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太极拳中三对重要关系
2015-09-30 18:16:07

  太极拳的好处是越来越多,引来了众多的习拳爱好者。但是很多人跟着太极拳教程练习只知其中一二,却不懂其要领,小编今天将总结出太极拳的三个关系,下面跟着太极拳预告片一起学习一下吧!

  太极拳中三对重要关系

  一、单式与套路

  初学太极拳时身法最重要,所以练习的时候要多练单式。传统的教法,一个单式就足够练习一个月,但是如果能够练习两到三个月就更好了,但是很多人都等不了。

  单式与套路的关系是零件与机器的关系。太极拳的每个单式都是一个零件,把零件拼接起来(加入动作转换)形成一台机器,也就是套路。每个零件都必须合格,机器才能运转得力;若机器运转不起来,说明有零件坏掉了,必须再拆开来检查。

  传统太极,是学完一个式子才教下一个,这里的“学完”是指身法上做对,这就牵涉到许许多多的环节。身法做对以后,动作练习纯熟,就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去。

  从某些层面上来说,单式比套路更重要,单式熟练后,套路练习才能衔接、连贯、整合。

  而现代教法是颠倒过来了,本末倒置,一开始出产的零件就是次品,出来的机器就是报废的,就图个外观好看而已。等人的动作成为习惯后,再改就不容易了。另外架子不是练招式,而是练身体结构。

  二、身法与意念

  身法是太极拳的基础,没有身法的太极拳,再讲意识也没有用。就好比一碗面,身法是面条,意识是味精。面条里放味精既填饱肚子而且吃得有滋味,但是没有面条猛放味精则永远吃不饱。目前有些拳术就是放松加意念那样练的,结果老出不了功夫。

  身法练习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练习上差了多少,实战上就要打多少折扣。太极与气功都要用意念,但内容是不同的。

  三、慢与快

太极拳传统练法入手

  太极拳传统练法入手,重视身法然后是拳架,非常的枯燥。时间久了就没有兴趣再练习了。慢功出细活,这样才不会走样。

  可是外行人就注意了房子,现代练法只造房子,不打地基,甚至搞空中楼阁,这都经不起风雨的。传统练法看上去慢,也得不到他人理解,可慢就是快啊!

  关于初学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我们需要做到五个方面的要求,如下介绍。

  第一、要思想放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念放松

  打拳自无极始,预备式首先做到意念放松,意念放松方法很多。比如依次放松法,在意念的引导下,依次意想头面放松,两臂放松,胸腹放松,两腿放松,从头一直松到脚。

  亦或采用循径放松法,按照经穴放松。从百会到会阴,从肩井到劳宫,从环跳到涌泉,依次放松。通过意念的导引,使全身放松。

  全身放松,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动作舒展,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但当我们进入打拳(运动)状态,有时还会紧张起来。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常识:比如出门散步,虽然周围有很多人,可我们走起路来却非常自然,心态很放松。

  如果当你意识到周围人的目光都注意你时,心里便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走起路来不知所措,反而显得不自然了。这就是心理作用。

  打太极拳也是如此,我们很不经意地做某个动作时,非常自然、流畅,如果正正经经地往那儿一站,准备打拳,反而紧张不自然了。这种专注的意念越重,紧张的程度也越重,有时甚至手指都会发抖。

  所以说,学习太极拳就需要排除自己的紧张感,顺其自然才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

  所以打拳时意念不能过重。但也不能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会散漫、懈怠。正所谓,有意无意是真意。比如我们在上步时,要在不经意中把后腿提起来,再轻缓地送出去。这样就做到了放松,既轻灵,又沉稳。

  第二、套路要熟练

  套路不熟练,也会影响打拳放松。有的人打拳时间不长,学了好几套甚至十几套太极拳,心思都用在记套路上了,以至没有心思去探求放松问题。致使动作紧张、僵硬、不协调、不自然,影响打拳质量和养生效果。

  俗话说,熟能生巧。十招会,不如一招精。拳经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套路熟练,打拳才能放得开,松的透。

  久而久之,内劲自生,外柔而内刚,进而达到出神入化。打拳如同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登到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登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选择一条持之以恒,才能到达顶峰。

  第三、方法正确,姿势准确

  在动作过程中方法不正确,定势时姿势不准确,也不能做到放松。比如,上步时,后腿的膝、胯关节没有松开,就将后腿挺直地向前迈出,就会显得僵硬。

  定势时姿势不准确,也必然影响放松。因此在打拳的过程中,方法正确、姿势准确,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否则,即使心里想放松,口里念放松,身体也还是没有放松。要做到方法正确、姿势准确,必须有明师指点。

  第四、要有功力

  这个功力主要是指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不好,站也站不稳,下也下不去,也不能使身体完全放松。比如分脚蹬脚,由于平衡性不好。

  造成身体晃动,结果四肢百骸都跟着紧张、僵硬。因此要加强平衡性、柔韧性的习练。比如站桩、压腿、涮腰等各种柔韧功和平衡动作的辅助练习。平衡性、柔韧性越好,打拳时松的越好。

  第五、分清虚实

  以上四方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都能掌握。最难的是分清虚实,这也是相当长时间探求放松的根本所在。放松,不是懈,不是软。

  太极拳的放松,是身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的外柔而内刚。虚过,则为软、为懈;实过,则为僵、为硬。难就难在如何掌握虚实的度,做到无过无不及。只有掌握好这个度,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分清虚实在推手中体会尤为深刻。打太极拳要真正做到放松,必须一招一势地体研虚实。四肢百骸,肌肤筋脉,目光心意,都要做到松紧有度,开合有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了放松。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之脚下的阴阳变化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中其根在脚其病在脚的根源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整体劲的奥秘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与内心的秩序和规律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练太极拳的五字诀的奥秘
  •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按窍运身的理论及其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之脚下的阴阳变化

  脚是练习的根基,脚在太极拳练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极拳的特点是保持平衡协调,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中其根在脚其病在脚的根源

  太极拳的练习很注重细小动作的配合,小编今天要跟大家提及的是脚。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在脚上有很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整体劲的奥秘

  陈氏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中的一大门派,对太极拳教程也有相对重要的意义。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按窍运身的理论及其方法

  吴式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太极拳的代表之一,以意运身是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教程中有很多是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与内心的秩序和规律

  太极拳的特点是要求周身放松,内外协调等。但是很多练习者都很难做到,太极拳教程中有很多的运用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