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生活 > 点滴
赝品:历史嬗变中的国画仿摹品 推荐
花火 2018-03-23 11:54:11

JqC我酷网

图1:元赵孟頫秋郊饮马图故宫博物院藏JqC我酷网

仿摹画JqC我酷网

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临摹、仿作和假托画等,统称赝品、假画。古往今来,历代名家均从临摹起步,再到仿意并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五代周文矩、宋代李公麟、明代仇英、董其昌、清代石涛、“四王”和现代张大千、吴湖帆等大师则是一代临仿高手,留下诸多经典之作。宋元嬗变对中国文化与绘画艺术影响深刻,绘画艺术主流由宫廷绘画骤然演变为文人画,民间赝品画应运而生。明清之后,随着书画市场的兴起,中国画赝品和伪作逐渐增多,鉴赏成为一门专业。潮河边人曾网游全球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网站,浏览了大量中外古画,现仅就仿摹品谈点观感。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2:明清人画裴宽秋郊散牧图(画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JqC我酷网

▌摹本:重读本博误传的唐画赝品JqC我酷网

裴宽《秋郊散牧图》(图2)是潮河边人博客发表并在网络上被不断转载和复制的仿摹画。当时,误以“唐裴宽秋郊散牧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注释。然近日一知名刊物约稿,笔者在重审原图册时发现,大都会艺术馆所藏的此幅作品乃明清人所为。一方面,查阅《宣和画谱·卷十三》曰:“裴宽,绛州闻喜人。季父漼有闻于时。宽粗以文词进,多从辟举,所至皆有能穪。明皇朝为范阳节度使兼采访使,颇受眷知。《唐史》有传,不言宽能画,惟云:“骑射,弹碁,投壶特妙。”以此推之,能画可知。大抵唐人多能书画,特着不着耳。由是所画传于世者不多,故为传记谱録不载。今御府所藏一:小马图。”也就是说,大都会艺术馆所藏的此幅作品未录入《宣和画谱》,《秋郊散牧图》真实性即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再次搜索网站注释为“Period:Ming(1368–1644)orQing(1644–1911)dynasty,CreditLine:JohnStewartKennedyFund,1913”,即此幅为1913年JqC我酷网

收藏JqC我酷网

的明代或清代人作品。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3:明清人画裴宽秋郊散牧图(局部)JqC我酷网

重读,意味知错必究。原因有三:一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网站提供的原图(图3)题识为“唐汜阳节度使裴宽秋郊散牧图真迹”,注释为“Artist:FormerlyAttributedtoPeiKuan(Chinese,Tangdynasty)”,即曾传为唐代JqC我酷网

画家JqC我酷网

裴宽作品。二是此幅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大画家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图1)极为相似,两图所绘清秋郊野场景、着红色衣袍唐装圄官和所率十匹骏马神态均如出一辙。特别是故宫网站介绍“赵孟頫擅长人马图……人马画中的人物均著唐装,风格既具‘复古’的唐画之韵……此图属仿唐人的工笔设色画法……”。即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的母本或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作品。三是网传明代书法家吴余庆跋裴宽秋郊散牧图(图4):“霜蹄踣铁玉鬃长,定是天闲真乘黄。逸态忽思沙苑栗,老奚控断紫游缰。临川吴余庆。”从另一视点使笔者误将《秋郊散牧图》当真迹。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4:吴余庆跋裴宽秋郊散牧图JqC我酷网

▌误识:乾隆被蒙的四美图JqC我酷网

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帝曾将《女史箴图》、《潇湘卧游图》(图6)、《蜀川胜概图》和《九歌图》合称为“四美图”,并置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之静怡轩西室把玩。他在《蜀川图》(图5)中铭文曰:“李公麟《蜀江》卷,寻丈间有万里之势,脱尽笔墨痕,与造物者游矣。董文敏题公麟《潇湘图》,谓此卷与《九歌》及顾恺之《女史箴图》,皆顾中舍所藏名卷之最。”可见,“四美图”于晚明时为松江顾氏JqC我酷网

收藏JqC我酷网

,曾经董其昌的品赏。乾隆发现四名卷再次重聚一堂十分欣喜,令董邦达绘《四美具合幅》册页和《四美具合幅图》轴以志此事,并仍认为《女史箴图》为顾恺之原本,另三件为北宋大家李公麟所绘,但后经专家考证除《女史箴图》为宋摹本外,其他三卷均非李公麟所绘。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5:南宋佚名(旧传李公麟)蜀川图卷乾隆-铭文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JqC我酷网

其实,帛画和宣纸画JqC我酷网

收藏JqC我酷网

期一般不过千年,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南朝梁代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卷、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梁元帝萧绎《职贡图》卷和辽宁博物馆的唐代张宣《虢国夫人游春图》卷等名画均为摹本,乾隆误识顾恺之摹品可以理解。而据《宣和画谱·卷七》载,李公麟“始画学顾陆与僧繇、道玄及前世名手佳本……凡古今名画,得之则必摹临,蓄其副本,故其家多得名画,无所不有……今御府所藏一百有七”。可见,李公麟仿摹前人和传世作品较多,他的作品又成为后人仿摹对象,乾隆被蒙也在所难免。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6:南宋李氏笔(旧传李公麟)潇湘卧游图卷(局部)东京国立博物馆藏JqC我酷网

▌代笔:宋徽宗签题可否当赝品JqC我酷网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关注艺事、醉心书画的帝王,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广收名画巨迹,编纂皇家绘画JqC我酷网

收藏JqC我酷网

的书画著录——《宣和书谱》与《宣和画谱》,建立翰林图画院并完善其制度,还依据自己的艺术思想、审美观念指导画院画家的学习与创作,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成为中国书画史上最具成就的艺术家皇帝。据本博粗略统计,由其签题的绘画包括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职贡图》、孙位《高逸图》、韩幹《牧马图》、王维《雪溪图》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25幅。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7:传宋赵佶听琴图故宫博物院藏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8:传宋赵佶芙蓉锦鸡图故宫藏JqC我酷网

JqC我酷网

图9:传宋赵佶文会图台北故宫藏JqC我酷网

“御题画”并不代表“御画”。蔡京之子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独丹青以上皇自擅其神逸,故凡名手入内供奉,代御染写,是以无闻焉尔。”也就是讲,宋徽宗题名与画押的作品中有诸多为代笔。目前流传于世题为赵佶的作品中,艺术风格呈现出工致细腻与偏向粗犷两种迥然有别的面目。通过笔墨风格比较分析,徐邦达等指出工致细腻的《听琴图》(图7)、《芙蓉锦鸡图》(图8)、《文会图》(图9)和《腊梅山禽图》(图10),不是赵佶所作,而是画院画家的作品。但如若我们以当代观念艺术的核心价值观来衡量,以上四幅作品即便是代笔,也可称为宋徽宗原作。JqC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金声玉振 推荐

作者:金海鸥来源:中国艺术报曾侯乙墓十弦琴曾侯乙甬钟中国礼乐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我国乃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治国经验与教训亦最丰富。然而,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却经历过数次严重的打击甚至中断。据史

历史悠久的“拍卖”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推荐

拍卖,是商品交易中最为活跃,最为公正、公平、公开的一种商业形式,这种商品交易形式在我国魏晋(公元220年)时期已经产生,隋唐(公元581年)时期,更名为“拍卖”,唐玄宗二十五年“通典”记载,典当品三年不赎者即可

姓氏探源丨吴兴沈氏原来已有1900多年历史了 推荐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黄慧仙“其实古时说法,后世子孙取名应当避自己上三代长辈的名讳。”“光武帝刘秀当年授侯爵,他之所以不受,可能是看到政局中有着某个致命漏洞,才坚辞不受的吧……”听到这样的对话,或许你

竹风神韵,李传波精美国画竹子大图欣赏 推荐

“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从魏晋“竹林七贤”的高标自诩,到唐代韩愈“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的由衷赞美,再到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痴心偏爱,“竹

竹风神韵,李传波精美国画竹子大图欣赏 推荐

“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从魏晋“竹林七贤”的高标自诩,到唐代韩愈“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的由衷赞美,再到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痴心偏爱,“竹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