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生活 > 点滴
竹林七贤砖画中的“古琴” 推荐
资慧 2018-04-16 16:34:27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模印砖画7wU我酷网

南京博物院藏7wU我酷网

萧征宇7wU我酷网

近日,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重要馆藏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南朝时期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因现身央视《国家宝藏》节目而名声大噪。7wU我酷网

整幅砖画长约7wU我酷网

4.8米,高约0.8米,出土于南京西善桥某南朝大墓中。虽然墓主人尚未确论,但是根据墓道形制、出土砖画、建制等级等信息,大部分证据皆指向南朝宋的两位废帝中的某位(林树中先生《再谈南朝墓》)。7wU我酷网

砖画所描述、涵盖的历史信息非常之丰富。笔者在作为南京博物院志愿者讲解员的工作期间,时常会向观众介绍、讲解该国宝级文物,其间也发现了砖画中一处很有意思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错笔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此砖画画面中共有八人,在展厅中面对砖画,右四是嵇康、左一是荣启期。这两位时隔近六百年而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同框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高士有一共同特征:与砖画中其他人物不同,荣、嵇二位都是盘腿而坐,膝上置琴。7wU我酷网

史载荣启期乐天知命,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嵇康更是琴界高手,曾作《琴赋》,说: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及其初调,则角羽俱起,宫徵相证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据载,嵇康曾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琴曲传世。及至嵇康行刑赴死之时,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顾日影而索琴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一曲终了,推琴而叹,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广陵散从此绝矣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可见他非常懂琴、善琴、爱琴。7wU我酷网

笔者曾经无数次近距离观察砖画中的形象、线条,在秀骨清像的美学情趣之下,画中各种具象之物、之人,都很值得深究,其中就有前述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错笔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错笔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即是放置于荣启期和嵇康膝盖之上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琴为四艺之首,儒家将琴学提升到超越其他乐器的地位。古人语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君子无故,不撤琴瑟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士大夫居家的标准形象是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左琴右书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古人人格精神的一种高超境界是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剑胆琴心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因此,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位之高,触用之频,与人之亲近,远胜于今,而古人所状画描摹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形象和摆放方式,也大多是非常准确的。7wU我酷网

目前传世最久且依然可以弹奏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是唐代器物。形制与今天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古琴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基本一致。有七弦,十三徽,琴额、岳山在右,琴尾、龙龈在左,十三徽在一弦之外,即远离弹奏者的一边,弹奏者右手抹挑勾剔,左手吟猱绰注,这种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形制与演奏方式,至少有实物证明,自唐代开始,便基本定型。比如顾恺之《斫琴图》,其中琴的形制与后世相同,与前朝汉代初期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不同;北齐《校书图》,其中琴的形象与唐琴无两,而且一琴横置时,也是琴额右置,琴尾左置;宋徽宗《听琴图》,其摆放位置、弹奏姿态非常标准,与当下相同。往后还有元朝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明朝杜堇的《梅下横琴图》、清代禹之鼎《幽篁坐啸图》等。民国之后,古琴渐从文人案头消失,对琴的陌生导致了很多文艺作品的摹画错误,今天不少影视剧里,古琴的摆放方向、方式,常常错误。7wU我酷网

说回《国家宝藏》中袁弘先生所饰演的嵇康。第一眼看到嵇康抚琴的镜头时候,我相信很多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琴人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都会发现,其古琴摆放方向反了。但是,这次袁弘不需要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背锅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央视也不需要背锅,因为他们所演绎的,正是南朝竹林七贤砖画的真实画面。7wU我酷网

可以说,这幅国宝级文物里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摆放方向本身反了。7wU我酷网

还要说明的是,并不是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方向摆放反了,而是整个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制作错了。7wU我酷网

从目前所存实物的唐代古琴来看,甚至从目前所存汉代陶俑、南北朝图画资料来看,如果我们就认为古琴是唐琴以及汉俑、南北朝画作中的模样,那么竹林七贤中砖画中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并不曾真实存在于中国古代。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历史源远流长,此处不做过多叙述,就看离七贤年代较近的前朝,汉的琴,以及后来南北朝的琴,可以看出端倪。中国古代弦乐,汉之前最著名的几种:琴、瑟、筑。琴的形象,屡见于汉代陶俑,甚至有实物出土,如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马王堆汉墓中的七弦琴等等。7wU我酷网

汉中期以前的琴,与后世琴有两点大不同:一是汉中期以前的琴的发音腔只有琴体的一半,而汉中期之后乃至南北朝的琴,从出土陶俑和传世图画上看,发音腔已演变至全体,与今琴相同;二是汉中期以前的琴没有琴徽,而南北朝的琴,甚至魏晋时期的琴,已经具有琴徽。7wU我酷网

譬如砖画中的荣启期与嵇康的琴,都是带有琴徽的。有朋友说不对,荣启期所在的时期,琴是没有琴徽的。这话说得不错,但是我们所看到的砖画,是南朝的砖画,因此其上的人、物,我们应以南朝的社会现实视之,而不是春秋。这就譬如读《金瓶梅》《水浒传》,我们始终要记住,虽然小说家言,构筑了宋代的历史背景,但是其具体社会现实,衣饰、官制、食物、地理等等,都是明朝的状况。因此,砖画中非常明显的琴徽,也就代表着南朝时期琴的特征。同样,在嵇康的《琴赋》中,他也说到: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笔者曾仔细数过嵇康膝盖上的琴的徽位,除去被他双手挡住的大致三个徽位,还有十个徽位,也就是说,当时的徽位,应该和今天的一样,是十三徽。7wU我酷网

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琴较之汉代中期之前的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不同,几与后世之琴相同。可以大胆判断,此时之琴与后世之琴,还有些不同,或许在于弦数。譬如自战国以降,琴弦有十弦、五弦、七弦不等。同样是嵇康美男子,他的诗里也曾写过: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而最晚至唐代,琴已定型为七弦。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古琴这种乐器由古代器型转向现代器型的过渡时期。7wU我酷网

那么,在这个过渡的时期,是否会出现类似于砖画中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错误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琴呢?也就是说,琴额岳山在弹奏者的左手边,琴徽向外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而非唐之后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实物,琴额岳山在弹奏者的右手边,琴徽向外?考察前面所罗列的陶俑、画作,我们几乎可以判断,所有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古琴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演奏,都与今日一致,琴额岳山在弹奏者的右手边。7wU我酷网

这样看来,如果砖画中的古琴只是摆放方向错误,琴额岳山放在了左手边,那么琴徽就不会安放在面向观者一边,而是会在靠近弹奏者一边。但是,砖画中的琴,琴徽偏偏又出现在面向观众的一边,那就是说,这位制作砖画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母本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的画师,凭空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制造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出来一个不曾存在过的乐器。7wU我酷网

这幅砖画中的琴,其刻画之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简单而具体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考》论及此砖画中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之语),确实可见画匠的良苦用心。但是可惜,这两张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都画错了。这错误不仅仅是摆放的错误,更是器物本身的错误,原因不外乎两点:一为画匠对文人士大夫生活的不熟悉,而高阶层的文人士大夫们并没有认真深入作坊或者墓葬中仔细审查,从《世说新语》《两晋史》《南朝史》可以看出当时士大夫阶层与劳动阶层的隔绝、文人们的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不接地气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二为当时的琴正处于发展成熟没有完全定型的历史时期,再加上瑟、筑等传统乐器的混淆,故而导致了画匠的迷惑模糊。7wU我酷网

到了魏晋南北朝及以后,中国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7wU我酷网

逐渐定型,七弦、十三徽、发音腔长及全体,其所承载的雅音正声,也成为了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之音,流传千古,响遏行云。7wU我酷网

(作者为南京博物院志愿者讲解组组长)7wU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藏在西方名画中的细节:最后的晚餐吃了什么 推荐

来源:博雅好书即使是西方美术史上无人不晓的伟大作品,其中的细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恰恰有可能经历程度不同、饶有意味的变化,有时令人惊讶不已。在这里,我们以时间前后为序,胪陈若干个案,或可加深我们对细节

“油画中国” 推荐

2月10-26日,“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国内汇报展”(杭州站)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参展画家以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为主体,以及部分来自中国油画界的其

西方绘画中的美食 推荐

彼得·阿尔岑肉铺与圣家施舍伟恩·第伯奶油蛋糕达利思忆中的女人■黄俊娴乔布·贝克赫德的《烤面包师》中,荷兰面包店主已经吹响了号角。面包、卷饼、脆饼真是逼真,画面洋溢着一种愉快的商业气息。此外,在印象派大

宋画中的宋人生活 推荐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熟悉的宋画还是要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宋画在哪里?保存至今的上

邹城出土的这件千年古琴 推荐

读书听琴是古代文人的清雅心志。上世纪70年代初,在邹城市(原邹县)尚寨村的明代鲁荒王朱檀墓中,出土一件唐代雷琴,琴名“天风海涛”。鲁荒王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因为迷信长生之道服食丹药而导致双目失明,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