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彩生活 > 点滴
苏东坡真的旷达吗? 推荐
晶晶 2018-03-16 14:22:59

一个人有乐观的言行,并不妨碍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悲观主义者,更知道如何乐观地活着AR5我酷网

如果说要在最近一千年的中国历史里面,选出一个最耀眼的文化明星,恐怕得票最多的,要数苏东坡了。AR5我酷网

在日常生活中,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苏东坡,但完全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很难做到厌恶苏东坡。AR5我酷网

未经忧患的,喜欢他的飞扬跳脱;饱经忧患的,更喜欢他的飞扬跳脱——论天才,我们不如苏东坡;论经历过的忧患,东坡更是数不胜数。这样一个人,还能够展现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被自己的挫折所困扰呢?AR5我酷网

人们对苏东坡的赞美,多如天上的星星,这里就不赘引了。在众多的赞叹声中,有一个词是经常出现的,那就是“旷达”。AR5我酷网

这几乎成了东坡的一大标签。这种说法,大抵是受了“大江东去”、“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句的影响,这些作品里面的作者,确实有一种站立在高远之处的气象。AR5我酷网

然而,这跟旷达好像不是一回事。所谓旷达,是指人对生命中的重大难题,都真切地不放在心上。旷达到了极致的人,是对死亡都不在意。这一方面的典型人物,是庄子。AR5我酷网

如果说死亡一事至重至大,不宜拿来作旷达的例子,那么起码也要做到:从容应对年华或才能的虚耗,方能算得上旷达。对于一个才士来说,若是时光与才华不断虚耗,这不仅是生命中的难题,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灾难。AR5我酷网

细读东坡的诗集,我们就会发现,年华流逝这件事,一直令他枨触,在诗里发出了许多哀叹。AR5我酷网

可以这样说,苏东坡并不缺乏“早衰”的心理。宋神宗熙宁六年,东坡写下《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中一首是:AR5我酷网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AR5我酷网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AR5我酷网

重(chóng)衾脚冷知霜重(zhòng),新沐头轻感发稀。AR5我酷网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AR5我酷网

写这首诗的时候,北宋正在推行新法,东坡不得志,出任杭州通判,其间往来常州、润州等地赈济饥民,适逢佳节,而民有惨色,首句的“行歌野哭两堪悲”,盖因此而发。全诗的底色相当苍凉,这种情绪,并不仅仅因为岁时不好或是仕途不顺而生发的。AR5我酷网

此时的东坡,年纪也不过是38岁,在壮盛之年,却是“新沐头轻感发稀”,身体呈现衰象,这让他感到了凉意。AR5我酷网

后来,他被贬去了海南,其后受诏北归,生命似乎迎来了曙光。北归的路上,他经过了大庾岭,在一间村店里稍事休息。AR5我酷网

当地的一位老翁看见了,过来问东坡的随从:“官者谁?”得知是苏东坡之后,老人赶紧过来向东坡作揖,说:“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祐善人也。”AR5我酷网

东坡笑而谢之,然后写了这首《赠岭上老人》:AR5我酷网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AR5我酷网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AR5我酷网

这是东坡在时势对自己有利的状况之下写的诗,细看作品,所谓的“旷达”,也不知从何说起:在那个时候,岭南、海南是险恶之地,贬谪到这边的人,很少安然返回,自己南迁,回是回了,却已经衰病不堪,回顾过去,满腔的用世热情以及才华,都给了黄州、惠州、儋州这些地方。无边的悲凉,溢于笔端。AR5我酷网

这就是“旷达”语境之外的苏东坡:直到垂暮之年,他的心情仍然被一些东西撕扯,并未轻易视之。AR5我酷网

东坡的这种心情,跟我们寻常说的放不放得下,一点关系也没有,更不能说明他因为挫折而显得颓丧。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从东坡的生命痕迹中,分明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间情义的珍视。这是东坡身上一个巨大的魅力。AR5我酷网

一个人有乐观的言行,并不妨碍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悲观主义者,更知道如何乐观地活着。AR5我酷网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544期AR5我酷网

原标题《苏东坡真的旷达吗?》AR5我酷网

文/邹金灿AR5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苏东坡的后半生与苏轼“无关” 推荐

话剧《苏东坡》剧照。苏东坡是印在中国人脑子里的一幅文人肖像画,他乐观、豁达、幽默,有政治抱负,又有对亡妻的深情,同时还是一位美食家。3月3日、4日,由四川省眉山市与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话剧《苏东坡

以近百件书画篆刻作品致敬苏东坡 推荐

2月4日,即农历腊月十九,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981岁诞辰。由杭州西湖画会·子瞻文化主办的纪念苏东坡诞辰981周年“寿苏会”,在杭州西湖画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书画和篆刻艺术家,以“寿苏会——当代书、画、

惠州·苏东坡·现代舞

广东现代舞团将于9月11日(星期五)广东省惠州市的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的总部礼堂中演出一台精品现代舞节目,这

旧杂错:苏东坡的“闲人偶寄”——读《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