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养生太极拳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
吕振霞 2015-12-29 11:08:00

  虽说太极拳是门武术,但是太极拳具有养生的意义。近几年,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太极拳教程,发现练太极拳教学的人不仅精神面貌好,身体免疫力也有提高,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养生太极拳。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

  习武者必先会养生,只有会养生才能练出真功夫,才能懂得武术的精神要领,而太极拳养生与中医养生之相符的。

  1、太极拳运动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又以平衡阴阳为养生的核心内容。《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凡阴阳之要, 阳秘乃固, 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 若冬无夏。

  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经文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疾的关键, 又是养生论的主旨。

  太极拳理论是源于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所以阴阳是太极拳运动的核心,是太极拳运动的规律。

  因此, 有太极拳家按阴阳特点将太极拳运动平分阴阳, 将柔、吸、引、化、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

  将刚、呼、击、打、放、发、出、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这样的划分使阴阳概念、阴阳平衡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更具体化, 更富指导作用。

  2、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形神兼修

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 形神兼修

  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方式。我国古代著名长寿老人陆游在动静结合方面做得非常好, 一生坚持读书三万卷, 写诗万余首, 但仍坚持每天练剑, 终生不懈, 最终享85岁。

  练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可以排除内心的杂念及生活中的烦恼。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释放大脑疲劳。

  《黄帝内经》的养生专论《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 即所谓“守神全形”、“保形全神”。这说明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养生必须同时注重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 。

  在传统中医养生术中既有以调形为主的五禽戏,又有以调息为主的放松功。而中医学推崇的最高养生方法是形神共养, 太极拳运动恰是一项结合了“导引术”与“吐纳术”发展起来的具有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特点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在外主动而养形,在内主静而养神。其外在的肢体运动讲究手、眼、身、步法的协调配合, 整体动作舒缓大方、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

  通过外在的肢体运动能够使练习者全身放松, 经络疏通, 气血流畅。在内则重视精神内敛, 以意导气, 以气导动; 习练过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 毫无杂念, 通过意识的主导作用进行调息、调身的锻炼。

  事实上太极拳的动作节节贯穿, 重心的虚实转换、刚柔变化、快慢相间、蓄力发劲等都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总之, 意念不止, 动作不息体现了太极拳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的特点, 从而达到内外合一。

  3、太极拳运动调节呼吸,怡情易性

  中医理论认为: 七情是致病的因素。《素问·举痛论篇》“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说明情志活动失调, 将会影响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 在中医的养学中非常注重调摄情志。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到调摄情志的要领: “恬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四部医典》中养生论的“空观提倡人们需有“无我”的精神修为, 从而杜绝情欲、嗔怒和荤味病因的产生。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术十要及其精神要领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门派中较大的门派,其风格独特,吸引着众多拳者

孙式太极拳 什么是真正的孙式太极拳


  随着现代人对养生要求的提高,太极拳也渐渐远离武术。许多人把太极

太极拳实战 解密太极拳修炼中的七大误区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也是现代人养生的首选运动。太极拳的

太极拳预告片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五大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做子女最关心的,有科研证实,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教学有很多好处。小编今天带您

太极拳预告片 论太极拳对现代人抗衰老的影响

  太极拳的特点心静体松,练习太极拳能缓解人们精神压力,长期坚持练习可达到抗衰老的效果。跟着太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