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生活 > 点滴
慈禧太后与和田玉的故事 推荐
花火 2018-02-23 11:15:13

来源:珠宝快爆2DO我酷网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新馆内陈列的众多奇石中,有一块并不起眼的大石头,而它却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和田玉”。早在中国地质博物馆还位于羊肉胡同时,“慈禧和田玉”就高高地矗立在大门的进口处,成为地质博物馆唯一的“镇馆之宝”。2DO我酷网

2DO我酷网

“慈禧和田玉”材质为和田青玉。和田青玉在和田玉中硬度最高,玉质细腻温润、玉色深重且纯正一致,整体呈现刚劲之气,寓意基业长青,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国玺的主要选材。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权的清二十五方宝玺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玺,所以和田青玉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玉”。和田青玉不仅受历代帝王喜欢,就连统治大清国近47年的“圣母皇太后”慈禧也视它为挚爱,据说慈禧对和田青玉的喜爱已达颠狂的程度。2DO我酷网

慈禧下旨寻青玉制作棺材2DO我酷网

慈禧太后一辈子饱受内忧外患,两次被迫离开京城逃命他乡。到了1905年,她好不容易挨过了七十寿辰,知道时日无多,就像千古帝王弥留时的想法一样,打算找一个自己能够在万年后也能永远安身的大玉棺。或许是喜欢缅甸绿色翡翠的缘故,慈禧也疯狂喜欢上了新疆出产的和田青玉。于是,这个寻玉的任务就落到了新疆官吏的头上。但是,和田地区玉龙喀什河中的籽料块头通常较小,无法满足制棺的要求,所以只能到产玉的昆仑山上去寻找。2DO我酷网

巧遇“超级巨无霸”2DO我酷网

2DO我酷网

制作完整的玉棺需要非常大块的玉材,即便是在被誉为“群玉之山”的昆仑山上想找到符合要求的玉材也绝非易事。好在匠人们踏破铁鞋,终于找到了这样一块庞大的和田玉山料,它长约三米,宽约二米,厚约一米,足足有二十来吨重。众所周知,乾隆和田青玉《大禹治水图》是中国古2DO我酷网

玉器2DO我酷网

中的“巨无霸”,才重约五吨。当年,玉工将这样一块玉料从2DO我酷网

新疆和田2DO我酷网

密勒塔山完整地运到北京就花了至少三年时间。2DO我酷网

2DO我酷网

▲乾隆时期《大禹治水图》2DO我酷网

运输之难难于上青天2DO我酷网

据清代一首名为《瓮玉行》的诗记载:运输这块大玉料,需要使用轴长11米的特大专车,前面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面有上千名役夫扶把推运,遇到冬天则泼水结成冰道在上拽运,每天只能走七八里地。那么,运输这块二十来吨重的玉料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在那个没有机械工具、没有公路交通、运输极为不便的年代里,匠人们要把这个庞然大物从山上运到山下,再运到京师,真可谓:难于上青天。2DO我酷网

2DO我酷网

由于史料的缺乏,不仅运输情况不明,而且大玉的具体产地也不得而知。我们只能根据2DO我酷网

新疆和田玉2DO我酷网

的史料记载,推测慈禧和田玉最可能的产地是西昆仑山中的密尔岱山,就是与《大禹治水图》山子产自同一地区。2DO我酷网

玉料未到京城慈禧就已驾崩2DO我酷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玉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被折腾到了山下,又好不容易运到千里之外的新疆库车县的时候,噩耗突然从京城传来——慈禧太后于1908年11月15日在中海仪銮殿驾崩了!葬礼近在眼前,玉棺这“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玉棺工程也只好作罢了。2DO我酷网

2DO我酷网

▲慈禧太后出殡的震撼场面2DO我酷网

玉工解放竟砸玉泄愤2DO我酷网

慈禧驾崩,这对于运玉工人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喜讯,寻玉、搬运的艰辛让他们恨透了这个穷奢极侈、大权独揽的老太后。出于填膺的义愤和出离的憎恨,运玉工人把怒火发泄在了这块大玉身上,竟然鬼使神差般地把大玉给砸碎了!我们知道,软玉的韧性是自然界天然产出材料中最高的(除黑金刚石外),坚韧到天下无敌的地步,这可不是几锤子就能砸碎的。估计,大玉之所以被砸碎,也许是这块重达20吨的和田玉本来就发育了几条大恶绺(裂隙)的缘故,而并非运玉工人的力气大。不管怎么说,反正玉棺工程终止了,大玉也被就地砸碎了。可以想象,那些小块的、中块的玉料或被老百姓搬走了,或被扔到河里去了,最后仅剩两件搬不动的大玉料留了下来。2DO我酷网

中央特批“慈禧和田玉”成文物2DO我酷网

2DO我酷网

▲“慈禧和田玉”局部2DO我酷网

这两件剩下的玉料历经清政府倒台、民国战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在半个世纪之后才被库车县政府移入县委大院,作为文物保护起来。1965年,经由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协商,新疆库车县政府将其中较大的一块作为礼物赠送给了中国地质博物馆,成为这里的“镇馆之宝”。另一块略小的,则赠给了新疆地矿局。2DO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藏书票中的故事 推荐

“这根本不是纽顿的藏书票嘛!”事起友人从微信传来两幅图片,询问我是不是阿尔弗雷德?爱德华?纽顿(AlfredEdwardNewton)这位美国著名藏书家的自用藏书票,点开图片后我不禁莞尔。纽顿于1907年至1938年间,每年圣诞

和田玉多少钱一克 [热事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很深厚的玉文化,玉石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地位,在今天的国人心中也是如此。于是不光是一个人品质的象征,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灵性的事物,可以保佑平安,因此玉石的地位很重要。而享有

一块和田玉好不好,油性很重要! 推荐

一般玩玉玩的久的玉友,都会比较认可油性和真皮真肉这两个因素,那么如何看一块和田玉好不好,是用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玉好不好不仅是要看玉质的细腻和温润程度,也要看白度密度,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标准就是看是否油

如何判断和田玉市场价值 推荐

来源:刘苏君新疆质检院和田玉检验中心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玉器史约一万年,而开采利用和田玉则有近八千年的历史,“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数千年,秦代至清代象征皇权的玉玺多为和田玉制作,使得

明朝奇人陈继儒与董其昌的收藏故事 推荐

《宝晋斋法帖》中陈继儒题跋陈继儒七律诗轴董其昌赠陈继儒砚砚拓董其昌《婉娈草堂图》,陈继儒旧藏■上海陈利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工。少年既有才名,不到三十,即取儒生衣冠焚弃而自命隐士,绝意仕途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