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手册 > 健康 > 健康宝典
陈式太极拳 练太极拳对身体部位的要求
2016-01-13 16:08:44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门派中成立最早的门派,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练习陈式太极拳能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小编与您共同学习一下陈式太极拳对全身部位的要求,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练习陈式太极拳对头颈部的要求

  学习陈式太极拳可将其分开练习,即可以先研究下其对每个部位的要求,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下吧!

  1.在所有套路中要求方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呼吸自然、松胯屈腰、虚实分明、上下相随。

  2.以丹田为核心,做动作时不失核心,只要核心不失,不管动作多低,幅度倾斜多大都行。

  丹田是习武者的重要部位,练习太极拳要做到气沉丹田和意守丹田,在实战中爆发丹田的力量。

  3.擦脚时,两手相合,擦右脚,右手在外;反之擦左脚,左手在外。

  4.在整套拳中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凹凸处。

  练习太极拳对头部的要求十分严格。拳论中说的“顶头悬,虚领顶劲,顶头之竖”,“提顶、吊顶”等,都是指头要上顶、又避免颈部用力的意思 如顶劲过大则引起颈部肌肉僵直、失去了灵活性和自然性。

  头为六阳之主,一身之主。如果在练习中头出现东倒西歪,则会影响身体姿势的优美,及动作的协调性,而且会影响注意力集中。

  掌握好头部的要领就是要做到立身中正,精神集中,动作起来周身灵活,否则就会精神涣散,动作不协调。

  因此,对头颈部的要求不能看成只是一个姿势的问题,而应当把它与精神集中密切联系起来。练拳时精神集中,则一招—式、伸手迈步都受意识的指挥,周身上下协调一致。动作就会轻灵而无呆滞的现象。

  两目平视而兼顾两旁,下颚微向里收,唇轻闭,齿轻合,舌尖抵住上腭,使口腔肌肉松弛,增强唾液的分泌。耳听身后,精神集中,头颈保持自然正直,并能随着身体位置和方向的变换与躯体的旋转而上下连贯一致,使任、督二脉相通,内气通达百会穴。

  陈式太极拳的身法和手法要求

陈式太极拳的身法和手法要求

  一、身法

  身法为重重之重,太极拳身法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裆劲满足,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上下相随,头顶百会穴与裆内会阴穴始终保持成垂直上下一条线,后背脊椎骨要节节松沉并且要虚虚对准,腰部且要松沉直竖,要微微转动,不可软塌,不可乱做摇摆。

  保持身形动作不管是如何姿势变换,都要始终中正不偏,身体中正就能八面支撑,脊椎骨节和胸背肋骨节节节松沉,而意向上翻,虚胸实腹,小腹上添,自然而然将背部腰坑填平。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中正,保持平衡,不偏不倚。

  换句话讲,即以意引气内劲从裆中翻起,翻至背脊,谓之“气贴脊背”,“力由脊发”,“腰似车轴”,“主宰于腰”,大忌前俯、左右歪斜,尤忌后仰。手腿前去时,腰脊命门往后撑。

  即左右两边腰眼向肚脐吞气或肚脐向腰后两腰眼收气,裆劲须下沉,腰脊命门穴后丹田是调节全身平衡的轴心,并做为主宰于腰的爆发力的来源,这些身法要求都视为练好推手的必需之路。

  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两臂总是围绕着正丹田在运转,或公转或自转,其表现身法变换虚实表露,关键在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的左右腰隙,两肾的抽换,说的明白一些就是太极拳错位身法的展现,有人给这种动作很形象的比喻叫做筛草,腰隙向左抽则左实右虚。

上一篇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太极拳预告片 学习太极推手的六大技巧

  推手是每个习武者的梦想,很多习武者将太极推手定为自己的目标。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长练太

陈式太极拳 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整体劲

  陈式太极拳是众多门派中的佼佼者,练习陈式太极拳可陶冶情操。如何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整体劲呢?小编

太极拳实战 太极拳技击原则和技击步骤


  纵观武术历史,太极拳在其中可以说是一枝奇葩,其不仅有神奇的养生

太极推手 浅谈太极拳辨证技法的运用


  太极拳在我国历史上已有多年的发展,小编今天要与您学习的是太极拳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调和气血的八字要领

  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不健康的饮食,导致现代人出现“城市文明病”。太极拳的好处

I 热点 / Hot