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练太极拳需具备哪三种思想
2015-12-17 10:52:47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太极拳具备养生的作用。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年轻人练太极拳能提高思想悟性,小编今天与您分享的是太极拳的三个思想。太极拳教程中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预告片学习一下吧!

  练太极拳需具备这三种思想

  练太极拳讲究的是心静体松,这个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精神压力,释放大脑,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1)“自然”思想

  综观太极拳对身型动作的要求,无一不要求“自然而然”,不可用拙力努气之说。

  这正是“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这一思想要求人们“返朴归真”崇尚自然,要求“天人合一”,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之相合,在拳中则表现为每一动作的要求都要自然,不妄使拙力,达到“自然而为”。

  练太极拳要求我们静心感悟大自然,回归于自然,做到天人合一,拥有自然的心态,在大是大非面前处之泰然。

  (2)“中庸”思想

  勾勒太极拳的基本身型动作,不难发现其造型动作的“中”状态,从头到脚体现出中正不偏,自然舒畅的良好体态;从头部的不偏不倚到脊背对正。

  即使在身体仰俯中,也同样要求“尾闾中正”,求劲的中正,“中”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中庸》把“中”作为一种处世方法,“不偏谓之中”。

  “中者,天下之正道,”这“中”的含义引伸到拳术中,成为拳中的重要身型及动作要求,从太极拳身型动作中又折射出一种“中”的哲思。

  太极拳的阴阳变化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同时还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3)“阴阳”思想

  阴阳原本是哲学概念,《周易,系辞》上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互用,天道所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太极拳的身型动作要求充满了阴阳思想,部位之间的要求体现着阴阳思想。

  即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转变对立,有对背的拔,就有胸的含,有对上头的领,就有对下肩的沉,正因有了胯的开才有裆的圆,这一切都反映着一种传统的阴阳思想。

  老年人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1、莫弓过

  主要是指屈膝程度不要太过。膝关节本来是做屈伸运动的关节,但在太极拳这种特殊运动形式中,若屈的太过,必遭伤害。

  做弓步时,前弓步的膝尖应落在脚面以内,小腿最好不要越过与地面的垂直线。许多老一辈拳家都十分强调这一点。

  太极拳运动时,过度运作一般是一腿承担体重一腿运动,若膝关节屈曲太过,形成死角,加之强压,长期如此必城病变。学者不可不慎。如何才能屈曲不过,关键是松腰减臀,尾闾中正,上体竖直,既所谓立身中正。

  2、莫扭拧

  主要是在转身时负重扭转不要过度,脚尖与膝尖不要形成夹角,要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上。

  3、莫滞劲

  行架过程中多是一腿负重,膝关节既要承受自身体重的压力,还得承受运使劲力的冲击。所以在主观上减轻膝关节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4、莫叉劲

  凡向前走劲时,劲向必须与脚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现夹角。劲力分叉,不但形成劲力的自耗,而且伤神。

  5、不激烈

  人们在行架之前都有个热身的过程。有的人采取硬抻、猛压、快转、强下等方式是很容易致伤的,特别是中老年人。在膝关节疼痛期间,不但热身时按摩,练完拳按摩,有空要多按摩。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如何避免太极拳散手技击的误区
  • 太极拳预告片 行走坐卧立中的太极拳修炼
  • 太极拳预告片 练太极拳必要掌握气的运行方式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中松和意的关系及重要性
  • 太极拳预告片 简析练太极拳如何掌握气的运转
  •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的整劲和寸劲的技巧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养生抗衰老


  太极拳是一项柔和缓慢的养生运动,每天练习太极拳教学可以达到健康

养生太极拳 冬季练太极拳疏通经络调节气血


  太极拳已经是现代人养生潮流,也是未来时代发展的趋势。太极拳的好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四个学习阶段及特点

  练杨式太极拳必先研究杨式太极拳教程,杨式太极拳的学习阶段可分为四个,小编带您一起学习一下每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的三大松腰功法

  杨式太极拳是养生最好的拳法,有许多人都喜欢练杨式太极拳。小编今天与您分享的是杨式太极拳的松

太极拳预告片 练太极拳必要掌握气的运行方式

  生命活动离不了气,气是身体内外物质交换的唯一方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气的运行方式,练气会感觉到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