙綝的嫉恨。   这一次孙綝就是要让朱异两难,接受命令则基本必败,那么就以军法处斩;不去就直接以抗命为由处斩,左右都是个死。   当时陆抗看出不对劲,劝朱异别去见孙綝,朱异不听,结果当场被杀害。   后来孙綝又让弟弟孙恩去救寿春,而自己返回建业,但这支救兵却一直在打酱油,直到诸葛诞败亡也没发挥任何作用。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吴军连战连败,又发生了内讧,早就无心再战了,孙恩出兵三万应该顶多就是为了鼓舞诸葛诞的,而真打是不可能的。   目前诸葛诞是彻底没指望了,看起来突围已经是他唯一的生路了,但事实上诸葛诞却没这么慌张,因为他手里还有最后一张底牌,这也是他敢于放弃外围据点龟缩在寿春的真正原因。   孙綝杀死朱异撤兵是在257年九月,等于刚开战三个多月,诸葛诞的外援就断绝了,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而司马昭针对这种情况也做出了相应的判断。   他认为朱异虽战败但并无大过,孙綝杀他就是为了找个替罪羊,以此来安抚寿春城内的官兵,让他们能保持斗志,继续抵抗。   那诸葛诞会有什么反应呢?无非就是三种。要么固守待援,要么拼死突围,要么想办法减少粮食消耗以待时局之变。   既然这样那就以不变应万变,把他们死死围住,同时用计谋迷惑他们,让他们出现错误判断。   具体措施就是放出假消息,说东吴的援军又快到了,而魏军即将断粮,只能把精兵留在前线,而老弱士卒要撤到淮北去休整补给。然后军中口粮改为每人大三升,做出缺粮的假象。   不得不说司马昭虽然在军事部署方面能力平庸,但他玩心理战还是很厉害的,颇得司马懿的真传。   诸葛诞果然上当,对上面的情报信以为真。   其实,在情报方面双方是完全不对称的,淮南军已经和瞎子差不多了,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他们能查知的,也恰好是司马昭想让他们知道的,这就是放弃外线防守的恶果。   诸葛诞认为魏军不能持久,因此没有对粮草使用方面加以管控。在20余万人消耗下,存量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又是两个月过去了,东吴援军连影子都没有,而城外的魏军阵地却岿然不动。   这时诸葛诞的两名手下蒋班、焦彝出来劝他,他们认为孙綝杀死朱异然后回到江东,名义上是再次调兵,其实这都是借口,他已经不会再来了,所以东吴那边就不用指望了。现在趁着粮食还有,士气尚存也可堪一战,应该尽快突围,再耗下去就真的危险了。   不过文钦却另有看法,他的意思是城内不仅有淮南军,还有三万吴军,吴军亲属都在江东,即使孙綝不想救援,被围官兵的家属也不干,他们肯定会上下打点活动。   而且魏国连年征战已到强弩之末,如今围了快一年,却丝毫不见破城的迹象,对方很可能就要发生内乱了,这时候坚守比突围更稳妥。   他们究竟谁说的对呢?这个很难讲,应该说各有各的道理。上策和下策并没有优劣之分,而只有冒进和保守之分。   从结果来看,诸葛诞选择了坐以待毙,最终兵败身死,但这也不能说明蒋班、焦彝就是对的,因为诸葛诞后来也确实如他们所说出城交战了,不过依然没有成功突围。   而文钦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因为在257年年底,寿春城内的粮草虽然已经消耗过半,但也没有到了见底的地步,也就是说城内守军仍然有资本耗下去。   因此现在诸葛诞面临的选择就是,究竟要把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还是交给老天爷,而后者才是他真正的意图——寿春一带每年都会有大雨,届时淮河水位暴涨,便会酿成洪灾,淮南地区也会变为一片泽国。   诸葛诞在淮南这么多年,对当地的水文气象自然熟悉,因此当他看到司马昭在城外平原上修筑阵地准备长期围攻时,立刻大喜过望。   在他看来,等大雨来了,魏军不就不战自乱了吗?   粮草终有用完的一天,那不是长久之计,而淮南的暴雨才是诸葛诞最后的底牌,他坚信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司马昭肯定会吃大亏,这才是他敢于放弃所有外围防线而龟缩到寿春城中的真正原因。   所以说有了这层考虑,诸葛诞根本就不用犹豫,他肯定是不会站在蒋班、焦彝那边的。   可这两人却不识趣,还在继续劝说,弄得诸葛诞也动了杀心,二人一看形势不妙就溜出城去投降司马昭了,这是257年十一月的事。   而到了十二月城内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彻底动摇了寿春守军的根基。   话说这次救援寿春的行动,江东全氏出了很大力气,全怿(全琮子)、全静(全琮孙)以及全端、全翩、全缉(全琮从子)等几名宗族将领都带兵出征了。   而全怿留在建业的两个侄子全辉和全仪恰好在这个时候惹上了官司,他们因为心中恐惧,就携带家眷和部曲投奔司马昭了。   这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司马昭身边的智囊钟会却以敏锐的眼光从中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献计让全辉和全仪给寿春城内的全氏家族成员写一封密信,就说东吴朝廷怪罪他们久战不利,要诛杀全氏家眷。   其实这也并非什么多么高明的计策,但它却准确地抓住了全氏诸将的心理弱点。   本来被围几个月,已经惶惶不可终日,又得到即将被清算的消息,顿时就战意全无。   很快,全端和全怿就率领几千名部下出城投降了。   这一次对守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蒋班、焦彝的投降毕竟只是他们个人行为,而这次可是真正的成建制的投诚。   到了这个时候,诸葛诞是彻底急了,如今粮草是真的不多了,城内守军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而魏军的包围圈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   至于他期盼已久的暴雨更是没影的事,虽说淮南多雨,但凡事总有个例外,257年当地发生了罕见的旱情,超过一年都没有下雨。   说诸葛诞倒霉吧,这其实也只能怪他自己。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事情终究是要靠自己解决的,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上天垂怜的话,上天也最终会抛弃他。   如果早点打得主动一些呢?或许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吧,诸葛诞可以说是自作自受。   诸葛诞就在这种极度焦虑的心态中迎来了258年的元旦,他已经没心思过节了,再不突围就真的死定了。   诸葛诞和文钦、唐咨等人做了精心准备,建造了大量攻城器具,并发动了决死突围。   魏军用投石车和火箭进行还击,将他们的攻城器具悉数破坏。   经过五六天的激战,寿春守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但依旧没能打破包围圈,只好退回城内。   接下来寿春守军的日子更加难过,由于粮草消耗殆尽,大量士卒出城逃亡,前后多达数万人。   这时有人觉得时机已到,应该发起总攻了,但司马昭却觉得暂时还不用急。   因为诸葛诞、文钦和唐咨三人各自心怀鬼胎,目前他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越是进攻他们就越团结。如果不进攻,他们没有了外部压力反而会发生内讧,到时就是不战而胜。   司马昭的推断非常准确,战局的恶化让文钦也很着急,将近一年的大旱也让他始料未及,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出一个“妙招”。   文钦建议把北方人都放出城去,只留下吴军坚守,这样就可以节约粮食,以便继续消耗下去。   其实文钦的建议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有一定道理,当时诸葛诞的近二十万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本地人,而是淮北人,这个数量达到了十几万。而淮南本地人只有四五万。   在当时的情况下,淮北人就是个巨大的定时炸弹,他们士气低落且思乡心切,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而偏偏这个群体占据守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当初毌丘俭北伐的时候,这批人就是如此溃散的。   而淮南本地人相对会好一点。至于东吴人,由于是在异国他乡作战,即使跑出去活路也不大,所以除了死战到底以外没什么其他选择,对他们倒是可以放心。   如果遣散北方士兵,既能排除不稳定因素,提高军队凝聚力,又能节约粮食,确实是个渡过难关的办法,但关键是这只能让诸葛诞自己想通,而不能由文钦说出口。   在诸葛诞看来,本来他在兵力上占绝大多数,自然也有话语权。现在文钦要把他的兵力遣散,等诸葛诞成了光杆司令,那岂不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吗。   再加上二人关系一向不睦,诸葛诞难免会怀疑文钦的动机。   其实可以选个折中的方案,即遣散所有淮北士卒,留下淮南士卒和吴军守城。   这样一来,首先淮南兵是诸葛诞亲自招募的,还是本地人,忠诚度会胜过淮北兵一些。   其次淮南兵在兵力上也是吴军的一倍多,诸葛诞仍然能在兵力上压倒文钦以掌握话语权。   最后,这个方案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粮草消耗速度。   不过文钦说话不过大脑,直接来了个一刀切,这就彻底激怒了诸葛诞。他一贯就是做事不计后果,不顾形势,最后得罪了太多人。之前有曹爽孙峻等人罩着他还没什么,而这次冲动的言行终于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文鸯和文虎因为在小城领兵而逃过一劫。二人听说父亲被杀,打算带人回去报仇,无奈指挥不动手下士兵,或许士兵们觉得以寡击众没什么希望所以不想去送死吧。文鸯、文虎无奈,只好出城投奔曹魏。   有人建议司马昭杀此二人,毕竟文鸯还是间接害死司马师的凶手,但司马昭却想借用他们施行攻心之计,于是赦免了他们,并封为关内侯。又令人在城下大呼:“文钦这个大反贼的儿子都能加官进爵,你们还怕什么?”   这下守军最后一点战意也被磨灭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盼望早日城破以便投降了。   司马昭见攻心之计奏效,立刻下令全线出击,四面猛攻,寿春守军士气全无,根本不敢抵抗。   诸葛诞自知势穷,只好带少量亲信,出城逃亡,但这为时已晚。   之前我们在介绍司马懿平定辽东的文章中曾讲过,小股兵力在大军搜捕面前完全无可遁形,所以诸葛诞很快就被胡奋所部追上斩首,并夷三族。   说来也巧,就在寿春城刚刚陷落的这天,久违的大雨倾盆而下,魏军的营垒全被大水冲毁。哎,这就是命啊。   总体来说,诸葛诞落得这个悲惨结局算是他咎由自取,在整场战争中,他的表现都比较拙劣。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还有不少心腹愿意给他殉葬。   当初诸葛诞花费巨资,收买了数千名死士,其中有数百人宁死不降,时人谓之田横。   再说吴军的几名将领,其中文钦已死,全氏诸将早已投降,剩下的唐咨、王祚等人也只好请降。随之投降的还有剩下的一万多东吴士卒。   有人劝司马昭坑杀降卒,但司马昭没有答应,他认为应善待降卒以示宽大。而唐咨本是魏将,在曹丕时期投奔东吴,这次他也得到了赦免,而其余东吴降将也都授予官位。   东吴方面见司马昭没有为难投降的官兵,也就没有追究他们留在江东的家属,这个结果算是皆大欢喜。   之前我们说司马昭军事能力平庸,不过他倒是有个优点,就是能听人劝。战后司马昭也做了相关检讨,承认当初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下达了全军转移八公山的错误命令,全靠王基据理力争,力挽狂澜。   可是他前脚检讨完,后脚就又开始犯糊涂了。他想携着大胜之余威轻兵深入,用唐咨等降将的名义招降他们的家人和以前的部属等,甚至要一举灭吴。   或许司马昭看东吴在这次寿春之战中损失了几万军队,觉得对方已经元气大伤了吧。   这个实在是想得太多了,大军苦战将近一年,对国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这时候别说轻兵深入,就是打一次大规模的南征都不可能灭吴。要知道东吴虽然损失大,曹魏损失更大。   南征需要淮南做后盾,如今淮南经历了十个多月的战火,期间先是大旱又紧接着大涝,这对淮南地区的破坏太大了,短时间是无法恢复的。   幸亏又是王基出面进行阻止,他举了两个眼前的例子:当初诸葛恪东兴大胜何等风光,然后穷兵黩武很快就吃到新城大败;之后姜维洮西大胜,转年就因为轻敌冒进大败于段谷。   因此,大胜之后由于轻敌葬送好局是要不得的。   司马昭听到这些也冷静了下来,他从善如流,放弃了南征计划。   虽说此战首功是斩杀诸葛诞的胡奋,但司马昭最终能够顺利平定淮南并全身而退,主要还是归功于王基的智慧。   从249年王凌开始密谋到258年诸葛诞败亡,淮南的动乱历时九年才彻底平息下去,在此期间,司马家经过三代领袖的奋战,才终于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淮南三叛虽然结束了,但却余波未平,曹魏和东吴的朝堂中暗流涌动。同是权臣,但司马昭和孙綝却将迎来迥然不同的命运。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为什么说出这两个字苗族姑娘会翻脸?一起来了解!

原标题:为什么说出这两个字苗族姑娘会翻脸?一起来了解!众所周知,我们是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以外,其他都的少数民族都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居住地,而且在他们当地的生活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现在,就有不少朋友在选择外出旅游的时候,会去到一些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好好体验一下当地人的风俗文化与生活习惯,

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中大结局说重夕忘了华曦,最后想起来了吗?

展开全部华曦不知道自己站在那里看了他多久,她等了五百年,每一天都在想,重夕曾经等过的九千年他是怎么渡过的?他怎么能等那么久?而她连一天都觉得那么难熬……太阳缓缓西斜,将整片镜湖都染成了绚丽的金色。镜湖和天空倒影,

医生才知晓的40个健康常识,快来了解一下!

因为不了解,很多时候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做了毁健康的事儿,今天总结了40条医生才知晓的健康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看看!疾病预防1老人常咬到舌头,可能是中风前兆偶尔咬到舌头是正常现象,不是想吃肉了。经常会被咬着,常见出现的问题可能是中风

常见姓氏分布来了,看看你的姓氏在哪个省份最多|河南省|广东省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4日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姓氏在我国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王、李、张等二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陈、黄、吴等二十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刘、孙、高等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东;邹、熊、万三个姓氏人口

技术大佬职位来了!亚马逊CEO在全球热招55000个技术岗位

原标题:技术大佬职位来了!亚马逊CEO在全球热招55000个技术岗位新智元报道来源:网络编辑:啸林【新智元导读】Amazon将在全球范围内大举扩招技术和企业岗,欲招聘55000个岗位,其中15000个将是美国以外的岗位。各位程序员大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投份简历了呢?Amazon全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