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生活 > 点滴
细读石窟绘画窥见敦煌艺术 推荐
伊文 2018-04-13 11:25:55

【文化视角】HcU我酷网

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东西方世界的面貌慢慢发生改变。在唐人的心目中,中国的长安就是世界的中心,甘肃的敦煌就是一个华戎交汇的时尚城市,正所谓“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在某种意义上,丝绸之路是一种象征,经济富强的象征,文化自信的象征。敦煌就是这段盛世的见证者,敦煌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血脉。HcU我酷网

随着交通日益便捷,如今每天数以千计的中外游客怀揣对敦煌的好奇奔向莫高窟。然而短短的洞窟讲解,根本无法满足游客求知的愿望。即便置身洞窟之中,千年尘封的历史,总是让人感到亲切却又陌生。在新时代如何使用多元的新型手段,展示和传承敦煌艺术,这是摆在今天敦煌学人面前的重要问题。陈海涛和陈琦联袂出品的新书《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以及《舍身饲虎》《降魔成道》等系列动画作品,无疑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探索。HcU我酷网

敦煌艺术的多元再现HcU我酷网

经过千年岁月的侵蚀,第二五四窟原本鲜亮的宝石蓝稍稍显得凝重了一些。这种颜料来自千里之外的古代阿富汗。可以想象,这样一处造价昂贵的洞窟,必然是经过周全设计和精心绘制的。在今天来看,无论是洞窟结构、雕塑还是壁画,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因此它也就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图说敦煌二五四窟》选择这样一个洞窟进行讲述,也是匠心独运。HcU我酷网

全书分为六章,外加两个附录,10万余字,385幅图片,用文字和图片构建起一个洞窟,内容包括洞窟开凿的历史背景、极负盛名的两铺本生故事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尸毗王割肉贸鸽》,以及独领风骚的佛传故事画《降魔成道》,最终结合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综合目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再现了当年洞窟宗教仪轨。结语部分则是把第二五四窟放在整个南北朝时期美学范畴所进行的评价。整体内容结构完整,一气呵成。HcU我酷网

有趣的是,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封上的二维码,欣赏两部解构第二五四窟壁画故事的动画短片《舍身饲虎》和《降魔成道》。短片都包含两部分,一部分讲述故事,另一部分科普艺术价值,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呈现敦煌艺术的前世今生。HcU我酷网

讲好敦煌故事HcU我酷网

在笔者看来,《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主要讲述了四个故事。HcU我酷网

其一,这是一个誓死守卫家园的故事。474年,北魏朝堂举行了一场辩论。核心议题是,面对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北魏朝廷是否需要把敦煌人内迁到凉州(今武威)。那时丝绸之路已然形成,不仅是商贸之路,还是军事通道,敦煌自然是这条道路上的咽喉要地。从今天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敦煌是北魏政权西部的门户,敦煌以东的河西走廊是重要的军事缓冲区。丢掉了敦煌,外族势力长驱直入,直接冲击陇右和关中,洛阳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北凉和西凉对敦煌的争夺、李唐和吐蕃在敦煌的对峙,都反复说明敦煌不能失去。北魏朝堂的士大夫、戍守边陲将领的头脑中并没有今天“地缘政治”的概念,依然选择在莫高窟崖面极佳的位置开凿一个造价不菲的洞窟,一方面是表达宗教信仰,另一方面更代表着一种决心,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HcU我酷网

其二,这是一个关于奉献与坚忍的故事。第二五四窟中后部南北两壁绘制了本生故事画。内容是萨埵太子为了救助饥饿的老虎和嗷嗷待哺的虎崽牺牲了自己;而尸毗王为了解救老鹰嘴下的鸽子奉献了肉身。这两则都是宗教故事,但是佛教文化在中国经过千年融合和发展早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鹿乳奉亲,就来自佛教典籍,原型是睒子孝养失明双亲。经过不断被筛选与提炼,这些故事依然在滋养着今天的国人。来自第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画》同样也是本生故事,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被搬上荧屏,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2000年后它又走进了课本,故事赞扬了善良、勇敢、感恩与诚实的美德。HcU我酷网

其三,这是一个诠释工匠精神的故事。莫高窟就像一座艺术丰碑伫立在宕泉河畔,矗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然而在丰碑之上,却极少雕刻艺术创造者的名字。在本书的末尾,作者呈现了一张来自第二五四窟工匠掌纹的照片,这是我们能够发现为数不多的“落款”和“签名”。关于他们的资料可谓少之又少,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这4.5万平方米的壁画,读到那份匠心。本书第二、三、四章详细解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降魔成道三铺故事画,从中国传统美学“势”的角度,为读者呈现出画中的玄机。虽然莫高窟开创初期,汉地工匠大多直接模仿来自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的粉本,但是依然利用传统手艺,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本书特以《降魔成道》人物姿态的拿捏和尸毗王造型的修改进行了阐述,这是一种守护与创造、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吸引了无数艺术大师流连忘返,唏嘘赞叹。HcU我酷网

其四,这是一个讲述文化自信的故事。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讲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对外交流的桥头堡,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的佛教壁画、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风格的雕塑、希腊风格的装饰图案、阿富汗的青金石颜料……而所有这一切都包含在这座模仿汉地木构建筑的殿堂里,它就像是一个融合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元素的熔炉。面对异域文化,中国文化显示出海纳百川的气度,敞开胸怀,兼容并蓄。之所以如此开放,终究可以归结为文化自信。也正是拥有这份自信,中国文化才历久弥新,愈发璀璨。HcU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艺术品市场价值走向多元化 推荐

方翔:艺术品市场正在摆脱由藏家偏好来决定价值的时代,东西方审美、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价值更多元。作者:方翔为FT中文网撰稿刚过去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似乎有点让藏家失望,特别是一件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北宋定窑黑

国家级“双协”会员辛有芳艺术简介及作品风格解析 推荐

辛有芳,别署涛沙、赏晴斋主人、林云堂堂主,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河北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画艺术创作院导师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作品在

国画大师齐白石后人朴喆——齐派艺术 推荐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从古至今,画坛出现不计其数的画家,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开创独特

刻刀下 推荐

王成孝近照。王成孝的蛋雕作品。蛋壳常见,蛋雕却极少见到。你一定无法想象,在一个蛋雕艺术家的刻刀下,蛋壳会焕发出怎样的生命力,它不仅会成为陈列在展柜上的艺术品,还能作为一种孕育生命的容器,以一种崭新的姿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艺术生态 推荐

来源:中国美术报《清明上河图》无疑是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一般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图中所绘可与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相关内容相对照。①开卷处画汴京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