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前沿 > 热点
昭通镇雄:聚力攻坚同奔小康
伊文 2016-04-13 09:28:21

“云南脱贫看昭通,脱贫看镇雄。”地处乌蒙山腹地的镇雄县,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面对尚有28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艰巨脱贫攻坚任务,镇雄县以超常规措施,通过强化产业培育、整合各方力量、创新脱贫模式等方式,全力以赴“拔穷根”、“摘穷帽”。xg4我酷网

聚产业之力开辟富民路xg4我酷网

4月,桃花、李子花开遍镇雄县芒部镇新地方村的山坡,让这个贫穷的山村多了一分诗情画意,而在村民们的眼中,这是未来的好日子。目前,全村已发展李子、桃子等经济林果5000亩。“今年有1000亩挂果,保守估计可实现1500万元的效益,到时候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村党总支书记黄佑俊说,下一步,村里还将发展魔芋、中药材等林下产业。xg4我酷网

贫困地区,致贫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产业支撑。“有产业支撑,脱贫攻坚才有希望。镇雄必须加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镇雄县长郑维江介绍。为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镇雄县把强化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县里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核桃、竹子、木漆等“绿山、富民、增收快”的主导产业给予扶持。同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进行培育。为增强群众产业发展技能,县里还邀请农业部门的专家和技术员,深入乡村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xg4我酷网

此外,镇雄县把易地搬迁扶贫、农村危房改造、整乡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努力把农产品变成旅游资源,把农家小院变成旅游大院,把绿水青山变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xg4我酷网

滇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万亩板栗种植基地让山区贫困群众脱贫在望;木卓镇3100亩仿野生天麻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省农垦集团2000亩马铃薯生产基地落户镇雄,新建的两条生产线,实现产值5000万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镇雄产业脱贫的好戏已经上演。xg4我酷网

聚各方之力齐啃“硬骨头”xg4我酷网

发展产业要钱、建安居房要钱、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钱,“资金”可以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不现实,只有聚合社会各界的力量,让“两只手”形成合力,产生和谐共振,才能啃下脱贫“硬骨头”。xg4我酷网

镇雄县统筹整合省、市、县各方力量,8993名干部职工与92617户贫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19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148家帮扶部门挂钩196个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1.55亿元。xg4我酷网

去年9月,一场特殊的招商引资座谈会在昆明召开,与会的除了镇雄县主要领导,还有60多位镇雄籍的企业家。此次座谈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在外创业的镇雄籍企业家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xg4我酷网

在浙江永康、在深圳,这样的座谈会一场接一场。没过多久,这些在外拼搏并取得非凡成就的企业家带着资金、项目和浓浓的乡情回到镇雄。xg4我酷网

目前,已有200余家企业与镇雄县签订社会扶贫意向协议书,协议资金8000余万元,到位资金2000万元,这些资金将用在政府项目不能覆盖的贫困区域。xg4我酷网

不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镇雄县充分发挥富余劳动力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采取多样化输出渠道、层次化技能培训、全程化就业服务措施,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确保让劳务输出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xg4我酷网

聚创新之力为脱贫提速xg4我酷网

3年时间,镇雄要脱贫,常规手段只是基本,只有采取创新思维、创新举措,才能激发出加速度。xg4我酷网

“张基屯,西南电商第一村!”在镇雄县泼机镇张基屯村电商创业园,路边电杆上悬挂的标语十分醒目。瞄准镇雄县每年网购消费6亿元的商机,外出打工16年的村民徐维顺毅然返乡创业,搭建村级电商平台,让镇雄的农产品卖出大山去,让更多贫困群众对接大市场。xg4我酷网

镇雄县以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多面出击。在线上加大与阿里巴巴、上海昶购网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力度,加快全县O2O平台建设;在线下打造张基屯西南电商第一村,建设覆盖城乡的电商扶贫网络,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和渠道,为脱贫攻坚新增“动力源”。xg4我酷网

镇雄县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以退耕还林为突破口实施林业扶贫;以“云品入沪”,培育紫砂石壶、尖山刺绣等文化产业;“订单扶贫、就业扶贫、爱心扶贫、智力扶贫”四位一体助力脱贫;在全国精准脱贫“五个一批”的基础上,新增“劳务输出、发展电商、医疗救助、探索资产收益脱贫”四个一批措施。xg4我酷网

脱贫攻坚在路上,镇雄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劲头向小康迈进。xg4我酷网

昭通镇雄:聚力攻坚同奔小康xg4我酷网

以勒镇: 大山深处崛起的昭通第三大城镇xg4我酷网

4月的镇雄县以勒镇施工建设一派繁忙,该镇围绕成贵高铁以勒车站,规划建设容纳10万城镇人口的新集镇,这将成为昭通市仅次于昭阳中心城市、镇雄县城的第三大城镇。图为以勒镇新貌。xg4我酷网

故 事 xg4我酷网

小香菇成为致富“大宝贝”xg4我酷网

在镇雄县赤水源镇螳螂村河沟组路段旁的一片山下空地上,60个白色塑料大棚一字排开,菌包上“爬”满了一朵朵大大小小的香菇,香味扑鼻而来。xg4我酷网

“我们这60个大棚里种植的都是香菇,不管是鲜香菇还是干香菇,味道都很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在自己一手投资1800万元创办的厂房内,杨家美一边采收着菌包上的成熟香菇,一边如数家珍地推介着这些让人垂涎的“菌宝贝”。xg4我酷网

“2015年,我们培育了21万袋香菇菌包,每年最少可种植两季菌子,年产量50多万公斤,产值达到400余万元,收益近200万元。”在杨家美看来,种植菌子是她创业发展的好路子,她的公司种植的香菇全部属于无公害产品,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香菇成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产业。xg4我酷网

余国是河沟组村民,杨家美租赁了他家5亩地,每年每亩土地租赁金为800元。现在,余国和其他89名租地人被杨家美优先安排在公司里务工,每个工时工资标准为7.5元至8元,月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余国烧锅炉的月工资则为4500元,一家人因此实现脱贫。xg4我酷网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为了回报家乡,带动乡亲脱贫,杨家美毅然回乡投资创业,种起了食用菌。靠着诚信经营和政府扶持,她的食用菌产业做得有声有色,她也对未来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生产规模,在今年内完成100万袋香菇种植,实现年产量200余万公斤、年产值2000万元的发展目标,同时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脱贫。”xg4我酷网

心里话xg4我酷网

脱贫,我们有信心xg4我酷网

镇雄县芒部镇关口村采取“公司+政府+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高标准、高质量连片种植加工型马铃薯2000亩,涉及该村6个村民小组、321户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村委会主任孔晋说:“马铃薯可以帮薯农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而且6月份收完还可以接着种蔬菜,能给村民带来两项收入。脱贫,我们有信心!”xg4我酷网

用好政策实现脱贫xg4我酷网

镇雄县芒部镇沙坡村村民王善聪:“以前是吃饱最重要,现在是要吃好,生活条件比起以前改善了很多。”他是危房易地搬迁安置户,现在家里的3亩土地都种上林果,加上2个孩子在外打工,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王善聪说:“政府给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自己也要努力,这样才能利用好政策,真正脱贫致富。”xg4我酷网

我们的辛苦值了xg4我酷网

去年7月,镇雄县雨河镇干部谭勇到该镇乐利村挂钩帮扶,20来天才能回家一趟,妻子工作也很忙,上幼儿园的孩子只能由母亲照顾。“挂钩驻村的日子辛苦啊,他们脚都没有一天干过。”一位村干部这样评价这些工作队员。在村民的理解支持下,新房起了,道路、水渠正在修建,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高涨。看到这些变化,谭勇高兴地说:“我们的辛苦值了。”xg4我酷网

镇雄“搭”上成贵高铁 将实现1小时出省xg4我酷网

昭通镇雄:聚力攻坚同奔小康xg4我酷网

成贵高铁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途经乐山市、宜宾市而后进入云南省境内过威信县、镇雄县最后再进入贵州省毕节市、至贵阳市,建成后,镇雄至贵阳将从目前的7小时减少为1小时左右,镇雄至成都将从目前的10小时减少为2小时左右,极大地改善当地人民群众出行难的现状。图为成贵铁路正在建设中的香坝河特大桥,4号桥墩的高度是整条成贵高铁的最高墩。xg4我酷网

攻坚现场 xg4我酷网

整村推进乐利“乐”xg4我酷网

昭通镇雄:聚力攻坚同奔小康xg4我酷网

走进乐利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繁忙的建设图景:这里在修水渠、那里在建新房,好不热闹。看到有人进村,村民们三三两两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为大家当起了“导游”:“这里要修一个文化广场,上面还要建个乐星湖呢。”“这条进村的路刚刚修通,以后我们出行就方便了。”顺着村民们手指的方向,白墙灰线格子窗、坡顶青瓦两头翘的新房已具规模。xg4我酷网

乐利村是镇雄县雨河镇的一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9户。由于过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难题多年来困扰着村民。去年,这里的整村推进项目正式启动,整合了扶贫、水利、农业等近30个部门的2亿元资金,实施47个项目。xg4我酷网

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付绪书住进新房已有些日子了,但建房投入对他而言至今仍是笔“糊涂账”:“这新房我自己既没出资也没出力,全靠政府的补助和村里的帮助。”xg4我酷网

新房建设启动后,针对部分贫困户无力建房的现实,乐利村成立了建房协会,帮农户统一购买材料、统一请工匠、统一建盖房屋。在协会的帮助下,已有45户村民建成新房。xg4我酷网

正在工地上忙活的建房协会会长周远培一脸汗水、满脚泥灰,脸上写满了疲惫,但他的话语间却满是欣喜:“让大家早点搬进新居,再累都值了。”xg4我酷网

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全村还建起了一个500多亩的苗圃,发展太子参、当归等中药材种植,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为股东,这片苗圃也将成为村里的“聚宝盆”。xg4我酷网

受到火热建设场景的感染,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顺银结束了在浙江打工的日子返回故土。建起新房后,他还盘算着发展鸡羊养殖。xg4我酷网

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王顺银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家乡才是我的久留之地,在这里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心里踏实。这次我决定不走了。”xg4我酷网

驻村帮扶富松林xg4我酷网

一阵大雨过后,农田里的蔬菜更显翠绿、易地搬迁扶贫点又恢复了忙碌、培训课堂上传来爽朗的笑声……绘蓝图、兴产业、建新房、强筋骨,在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激情满满。xg4我酷网

松林村1086户、4899人中有334户、1296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5年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500元,贫困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谁能想到,这个贫穷的村子会有今天这样的建设景象。xg4我酷网

一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与群众拧成一根绳,修路通渠、整理土地、搞种植、兴养殖、办实体、强党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贫困群众看到了触手可及的好日子。xg4我酷网

打响脱贫攻坚战,松林村以产业吹响冲锋号。据工作队产业组组长朱绍勋介绍,在工作队积极帮扶下,松林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布局产业发展,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大力发展蔬菜、畜牧、林果、乡村旅游等产业。除了面上的规划,村里还根据各村组特点,把产业细化到了“一村一品”,并实施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以上产业发展项目、组建1个以上专业合作组织,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1个专业合作组织、人均有1亩以上高稳产农田的“五个一工程”。“随着项目的推进,松林的产业规模已见雏形。”朱绍勋说。xg4我酷网

2014年,在福建打工学了一身本领的宋盛杰回到松林村创业,并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如今已带动600户村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产品销往四川、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此前村里几乎没人掌握种植蔬菜的技术。xg4我酷网

这一年来,村民郎学贵的生活可谓翻天覆地,不仅建起了3层楼的新房,还买了小汽车。“种蔬菜收入高,一年收三季,我家20多亩地,一年至少有20多万元的收入。”他说,以前只会种包谷,一年到头也就苦得个千把块钱。xg4我酷网

富裕的生活从未如此接近松林村。脱贫只是目标,致富才是目的,按照当前脱贫的扎实步伐,到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0185元,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步入小康。xg4我酷网

脱贫之策xg4我酷网

兴教扶智根除贫困xg4我酷网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今年9月招生啦。”这一消息,已成镇雄县老百姓近来最为热议的话题。4月12日,记者在镇雄城南新区看到,云师大附属镇雄中学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校区已现雏形。xg4我酷网

为补齐高中教育“短板”,2014年镇雄县以打造一所省级一级完中为目标,大手笔引进优质办学资源,与云南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学校规划在校学生4800人,启用后将大大提升全县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办学质量。xg4我酷网

“成绩优秀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前进空间。”在雨河镇中心学校校长赵泽正眼里,教育是不让孩子陷入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xg4我酷网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在镇雄深入人心。近年来,镇雄县始终将“教育脱贫一批”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通过学前教育抓提高、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突破、技能教育抓普及,多措并举,给力教育扶贫。xg4我酷网

帮助贫困学生破解上学难题。从今年起,镇雄县按照定人定向的原则,对全县贫困家庭学生构建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工作体系。从入幼儿园开始,全程追踪到完成高中、中职教育,实行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和助学金等政策,对考取和就读高等教育学校的贫困家庭子女,按“奖、贷、助、减、补”等政策给予资助。同时,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力度,强化包保机制,确保杜绝和减少学生流失。xg4我酷网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廷尧 刘红 谢炜 蔡泽华xg4我酷网

蔡侯友 杨猛 谭雅竹 崔仁璘 张文峰 沈迅 陈飞 申时勋xg4我酷网

罗浩 邢路扬 蔡飞 汪波 徐有定 陈静xg4我酷网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主攻项目强基础打好内环路沿线拆迁攻坚战

图为4月11日,内环路黄岩东城街道红四村段8间民房被拆除。 内环线黄岩南城段2号隧道口1500平方米违建厂房拆完;市电业局对内环南路沿线16座电力铁塔开始拆除,承诺6月底前完成拆除;黄岩江口街道洋头区块完成109户协

小香菇大能量,来看昭通镇雄这位“农妇”的致富梦!

小香菇撑起的致富梦在镇雄县赤水源镇螳螂村河沟村的三阳高档食用菌产业示范园的大棚里,小伞般的香菇铺满菇架,一朵朵大小不等的香菇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长满了菇棚,密密麻麻,憨态可掬的样子甚是惹人喜爱。20多

瓜州县扶贫新模式助农增收奔小康

每日甘肃网讯近年来,为有效解决贫困村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瓜州县广至乡积极探索发展新的扶贫模式,先后成立扶贫资金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扶贫互助协会6个,注入扶贫专项资金共计220万元,有效解决贫困户因缺少生产资

昭通大关、彝良等地遭冰雹袭击,农作物遭殃,损失惨重

大关、彝良等地遭冰雹袭击4月11日晚11点左右,彝良、大关等地遭遇冰雹袭击。密密麻麻的冰雹从天而降,最大的冰雹如鸡蛋般大小,当地市民的车子不同程度的遭到砸损,地里的农作物被冰雹砸得一片狼藉,刚挂果的樱桃、花

华蓥脱贫奔小康不让一人掉队

华西城市读本讯(雷长生 记者 刘虎)华蓥市现有贫困村 25 个、贫困人口 5000 户 12849 人,贫困率达5%以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才叫全面小康。华蓥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致富”。探索出具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