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2016-01-13 11:05:42

  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太极拳的特点刚柔相济,小编今天带您学习一下武式太极拳,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太极门派众多,但是其特点都是相同的,太极的核心也是不变的,我们先从武式太极拳谈各门派的刚柔。

  许多太极拳著作中都有“刚柔”之词句,并有着诸多的阐论,如“人刚我柔为之走”、“养气者纯刚”、“柔中寓刚”、“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柔过劲刚落点”等等,使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应接不暇、莫衷一是。

  笔者学习传统太极拳二十余年,蒙恩师乔先生和李先生口授体示,虽愚钝不敏,也略有所得,不敢自密,愿与太极拳爱好者共勉。现就自己多年习炼传统武式太极拳的体会浅谈一下太极拳的刚柔,仅作抛砖引玉之探,供有志于斯技者参考验证。

  武式太极拳已有多年的历史,练习武式太极拳要以刚柔为核心,为推手和技击打下基础。

  武式太极拳由清代武禹襄先生所创,传其甥李经伦(字亦畲)、李承伦(字启轩),李亦畲传子李宝廉(字石泉)、李宝让(字逊之)、郝为真等,李石泉和李逊之又各有传人槐荫、棠荫、池荫,续传锦藩、光藩、殷藩、旭藩等。

  武当太极拳学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武当太极拳学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拳架

  又可分为描架子、撑架子、松架子三个阶段。初学拳架时,恰如初学书法一样,一笔一画要规规矩矩。

  要着重把握动作姿势的端正、准确,掌握整套架子的动作姿势,运行路线、方位、角度等,如同临帖描红,在力求每一个动作姿势端正的基础上提高熟练程度,身体力求基本中正,将走架的基础打好。

  初学太极拳都是从架子学起,现代人学习很浮躁,只会摆架子而不知架子的内涵,习太极拳要内外兼修。

  基本架子练熟练后,就要体会拳学要领。次练“撑”架子,一举一动均撑开贯劲,贯满后再走下一动。再练松架子,每一动均从头皮向下松到脚跟,中间如有阻塞,便调整阻塞处,使之通顺,工久自然能打通劲路。

  即从描架子体会一个囫囵劲,也可以说初步整劲,以意控制躯体,意到气到,然后节节松开,松透后再求身法。

  第二阶段:学习身法

  在练熟拳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身法的练习。什么是武式太极拳的身法?用意去进行开合的训练即身法组合。躯体完全松开是练习身法的基础,节节松开,处处用意合住,即贯串。

  可以结合打手喂劲来强化身法的精确,然后拿住内形,练成习惯,逐条练习,拾阶而上,才能进步。

  在第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身法,应从求尾闾正中练起,将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

  身法掌握后,势势合乎太极拳规矩,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于灵活协调,进而再求掌握行气运劲的本领。

  第三阶段:学习行气

  太极拳艺的精湛,全在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人体力学。学习掌握意气的变化和运用,实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用内形来指挥外形,使内外相互结合。

  参合快慢化劲运用功夫,柔绵而毫不着力,静中触动动犹静,产生相互导引作用,将浑身充沛精力,锻炼而化为气,混入血液之中,浑浑噩噩,通透整个躯体,使人只感觉一身是气,内体似乎融化,这种境界就是所谓“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意思。

  一个打太极拳的人,炼到了这种境界,只觉浑身舒服,精神百倍,血液周身循环,精神松紧交变、张弛互用,这便是气遍全身不少滞,这种感觉只有过来人才会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心意混元太极拳 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和要领


  心意混元太极拳是现代人喜欢的拳法,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我们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 如何把握太极拳的要领


  学习太极拳需掌握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缓慢柔和。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

40式杨氏太极拳 太极劲的练习方法和技巧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懂得用劲的技巧。太极拳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低架的四大优势

  修炼太极拳要从低架练起,学习学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通过修炼太极拳能修身养性。太极拳的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技击步骤以及内劲的运用

  技击是每个习武者的梦想,但是学习技击需按照技击的步骤,还要掌握内劲的运用。练太极拳的好处是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